癌瘤作為難治疾病,一直是醫學界致力攻克的難題。中醫藥在抗癌方面具備獨特優勢,是癌瘤治療的巨大寶庫。沈紹功老中醫在畢生的臨證歷程中,凝練的6首治癌方,在實踐中靈活應用,取得了顯著療效。
承蒙大家厚愛,“悅讀中醫”連續六屆獲得“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的榮譽。今年,“悅讀中醫”再次在數千個公眾號中脫穎而出,入圍第七屆"大眾喜愛的50個閱讀微信公眾號"網絡投票環節!悅讀中醫的成績與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和陪伴是分不開的!所以,希望今年能繼續得到您和您身邊朋友的大力支持!只需要您短短几秒鐘的支持,就能為悅讀中醫全體小編提供一年的奮鬥動力!!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直接進入投票界面(3月30日前每天都可為"悅讀中醫"投出一票!請大家一定多多支持我們呀!小編在此謝過了!)
❖投票步驟如下:
●犀黃丸加味
貴重藥:
麝香5g 牛黃5g 西洋參30g 三七粉60g衝 羚羊角5g 海馬粉10g 熊膽5g 冬蟲夏草10g 靈芝30g
一般藥:
酌加藥:按“各病種的首選中藥”項,針對相應病種酌加其藥。
肝癌:鱉甲、龍葵、斑蝥、莪術、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喜樹鹼、丹參、苦參、川楝子。
食道癌:瓜蔞皮、威靈仙、生代赭石、急性子、山慈菇、斑蝥、黃藥子。
胃癌:藤梨根、白花蛇舌草、莪術、白朮、喜樹鹼、斑蝥、黃藥子、腫節風、蛇莓。
腸癌:生薏苡仁、苦參、生地榆、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腫節風、喜樹鹼、馬錢子。
胰腺癌:藤梨根、半枝蓮、生大黃、三七、馬錢子、腫節風。
肺癌:白英、半枝蓮、魚腥草、山海螺、全瓜蔞、馬錢子。
鼻咽癌:蛇莓、露蜂房、蒼耳子、龍葵、鵝不食草、半枝蓮、馬勃。
甲狀腺癌:黃藥子、山慈菇、夏枯草、生牡蠣、海蛤粉。
膀胱癌:白花蛇舌草、龍葵、蛇莓、半枝蓮、土茯苓、喜樹鹼、白英。
乳腺癌:長春鹼、山慈菇、露蜂房、黃藥子、穿山甲、蒲公英、夏枯草。
皮膚癌:莪術(直接給藥10mL/d)、農吉利(4mL/d肌內注射)、苦參、馬錢子、白花蛇舌草。
宮頸癌:莪術、白英、白花蛇舌草、墓頭回、芡實、黃柏、生薏苡仁。
淋巴瘤:長春花、黃藥子、夏枯草、半枝蓮、鱉甲。
白血病:長春花、青黛、墓頭回、山豆根。
骨肉瘤:露蜂房、龍葵、土鱉蟲、補骨脂、馬錢子、莪術、穿山甲、三七。
貴重藥單獨研末,一般藥和酌加藥共研細末,同貴重藥粉和勻,裝入Ⅰ號膠囊(0.3g),每天3次,每次10粒。
●胃癌方
黨參15g 炒白朮10g 生薏苡仁10g 陳皮15g 菖蒲10g 鬱金10g 莪術10g 赤芍10g 白芍10g 蘆根10g 藤梨根15g 木香10g 白花蛇舌草30g
●食道癌方
●腸癌方
生黃芪15g 當歸10g 生地榆10g 黃柏10g 木香10g 生薏苡仁15g 仙鶴草10g 馬齒莧30g 焦三仙30g 苦參10g 煨葛根10g 白花蛇舌草30g
●肝癌方
黨參15g 丹參30g 苦參10g 茵陳15g後下 醋鱉甲15g 板藍根15g 半枝蓮15g 金錢草15g 川楝子10g 延胡索10g 木香10g 鬱金10g 生雞內金30g 全瓜蔞30g 牡丹皮10g
●乳腺癌方
竹柴胡10g 橘葉30g 夏枯草15g 赤芍10g 白芍10g 路路通10g 生牡蠣30g 山慈菇10g 淫羊藿10g 香附10g 蒲公英10g 生杜仲10g 白花蛇舌草30g
1.抗癌名方犀黃丸:犀黃丸為清熱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效。用於熱毒壅結所致癰疽疔毒、瘰癧、流注、癌腫等。方中牛黃清熱解毒,麝香活血散瘀,佐以乳香、沒藥消腫止痛,祛邪扶正,達到抗腫瘤的目的。然而並非所有腫瘤患者都能使用犀黃丸治療,必須辨證治療,方能奏效。
況且服用犀黃丸不僅易致藥物性皮疹,而且因犀黃丸中牛黃之性寒涼,恐有更傷脾腎陽氣之虞;或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因犀黃丸方中有乳香、沒藥的成分,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加之麝香有助熱走竄之性,恐有動血之虞。
2.沈師犀黃丸加味:沈師犀黃丸加味後更貼近臨床,既有牛黃、熊膽、羚羊角等清熱攻毒,又有西洋參、冬蟲夏草、靈芝、仙鶴草扶正抗癌,炒白朮、焦三仙、生雞內金健脾消食,生黃芪、當歸、生杜仲、桑寄生等氣血陰陽雙補,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全方既避免了苦寒傷胃及活血動血之虞,又發揮了扶正抗癌之效,這就是沈師犀黃丸加味的奧妙之處。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臨證篇解讀》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沈紹功中醫方略論》是沈氏女科學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自面世以來,備受醫家推崇。主體為醫理篇、臨證篇、方藥篇、診籍篇、論著篇。本套書以原著精要為經,以跟師體悟為緯,以經典理論為經,以臨床經驗為緯。原著精要部分為《沈紹功中醫方略論》原著理論;跟師體悟為第20代眾弟子對沈師理論的體悟與昇華,弟子中不乏業醫臨床30餘年者,其豐富治療經驗亦一併納之。本書是臨證篇解讀,撰文凡61種,對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等臨床流行病,以及高熱、抽搐、厥、脫等急重危證悉心觀察,多有發揮,經驗頗豐。臨證篇除具體論治之外,尚有臨床思維方法,調攝護理,新理論、新概念、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