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一定要“趕盡殺絕”嗎?

“聽說,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物特別猛,不但能殺死幽門螺桿菌,還會把腸道中所有的菌類統統殺滅,甚至有的人沒把幽門螺桿菌消滅,反而差點把自己給消滅了。”

“我看好多人確診感染幽門螺桿菌好多年,沒治療也都好好的。所以,這個病根本沒事,不用管它。”

“我可受不了身體有問題。我一定要把幽門螺桿菌消滅,以絕後患。”

以上說法,哪個是正確的認識呢?

近年來,幽門螺桿菌越來越受重視,很多患者一旦查出感染了這種細菌,就紛紛來門診要求儘快清除自己體內的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的善與惡

幽門螺桿菌,英文名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ylori。這個細菌在我國簡稱Hp

目前研究顯示,Hp是人類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而消化性潰瘍是現代人常患的一種疾病。Hp是人類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而慢性胃炎常常會令患者感到肚子不舒服。常年不受控制的Hp感染,還可能導致胃癌或胃淋巴瘤的發生。

所以,1994年,Hp被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為Ⅰ類致癌因子

這樣看來,Hp似乎是個“壞”細菌!

但是,現在的研究也發現,對一些人群來說,Hp的感染率是高的,但是胃癌的發生率並沒有水漲船高。對某些人群而言,根除了Hp,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高了,有些人甚至更容易過敏了。

似乎,Hp也並不是一無是處

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嗎

就目前已經發表的研究而言,Hp相關性疾病被發現得越來越多,Hp對人體健康影響也備受大家矚目。

無論是2007年還是2012年,國內專家共識一致認為Hp相關疾病是一種病原明確的傳染病!特別是在消化性潰瘍、胃癌、胃的某種淋巴瘤中,都傾向於“根除Hp”。

2015年日本京都的國際Hp專家大會共識甚至提出來,為“減少胃癌、慢性胃炎等疾病發生的可能”,Hp一經查出,就應該根除。

那是見Hp就“殺”嗎?

其實,Hp只是一種被研究得較多的生活在胃內的菌而已

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的認識已經從胃內沒有菌,到胃內有致病性的Hp,到胃內有產毒素的Hp和不產毒素的Hp,到胃內可以生存不止Hp一種菌。所以,胃內的生態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Hp是不是唯一的胃病致病菌,醫學界尚不明確。

目前有觀點認為,所謂Hp感染,其實就是胃腸道菌群紊亂的一個特例,提示人體內環境的紊亂,本質上應該調整機體內環境的平衡,而不是盯住一個Hp窮追猛打,更不應該為根除Hp而造成體內益生菌群體的生態失衡。

其次,目前經典的根除Hp的方案往往需要多種抗生素的協同,才會有較好的根除效果,而濫用抗生素或不規律使用抗生素很容易產生耐藥菌,導致多次根除Hp不成功。

反覆多次根除Hp,不僅容易加重肝腎負擔,而且容易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人體內環境失衡,產生更多疾病狀態。更不必說目前推薦的根除Hp的是四藥組合方,近2周的費用達近千元。有研究報道稱,國人的Hp感染率高達50%以上。從衛生經濟學的角度看,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醫療負擔

但是,對於那些發病機理研究得較透徹,眾口一詞認為患有Hp相關性疾病的患者,如消化性潰瘍、胃癌、胃惡性淋巴瘤(MALT),目前消化界醫生一致認為:有條件的話應該根除。對於一些不明原因的蕁麻疹、不明原因的貧血,有時也需要根除Hp。

但是,殺菌需慎重

如何正確應對幽門螺桿菌

目前,結合專家共識,我們建議:

01

明確的消化性潰瘍、某種胃淋巴瘤(MALT淋巴瘤),強力推薦積極根除Hp。

02

胃癌、部分胃炎、胃大部切除術後、長期服用鎮痛藥、擬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部分不明原因的血液病,推薦根除Hp。

03

其他發現同時存在Hp的疾病,是否需要根除Hp,並無明確推薦。

各類多次根除Hp未成功的患者,應該回想下自己的生活是否健康?是否服用了正規的藥物?是否規律服藥?周圍親密接觸人群中是否有Hp感染者?

有時,您感染的正好是耐藥菌,這也可能是反覆根除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如果是這樣,臨床上還會推薦您完善胃鏡檢查,內鏡下取組織黏膜做細菌培養,根據Hp的耐藥性選擇合適的抗生素,再進行敏感抗生素組方的規範治療。

怎麼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常見的Hp感染途徑,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幽門螺桿菌感染多是由於“病從口入”。因此,注意個人衛生十分重要。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維持自身內環境穩定,避免體內菌群失調,則是最根本的避免患上Hp相關性疾病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要自覺保持健康的生活,不要讓與人交往時的“口口相傳”衛生問題成為Hp感染的源頭。請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01

勤洗手,尤其是餐前洗手。

02

碗筷要消毒,尤其與Hp陽性者共同進食的時候,做到餐具分開。

03

Hp感染者,應主動與他人分餐。

04

聚餐時,鼓勵使用公筷,加強宣傳,倡導全民公筷行動。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嚴雪敏 

         主任醫師 楊愛明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消化內科  李景南

策劃:吳衛紅 譚嘉

編輯:欒兆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