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就眼花!這個中成藥,給眼睛添能量,讓你眼睛清澈明亮!

 

中醫老苗說

我和大熊每週直播帶領中醫愛好者系統學習中醫。週二內容為傷寒論,週三內容為五運六氣。歡迎大家掃碼關注“大熊敦敏”公眾號,進入公益學習群。

適合中醫愛好者入門和健康從業者提升基礎理論的《中醫基礎入門》訓練營已經上線,中醫老苗主講,贈送大熊《中醫入門學習筆記》6冊和學習進度手冊,用190天構築中醫基礎,真正入門中醫(點擊此處瞭解詳情)。

一個朋友,不到50歲,前幾天告訴我,她開始遭遇“中年危機”。
我這個朋友,從小到大一直對自己的視力都很自信,看遠看近都很清晰,從來沒有戴過眼鏡。可還不到50歲,她卻明顯感受到最近視力急轉直下,給生活帶來不小的困擾:起初看書寫字,或者看手機微信,只是稍微有些不清晰,但越到後來,連看條手機微信,手臂都要伸老遠才能看清。

“那一刻,一下子就覺得自己老了。”這個朋友告訴我。
俗話說:“四十七八,兩眼花花”。很多人身處盛年,還在事業巔峰,或是期待享受生活,卻像我這個朋友一樣被老花眼困住。
可凡事都有例外,我身邊也有不少人,到了七八十歲眼睛也不花,耳朵也不聾,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在中醫看來,人顯不顯老,眼睛花不花,原因就在於肝脾腎三髒夠不夠強。
肝開竅於目,肝藏血,肝血充足,眼睛得養,就不會昏花。脾為後天之本,運化水谷精微生成氣血;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血同源,腎精不虧虛,肝血就肯定足。
所以,要想不顯老,眼睛明亮,就需要脾氣充足、腎精肝血滿盈。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個可以脾腎肝兼補、治療老花眼,視物不清的名方——同仁堂生產的補益蒺藜丸。
補益蒺藜丸這個中成藥的藥品標準收載於《北京中成藥規範》中,這個標準介紹說本方出自《清內廷法制丸散膏丹各藥配本》。
補益蒺藜丸組成:沙苑子、菟絲子、黃芪、陳皮、白朮、山藥、茯苓、扁豆、芡實、當歸。
介紹到這裡,你一定有這樣的疑問:名字叫“補益蒺藜丸”,怎麼組方里就沒有蒺藜呢?
其實這個藥中的“沙苑子”,有一個別名就叫“潼蒺藜”。關於沙苑子和它的別名“潼蒺藜”,還有一段歷史故事。據傳唐玄宗之女永樂公主少時體弱多病,“安史之亂”時奶媽帶她逃到大荔縣沙苑,被一位70多歲老人收留。她每天除家常便飯外,還常喝老人用潼蒺藜配製的茶,2年之後,公主竟然疾病全無,臉色紅潤,眼睛明亮,嬌美動人。在她離別時,老人又送她一葫蘆潼蒺藜,並說:“此藥既可治先天不足,又能治後天之傷,你留著用吧!”公主回宮後將此藥獻給皇兄肅宗,肅宗連服半月,便覺精力充沛,且目明心爽,因其為公主在沙苑帶回的,便賜藥為"沙苑子",並指定為貢品。
補益蒺藜丸的方子中,關鍵藥物有三個:滋補肝腎的沙苑子、菟絲子,以及大補脾氣的黃芪。
菟絲子是一年生寄生纏繞草本植物,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植株,曬乾,打下的種子就是入藥的菟絲子。菟絲子陰陽雙補,而且非常平和,它助陰但不滋膩,溫陽但不燥熱,與沙苑子是一對神仙搭配,兩味藥搭配起來,起到增強補腎固精,明目養肝的作用。
黃芪最大的功效就是補脾氣,大名鼎鼎的補中益氣丸的主要成分就是黃芪。脾氣主升,黃芪補了脾氣後,可以讓人體的正氣往上提升,正氣行於眼睛,正好得到滋養,不出現昏花。
總結起來,補益蒺藜丸通過健脾補腎,益氣明目,對於屬陽虛氣虛的視疲勞、花眼等有用;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出現尿急尿頻夜尿頻數,多屬於陽虛氣虛,也可以用它;工作過勞,視物模糊,心慌氣短,耳聾耳鳴、小便頻數,自汗乏力,大便溏洩等等一系列陽虛氣虛的症狀,都可以用補益蒺藜丸。
如果不想吃藥,自己配點沙苑子、菟絲子和黃芪的茶飲,再加點養陰的百合和枸杞子,也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沙苑子菟絲子黃芪茶

每袋240克(8克×30包)

一袋19.9元 兩袋33.9元 三袋46.9元

特別提示:本品為初級農產品。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