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保衛戰專題講座】幽門螺桿菌—藏在胃裡的“Ⅰ級致癌物”

幽門螺桿菌

藏在胃裡的“Ⅰ級致癌物“

新課程發佈

講座性質:特邀公益網絡講座,免費

課程時間:3月28日 19:30-20:30

主辦方:新華【健康直播客】

主講人:胥明  教授

專家課程相關科普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繁殖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的革蘭氏陰性微需氧菌,人是唯一宿主,在我們國家自然人群的感染率也能達50%到60%。

      幽門螺旋桿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也是消化性潰瘍復發的主要因素。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幽門螺桿菌作為一類致癌因子,引起胃癌的過程之一是因為導致胃的慢性炎症,進而引起胃粘膜萎縮、腸上皮化生、上皮內瘤變,最後發展成胃癌。

       幽門螺旋桿菌可通過唾液、飛沫經口—口傳播。國人的生活習慣如共餐、相互夾菜等極易造成幽門螺旋桿菌交叉感染,這也是為什麼容易出現“一人患胃病,全家都感染”的現象。為防止幽門螺旋桿菌交叉感染,用餐時最好實行分餐制或夾菜時用公筷,給小孩餵食時不要用嘴去觸碰小兒的奶瓶、勺子。

       被幽門螺桿菌感染後,有一半的患者會因此患上慢性胃炎或其他胃部疾病。典型症狀是:食後腹脹、不適或疼痛,常伴有暖氣、腹脹、反酸和食慾減退等。有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就是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而嚴重者,就是胃癌。

       相關研究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尤其是在萎縮和腸化發生之前來根除)可以明顯降低胃癌發生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