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
一般人正常情況下身體是不會出汗的,除非活動時或吃飯之後,人體都會出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上面部分講的病態的時候,如結核病,感冒之後容易出汗,那是身體自我調節能力的一種反應。而這裡講到的汗症是指在安靜狀況下,氣溫也沒有什麼太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身體反覆出汗,就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中醫把這種狀態叫汗症。
自汗與盜汗
出汗分為兩種,一種是盜汗,有的小孩晚上睡覺的時候出一身汗,醒了就好了,就不出汗了,這叫盜汗,屬陰虛。(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另一種是不管白天還是晚上都是容易出汗,這種情況叫自汗,屬陽虛。
自汗的病因就是陰虛了,致病的因素有很多,要是氣陰虧虛的話就有先天不足的因素,也有後天失養,小兒的陰虛與腎氣不足有很大關係,這種情況都與調護失當有關,比如說吃一些辛辣的東西,平時又不注意休息,同時大便可能幹燥,這種情況都有可能引起陰虛內熱的表現。
另外一個是心脾積熱型的,有的孩子會發現他沒有陰虛表現,但是他體內有積熱,舌尖是比較紅的,手腳心都比較熱,心比較煩燥,他飲食的結構也是以肉類食物和辛辣、燒烤等高熱量高蛋白食物為主的,這都是與心脾有關係,但沒有陰虛。
診斷的幾個要點:
安靜的狀態下,出汗不止,甚至大汗淋漓,這就是汗症。區分起來很簡單,比如說孩子一玩一鬧出了汗那是正常的,平時他很安靜地坐在那兒或者躺在那兒,他的身體出了很多汗,這種情況就是病態。盜汗是很好鑑別的,等了孩子睡醒了後摸一摸枕頭,或者他枕過的地方發現溼溼的一片,這就是盜汗。
心脾積熱型
盜汗為主,伴有自汗,孩子出汗的時候是以頸部以上為主,底下就沒有了,這一類通常都是內熱太重的表現,因為火氣是往上走的。用西醫的道理解釋起來很簡單,因為頭部的血液運行是比較豐富的,血液一運行保持一個溫度就不會冷,另外用中醫的眼光看來,頭還有面部是諸陽之匯,所有的陽經都往上跑,都集中在頭,所以陽氣往上一跑,本身脾胃心經裡有熱,這種熱氣順著經脈一下就走上來了,就容易頭出汗。
有的孩子手腳心容易出汗,就是手心、腳心都特別熱,那種孩子的表現喜歡手拿著一個涼的東西他就特別舒服。
食療方:
竹茹燈心浮小麥湯。竹茹10克、燈心草5克、浮小麥10克,用3碗水煮開之後再繼續小火慢燉15分鐘,每次喝上半碗,堅持一個星期,每天喝兩次。(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如合併有便秘的話,可以放一些蘿蔔,再放一些蜂蜜通便,如大便比較粘、比較溼,可以放點薏仁,要是經常口腔潰爛,有些孩子是心脾積熱還有口瘡,要是合併這種情況放一些綠豆、紅豆和薏仁。
陰虛內熱型
陰虛內熱型主要是盜汗,自汗很少見。這種小孩形體比較瘦弱,汗出得比較多,神情萎靡不振,心煩、睡眠少,或者睡覺不安穩,同時要是厲害的話還伴有低熱,口乾舌燥,哭聲沒有力量,手腳心灼熱,或者是見到舌苔,舌苔是比較淡的,有的孩子舌苔一伸出來就像地圖一樣斑駁的,這都是陰虛內熱型的。
食療方:
烏梅浮小麥麥冬湯。烏梅10克、浮小麥10克、麥冬10克,再放上一勺冰糖,這個口味很好喝,酸甜口味,因為酸甘化陰,可以滋補陰液,水3碗,煮開之後小火慢煮15分鐘,每次喝半碗,一天兩次,堅持至少一週,效果非常好。
肺衛不固型
肺氣和衛氣不顧的典型表現是以自汗為主,而不是盜汗,就是白天也容易出汗,有的孩子就稍微一活動就一身汗,這種情況都是肺衛不顧的表現,以頭部、肩部出汗明顯,稍微一活動尤其厲害,神疲乏力、面色少滑、容易疲乏無力,臉色也不太滋潤,孩子平時特別容易患感冒,抵抗力比較弱。
食療方:
黃芪小麥大棗湯。炙黃芪10克、浮小麥10克、紅棗10枚,水3碗,煮開後繼續煮15分鐘,每次喝半碗,一日三次。
黃芪補氣健脾益肺,大棗安神補氣,浮小麥的功效是止汗,而且益氣固表,把表氣固攝住,讓汗不往外散,而且浮小麥還可以養心,同時可以安神,就是睡眠不好的人用浮小麥、甘草和大棗這三味藥一起來煮水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安神功效。
預防和調護
1. 要進行適當的戶外體育鍛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有的孩子是因為體質比較弱,缺乏鍛鍊,體質不太強壯,容易自汗的。
2. 飲食上要注意,不要吃大魚大肉,不要吃蛋奶這些東西太多,這些熱量都很高,容易引起心脾積熱。不要吃麻辣、燒烤,還有肥甘厚味等等食物,避免造成心脾積熱。
3. 室內的溫度和溼度要適中,要是特別熱的話小孩經常出汗,這種情況就容易引起肺衛不固的表現。
4. 孩子出汗的時候不要風吹著受涼,出汗之後讓風一吹很容易引起風寒型感冒。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