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誌正:三個食療方,補足你的脾氣(脾虛篇)

中醫典籍大全 >>>【中醫寶典】手機應用:免費下載+免費使用

編者按

“腎為先天之本”,大多數人的天年都能達到120歲而不衰,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我們的實際壽命往往由後天的生活習慣和環境決定,因此要“補養後天以資助先天”,可見調養脾胃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今天就請大家跟隨小編聆聽國醫大師路誌正老先生談談現代人的內傷從哪裡來,脾胃中樞的重要性及如何通過食療方式吃出好脾氣!

現代人的“內傷”怎麼來,怎麼去

現代人說起生病的原因,往往歸結為細菌病毒感染,很多產品的廣告中,也用殺滅細菌作為賣點。這種看法有沒有錯呢?說起來也沒錯。但是我們說生病的原因,不能光從外因來說。例如流行性感冒,大家一起生病,主要原因可以說是感冒病毒入侵體內,但是很多時候,為什麼有的人被感染了,而其他人卻好好的呢?這就與人體自身體質的強弱有關,也就是中醫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我們找病因,主要目的是為了治療,找到了主要原因才能找到合適的治療方法。西醫看來,生病就是有致病微生物,細菌病毒等,治療方法呢,自然是殺滅細菌,消除病毒。但是如果濫用過多的抗生素,就會破壞體內菌群的平衡關係。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環境裡,到處都有細菌。細菌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早生存的生物之一,已有數十億年的歷史,是所有生物中數量最多的一類。現在的很多細菌,也已經在這個星球上存活了幾百萬年,他們有很強的變異能力,所以殺細菌出現“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情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最好的辦法是什麼呢?就是調理身體。每個人體內都有大腸桿菌,40%以上的人攜帶肺炎克雷伯氏菌。大多數時候,我們的人體都與這些細菌和平相處,以後估計也會繼續下去。這就是《黃帝內經》中說的“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也就是人與其他生物一起生長,一起演進,並不互相為害。治病的時候,既要考慮到抗菌抗病毒,同時又要重視調節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所謂“扶正即可去邪”。還要區分病人是內傷還是外感,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法。

為什麼說現代人生病的病因主要是內傷呢?這是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巨大改變,而現代人的工作強度和精神壓力也增加了很多,人體一時還適應不了這樣的變化。《黃帝內經》把人體致病的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四時天氣的變化,細菌、病毒等外邪的侵入;另一類是內在因素的影響,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或過度安逸、精神情志的變化或者過度沉溺於某種情緒中,都會導致內傷。

醫生在診治某位病人的時候,也要結合時代的變遷來具體對待。醫聖張仲景生活在東漢末年,正值瘟疫流行,疾病以外感為主,所以其《傷寒論》中記載的藥方,以治療外感為主;金代醫家李東垣生活在戰亂頻發的時代,他看到的病人,很多都是由於長期食不充飢、衣不蔽體造成的,以內傷為主,所以著書《脾胃論》,強調滋補脾胃對人體的重要。


現代人不愁吃不飽穿不暖,為什麼還是容易內傷呢?原因與李東垣時代剛好相反:古代人是吃得太差,營養不足,現代人吃得太好了,整天吃魚肉和各類甜膩的食品;古代是過勞傷脾,現代人則是上下樓乘電梯,出門有汽車代步,久逸傷脾。所以說養生一定要講究一個適度,吃太差了不行,吃太好了也不行;太勞累不行,太安逸了也不行。

臟腑系統與平衡關係

和西醫的“西”字相對,很多人以為中醫的“中”字,就是“中國”的意思,其實並不全是這樣,中國儒家文化講究的就是“中庸”,所謂“不偏不倚謂之中”。中醫治療的目的就是通過調節,保持人體的中和,“不偏之謂中”,人體離開了中道就是偏,就是生病了。中醫的“中”字,反映的是從《周易》得來的一種動態平衡觀。

中醫和西醫的另一大區別在於怎樣看待人體。西醫將人體劃分為消化、生殖、心血管等九大系統。而中醫將人體歸為五行系統,通常我們稱為:心、肝、脾、肺、腎五大臟器系統。


要理解中醫的體系,我們必須先把中醫的五行系統一次性講清楚。首先,中醫講五臟六腑,除了三焦這一腑之外,其中有五臟五腑是互為表裡的:肝與膽,心與小腸,脾與胃,肺與大腸,腎與膀胱。這是說它們同為一個系統,主持著這個系統的升降、運化等功能。

譬如脾胃系統,主要的聯繫是四肢,多多鍛鍊,四體強健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再如肝膽系統,在我們發怒的時候,往往最傷及肝膽,因為肝膽主怒,過怒則肝的生理功能下降,解毒排毒功能低下,使毒素積蓄體內,肝膽系統受損,還可以從眼睛表現出來,因此我們觀察眼球可以瞭解肝膽的狀況。前面還說過,人體是有一個自檢系統的,當你某一段時間偏好吃酸性食物的時候,可能是身體在提醒你,肝膽系統有些問題,你需要及時關注。

中醫講求保養五臟六腑要順應天時,因此它們與季節也是相對應的,這些是老祖宗為我們體察總結的,因此我們往往在四季分明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臟腑活躍程度與人體健康的關係。比如春天肝當值,我們在這個時期多多注意養肝、補肝,會得到更好的收穫。

五臟在不同的季節,生理反應不一樣,形成一種張弛有度的輪休制度。春天肝當值,夏天心當值,秋天肺當值,冬天腎當值。各個臟器在當值的季節活動就會特別活躍。而脾臟是“主四時”,一年四季都不得休息,所以尤其需要調理呵護。

脾胃居中央,是生命活動、氣機運轉的中樞,在五臟整體協調關係中,起著“樞軸”的作用。在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中,肝從左升,肺從右降,心火下降,腎水上升,這四髒之氣的升降出入和轉輸當中,脾的作用是協助調理這些升降活動,胃的作用是供給它們,使這些運動暢通無阻。

脾胃的這個“樞軸”作用就體現在:一方面,如果這個中央調控安穩,那麼就氣血充足,營養物質能夠通過這個中樞的調節作用輸送到全身,從而使我們的機體免疫力強,肌膚紋理緊實充滿活力,自然不容易生病;而如果脾胃受到了損傷,中央氣血養分供應不足,就很容易使得其他臟腑也出現問題。

因此我們的臟腑系統一旦出現了問題,通過中央的調控作用,來調節治理,其效果在很多時候比直接從出問題的臟腑入手更好,更快,同時還能保持機體的平衡。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們抱怨某些人懶,“能坐著絕不站著,能躺著絕不坐著”,整個人軟塌塌的,幹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能少走一步就少走一步,能少動一下就少動一下。

他們很多其實也不是懶,很多人都是犯上了脾氣虛的偏差。脾氣主升,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力量。脾氣一虛,就像是沒了氣的氣球,整個癟在地上了。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說他們“沒脾氣”,因為脾氣一虛,就算是準備乾點事,往往也很難堅持下來,缺乏一股幹勁兒。

我們常用“中氣十足”來形容一個人說話洪亮,這個“中氣”包括脾氣,脾胃居身體中央,所以脾氣又稱中氣。中氣不足的人,說話往往低聲細語的,性格也比較內向。

脾氣虛的人應該怎麼調理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飲食有節,飯吃八分飽。《說文解字》徐注說:“脾主信藏志,信生於土。”“脾主信”說的是脾的功能是有節律的,到時間該吃飯就吃飯,然後讓它去消化吸收,不能不停地吃,老讓它工作,也不能有一頓沒一頓的,這樣就是“失信”了。

為什麼飯吃八分飽呢?可以說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就是要給肚子留一點空間,這樣才能讓它動起來。玩過益智遊戲“華容道”的人都知道,必須留兩個空格,才能讓棋子走動。吃得太多,把胃堵實了,它就不容易動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當你感覺吃飽了的時候,其實已經吃多了。所以適當地留下一點空間對機體有益。

《黃帝內經》中還說,老人“七十歲,脾氣虛”,也就是說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化能力也開始自然減退,而我們很多老年人,有節約的習慣,看到碗裡還剩一點飯,即使感覺吃飽了也會勉強自己吃下去,其實這一點也應該引起注意。

脾氣虛的人,可以試試以下三個食療方。

1、藥粥

【原料】黨參(或西洋參)3克、山藥12克、陳皮3克、生薏仁10克、粳米50克(或小米)。

【製作】把除了陳皮之外的藥材和粳米一起熬粥。陳皮最好用廣東新會縣出的新會皮,新會皮較香。陳皮需要先用水洗淨泡30分鐘,然後剁得碎碎的。粥快熬好時,把陳皮帶水一起放入粥中,也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再加入少量的鹽,稍微煮一下攪拌均勻,一道健脾益氣的藥粥就做成了。脾氣虛的人往往容易夾溼,所以加薏仁米,有些人不喜歡薏米的味道,也可以先用薏米煮汁,再用藥汁和其他材料一起熬粥。

2、蒸大棗

脾氣虛的人,也可以吃點大棗。這個棗怎麼吃呢?例如每天做飯蒸饅頭、蒸菜的時候,就把大棗放鍋裡一起蒸,蒸一次可能看不出變化,第二天做飯的時候,繼續放進去蒸,蒸兩三次之後,大棗就熟透了。蒸熟的棗,糖的轉化特別充分,吃起來味道也特別好。有不少中藥的泡製就是這樣經過幾次蒸曬而製成的。                            

3、益脾餅

益脾餅,可以給小孩當零食吃。用茯苓30克、白朮15克、乾薑2克、紅棗30克、雞內金10克、炒山楂10克共為細粉,麵粉250克,發酵後,放入藥粉和勻,再加適量菜油、食鹽烙成餅,八成熟時取出,切成棋子大的方塊,再放在鍋上慢慢煱幹即可。

功效是健脾益氣、開胃消食,是脾胃同調的餅乾食品,做好後適用於食慾不振、食後胃痛、慢性腹瀉、慢性腸胃病等患者。

》》編後語

除了上述的脾氣虛,還有脾陽虛、脾陰虛等症,具體情況需要有經驗的中醫辨證才能施治,選擇服藥或食療時請千萬要注意哦。


︱作者簡介︱

路誌正,首屆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中國中醫科學院資深研究員,教授,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行醫七十餘年,擅長治療各科疑難病,被稱為“雜病聖手”。對於疑難複雜疾病,崇尚脾胃學說,發展溼病理論,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的樞紐,人以胃氣為本,治病注重調理脾胃,提出“持中央,運四旁,怡情志,調升降,顧潤燥,納化常”等學術思想,主張心身同調、藥食並用、針藥兼施、內外合治、導引健身等綜合療法。

來源:本文摘自《無病到天年:調理脾胃治百病真法》,作者:路誌正,圖片來自網絡

中醫典籍大全 >>>【中醫寶典】手機應用:免費下載+免費使用

點擊右上角   分享給朋友,讓更多人看到!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有身體不適請到正規醫院就醫

購買實體中醫教材:

===================================

《爺孫倆的中醫故事》在線閱讀

什麼是真正的中醫?   

【中醫寶典】熱文推推薦 >>> 

                                 .

==================================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