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勸結婚,也不勸不婚,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做選擇便好。不管怎麼選都有遺憾,我們只能儘量讓自己不後悔,過當下最想過的生活!
作者|周美好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人們在為他無腦言論感到憤怒的同時,更為被他指責的女性感到無奈。
你可能也發現了,每當我們談論晚婚或不婚時,總會有一些刺耳的聲音。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今天想真正地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客觀地、不帶偏見地去探討一下他們“不婚”的原因。
即便某種程度上,大眾覺得男性是婚姻中的“受益者”,可依舊有很多年輕男性在抱怨婚姻。
從小,他在父母、祖父母的寵愛中,幻想著長大後能大展宏圖。
可長大了才發現,別說建功立業了,自己連婚都結不起。
身邊家裡條件好的,大學畢業沒多久,家裡就張羅著買了車房。
他家條件一般,先前準備談婚論嫁時,父母得掏出老底兒,才能勉強給他湊夠首付。
“從父母給我交上那筆錢後,我就開始了勒緊褲腰帶的日子。
我一個人都過得這麼緊巴巴,不敢買菸不敢喝酒,以後結了婚,老婆又生了孩子,不得跟著我受苦?
既然我沒這個能力讓別人幸福,就別去禍害人家女孩了。”
他說自己的條件算是好的,家裡一套房,一輛車,沒有貸款。
結婚後,他會按要求上交4000給老婆,剩下的4000,要花2000還貸款,至少1500買菜,700-1000水電煤。
為了補貼家用,他每週末都會去跑滴滴,能掙一點是一點。
忍無可忍後,他跟妻子商量,每個月能不能少上交一點錢,自己也不想那麼累。
婚後他不光經濟更拮据了,想要的情感支撐也沒能獲得。
每天為這個家付出卻不被諒解,爭吵不斷的日子,他真的受夠了。
當“養家餬口”“買房買車”的擔子一個個落在當代男性身上時,壓力之大,他們很難不退縮。
“婚前還能偶爾買雙700的阿迪,婚後買雙200的運動鞋還得等打折。”
“婚前吃飯喝酒說去就去,婚後連多買包煙都得給老婆打報告。”
“婚前老子想幹嘛就幹嘛,婚後抽口煙喝口酒都得偷偷摸摸。”
對比婚前婚後的生活,越來越多人開始盤算婚姻的收益。
倘若遇到的人有公主病又牢騷滿腹,那婚後的生活,可想而知的艱難。
和男性同樣對婚姻產生畏難心理的,還有天平的另一端——女性群體。
平時白天上班,晚上要麼畫畫、刷劇,要麼去瑜伽護膚。
可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一旦遭遇了婚姻的衝擊,現有的穩定就會被打破。
她喜歡穿露腰的衣服,可生完孩子的妊娠紋,鬆弛的肚皮,會讓她再也無法露腰。
要為了一個孩子把自己送上手術檯,好好的身體被劃開、撕裂、側切、堵奶。
更不要說之後,我會變成一臺產奶機器,夜不能寐地消耗我的‘血肉’。
對很多女性來說,結婚後,她們勢必會拿出來一部分工資補貼家用。
作為妻子,就算我老公人很好,我也不能完全不做家務。
孩子的哪件事不需要我殫精竭慮,而付出的這些責任,大多看不到回報的。
除此之外,我們再來看看:已婚女性目前在職場中的困境。
她下午6:33給領導發了消息,問還有沒有別的事情要做,領導沒回復她,她就下班了。
你能想象女性結了婚後,要為了孩子請多少次假,耽誤多少工作時間。
但現在很多人,一邊叫囂著女性獨立創造價值,一邊期待著女性做賢妻良母守住大後方。
就怕這樣的讓步和付出,在婚姻這座圍城裡得不到什麼好的結果。
你看,現在只要我們一提起結婚這件事,收到的都是男女雙方對婚姻的擔憂。
同時,也不可否認,如果不婚不育,當父母逐漸老去,當身邊的人開始有自己的圈子後,我們可能會迎來一個孤獨的晚年生活。
她今年70歲了,因為在超市領免費抽紙,自己不會操作,就將手機交給旁邊的年輕人操作。
誰曾想,年輕人群發消息的動作觸發了微信的違規機制,阿姨的微信賬號被封了。
是啊,人到晚年,我們最怕的就是被這個社會拋下,最怕的,就是身邊無人陪伴。
那麼,倘若不婚的人越來越多,老來無子,這群人的晚年生活又該怎麼辦呢?
老人身體很硬朗,每個月靠著低保的幾百塊錢勉強度日。
但不可否認,行至晚年,孤獨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話題。
雖然沒有兒女,但上輩子一定是造橋修路,這輩子才沒受苦。
多少老人,都羨慕他這樣的離去方式,無疾病之憂,無兒女拖累。
前陣子看過一則新聞:90歲老人生病住院無人照料,將兒女告上法庭。
但沒想到,就在老公去世後,家裡的7個兒女就開始鬧分家。
就連她生病,也是在鄰居的幫助下才去的醫院,7個子女不僅無人前來照料,連醫藥費也不負擔。
李奶奶一氣之下,將自己的兒女告上法庭,要求他們支付自己的贍養費。
而近幾年,類似的新聞不斷傳出,在考驗我們良心的同時,也不禁令人擔憂,自己到了晚年,孩子真的有用嗎?
就算回來了,一旦自己臥病在床,失去了自理能力,孩子又會不會晝夜不離的照顧自己?
你看看,到了晚年,評價一個人過得好不好,性別不是主要參數,有無兒女也不是主要因素。
所以,不管你是否婚育,趁著年輕,一定要提前為自己的晚年做些規劃。
它能幫你度過人生的低谷,能讓你在晚年生病住院無人陪伴時,請來護工照料。
如果你決定過獨身生活,和物業、鄰居保持必要的聯繫,在遇到問題時,離你最近的他們也能搭把手。
讓大家看到,那些恐婚恐育的年輕人,到底在擔心什麼。
最後的最後,無論你決定怎麼生活,都希望你能看淡外在的束縛,做好必要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