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攻略| 2023年高考前25個重點專題梳理,真是太完備了!(附電子版)

高考攻略| 2023年高考前25個重點專題梳理,真是太完備了!(附電子版)

1、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體制內的民主”
實現權力有效監督
把朝廷的決策分成三個部分,分別由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來承擔,按照決策、審議、執行的行政程序前後相繼,並循環往復的動態過程。通過合理分散權力來加強民主決策,並對權力運作形成監督和制約
實現權力分配均衡
“三省六部制”改變以往的個人施政,成為集體施政,其行政體制設計注重權力之間的相互或單向制約,從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誤和朝令夕改,通過正確的決策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
決策與行
政分離
三省六部制的政權系統中,決策與行政分離已經完成併成熟,中書省和門下省成為獨立於皇權之外的決策、發令系統,而尚書省的決策權轉移到中書省和門下省,行政權保留下來,尚書省向職能化方向發展
部門協同
機制
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門協同機制,宰相集體辦公的政事堂會議是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決策機關,一切軍國大政都在這裡討論商定,集思廣益,最後由皇帝裁決施行
平衡君權
任何政令未經中書、門下而發出者,均屬違制,一切皇帝詔令必經中書、門下兩省,這對君權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2、百家爭鳴
1.百家爭鳴中的“爭鳴”
(1)天人之辯:孟子認為人性與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義、禮、智的特質。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強調天作為自然的客觀性,同時“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動性。
(2)性善性惡之辯:孟子是性善論者,認為人性本善,品質之所以會變壞,是環境影響,荀子認為人性本惡。
(3)德治、法治之辯:法家強調國君依靠國家權力實行法治,道家主張“無為而治”,順乎自然,儒家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天下。
(4)用兵寢兵之辯:墨子“非攻”思想,並不是一概反對戰爭,而是注意到了戰爭的正義性與否,儒家強調政治因素與民心向背對戰爭的影響。
(5)義利之辯:孟子繼承孔子思想,把義、利對立起來,荀子衝破儒家義利觀樊籬,將義、利與社會現實相聯繫,認為對利的追求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用禮制約束慾望。
(6)“富民”與“富國”關係:儒家推崇民富先於國富,富民與富國有機結合。道家反對統治者干預人民的經濟活動。法家以富國立論,雖重視富民,但是以充實國庫、富國強兵、開疆拓土為目的。
(7)國家體制:孔子心中理想模式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體制與國家結構,通過親疏、尊卑、貴賤、上下的嚴格劃分來確立中央與地方的權利義務關係。道家主張鬆散的國家聯盟,人民之間不相往來,法家主張專制集權,“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2.百家爭鳴中的“共鳴”
(1)諸子立論的中心議題為如何得到統治者重視從而治理國家,重整社會秩序。(2)諸子堅持己見,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張思想統一為社會秩序穩定的前提。(3)強烈的託古心態,以古老的傳統、先聖先賢的名號,增強本派學說的權威性。(4)普遍主張立君為民、天下為公。突出強調君主存在的前提在於有助於實現天下蒼生的福祉和利益。
3.百家合流:百家爭鳴在前期和中期,表現為爭鳴,後期則主要表現為合流。
(1)理論上的合流。如荀子的禮法並施思想。
(2)實踐上的合流。當時的統治者出於自身需要,同時立幾種思想作為治國的主導以及輔助思想,如漢代的外儒內法。
3、儒、墨、道、法思想的本質
1.孔孟的以德治國方案的本質是道德救世。其途徑是通過統治者及其附屬的知識階層榜樣的力量,調動起人們心中向善的根基,使全社會都成為道德人,進而實現家庭和諧、社會和諧和對外和諧。西周初年的“禮治”是他們心目中的德治樣板。
2.墨子的以愛治國方案的本質也是道德救世,不過他的道德不是孔孟的忠孝仁義,而是全社會成員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之心。其途徑是教育全社會成員都有“愛心”和愛的行動,建立政長系統和宗教信念以保證愛心的普遍實施,以愛維護社會秩序,實現和諧。
3.老莊的“以道治國”方案的本質是理念救世。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和人們的心理變化規律都必須遵守,不可人為的予以破壞,這是他們的基本理念;為了追求人的精神自由,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必須遵守,這是他們的另一基本理念。遵守自然規律,實現“風調雨順”;遵守社會規律,實現“國泰民安”;遵守心理變化規律,實現“心態平衡”,是他們社會和諧方案的基本內容。
4.法家的“以法治國”方案的本質是制度救世。其途徑是制定法律,建立執行法律的行政系統,激勵民眾正當的爭取物質利益和精神需要,制裁民眾有礙社會利益的行為,整個社會在權力制約下有序發展
3、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兩宋時期,文臣群體的政治地位不斷提高,以科舉出身為主體的文官隊伍成為政治的中堅力量,獨具特色的文官士大夫政治體制得以確立。
1.原因
(1)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發展,租佃契約關係日益普遍,社會流動性空前加強,為宋代士大夫階層登上政治舞臺準備了條件。
(2)吸取前代武人擁兵自重而皇權式微的教訓,確定了以文治國的方針。
(3)科舉制度得到了較大發展,削弱了門第血統在科舉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門士人仕進的機會,使科舉考試向整個社會敞開了大門。
(4)宋代教育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官學、私學的數量和規模都超過了前代,這既提高了社會整體文化水平,也為文官政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2.表現:宋初最高統治者將兵權、行政權、財權集於中央,各路監司、各州的長官,大多重用文人,並以文人掌兵權,根除藩鎮跋扈之禍。同時,宋初統治者又提倡文教,復興儒學,扭轉五代頹風,激勵士大夫的忠義節氣,養好士風。“興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獎勵儒術是宋代基本國策。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3.評價  (1)積極:宋代文官制度使傳統的貴族政治、武人政治從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國的歷史舞臺;宋代文官制度使權力收縱自如,無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書院興起,學者輩出,經學、史學、文學、科學技術等均甚發達。
(2)侷限:政出多門,效率低下;冗費增多,財政拮据;容易形成黨爭;頭重尾輕,地方凋敝。
4、唐宋變革
政治
方面
中樞
機構
由三省制向中書門下體制轉變,宰相職權進一步朝著掌管具體政務的方向發展——宰相政務官化,逐漸形成二府三司體制;文官政治形成
選官制度
自隋朝開始確立的科舉制至宋代在選官中完全確立主導地位,促進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由貴族社會向官僚社會的過渡。社會階層流動加強,門閥士族衰落,庶族地主興起
經濟
方面
經濟形態
唐宋之交實物經濟之終結,貨幣經濟之開始。紙幣交子出現
經濟中心
由內陸地區中心向運河地帶中心轉變,到晚清時期開始則是海岸中心
商業及商業
監管
①取消坊市制度,時空界限打破,商業活動不再受政府直接監管,城市經濟功能大大增強②海上貿易興盛
階層變化
市民階層興起,影響社會價值取向
土地政策
土地私有制進一步發展,租佃關係成為最基本的生產關係
禁榷制度
由政府直接專賣到“官商共利”間接專賣
文化方面
由貴族文化轉向平民文化,進一步世俗化、大眾化
民族關係
以互市為手段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係,出現了簽約議和等新現象
中外交流
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宋代在東南沿海大力開拓海上貿易,海上貿易的重心地位日益鞏固
5、市民階層的概念、影響
1.市民階層概念:“市民階層”主要是指平民等級中的商人與手工業者。明中葉以後,商品經濟日益發達,以商賈和百工為主體的市民階層逐漸壯大,社會影響日益擴大。市民階層所要求的商業社會的原則和封建傳統體系產生衝突,既有經濟基礎的矛盾,又表現在上層建築方面,從而影響到晚明社會的整體風貌。
2.市民階層影響
社會風氣
明代“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不再是士人標榜的信條,仕途未明而棄儒經商者比比皆是;進一步導致傳統地位等級的鬆動
個性解放
反抗封建禮教束縛,明末啟蒙思想家把學術同時政相聯繫,提出“經世致用”的思想,與市民階層要求參政議政的社會思潮相一致
構築價值體系
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具有“對友誼和忠義的崇拜”“勸善戒惡的道德觀”等特點。市民階層已開始構建自己的價值系統
世俗文學發展
戲曲、小說等“雜書”的消費成為江南地區的一種時尚
市民意識覺醒
市民享樂意識、自主意識與商業意識覺醒。隨著市民意識的覺醒,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也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給傳統社會注入了新的活力
3.史學界對中國古代市民階層的一般情況的認識
(1)中國古代市民階層的研究主要是對工商業者階層的研究。
(2)對市民階層在中國古代的社會地位等問題有初步的認識,如認為:①中國古代的市民階層只是集權專制體系中被統治的對象。②在政治上處於邊緣地位。③專制政府只允許工商業者在有限的範圍內發展。④工商業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別是明清以後有所發展並努力尋求主流社會地位等等。
4、宋明市民文化
宋代
市民文化
形式多樣,表現的都是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圖》展現了宋代繁華市井文化的場景
消費意
識強烈
茶坊酒市、娛樂業等第三產業繁榮發展。“瓦子”“勾欄”等娛樂場所紛紛湧現,百戲伎藝競演,市民集中觀看。快速的都市生活節奏與情感節奏,決定了市民文化熱情奔放、淺俗直白傾向
明代
社會風尚
一變前期的“簡質”,而代之以“導奢導淫”之風。但在傳統中國單純的炫富往往會遭致他人的鄙視,而古玩書畫消費則成功地把奢儉之爭轉化為雅俗之辨,使有閒階層為奢侈找到了合理的藉口
價值觀念
明代後期拜金之風十分強盛,商人的社會地位也相應地提高。文化上明代商業性書坊繁盛一時,以刻印科舉參考書、時文和通俗小說謀求利潤,出現文學作品漸趨商品化的傾向
市民文學
明代以後,市民文學取代士大夫文學,占主導地位。《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三言”“二拍”等傑出作品都有著明顯的市民文化的痕跡
6、晚明大變局
所謂晚明大變局是指,在歐洲15、16世紀新航路開闢及早期殖民擴張背景下,由中國江南經濟發展及全球白銀流動所引發的晚明到清初的經濟、軍事及文化變局。具體而言:
1.經濟變局:包括江南早期工業化(江南地區形成相互緊密聯繫的核心經濟體,且以“核心——邊緣”的方式輻射全國其他地區及海外地區,農村與城市手工業生產在整個經濟中所佔地位及比重的提高,商標品牌意識的出現)、白銀內流(中國的白銀主要來自於西班牙控制的美洲與經葡萄牙、荷蘭轉手貿易的日本)、海禁——朝貢體制的突破及早期全球化的“絲—銀貿易”。
2.軍事變局:主要指以熱兵器軍事革命為標誌的中外戰爭(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它是大國在東亞國際秩序權力真空條件下經濟利益衝突的必然產物。
3.文化變局:主要指以經濟貿易為媒介所引起的西學東漸。
中國江南經濟、歐洲新航路開闢、白銀、貿易與軍事衝突等是這場變局的核心要素,也是高考的關鍵詞。除此之外,晚明白銀內流與隆慶開關;晚明白銀湧入與張居正“一條鞭法”賦稅改革及江南農業作物向經濟作物種植的轉向;“絲—銀貿易”下的江南市鎮經濟與奢侈風俗的變遷;白銀引起的中英奢侈消費革命對比;白銀湧入與女性地位的提升;白銀與明末清初的政治危機、移民運動、改土歸流的因果關係等,也成為當前學術熱點,極有可能在高考中出現。
7、明清時期中西方差異比較
中國
西方
政治
(1)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加強,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2)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奠定了近現代中國的政治版圖
(1)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逐步確立
(2)教會失去了對歐洲的統治權
(3)民族國家不斷湧現
經濟
(1)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仍占主導地位
(2)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出現,但發展緩慢
(3)玉米等高產作物引入中國
(1)西歐封建制度下農奴制解體,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
(2)新航路開闢,西方開始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3)18世紀60年代,西方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
思想
文化
(1)儒家文化佔據統治地位
(2)八股取士和“文字獄”束縛了人們思想
(3)李贄、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人對儒學進行改造(4)西學東漸、西方思想開始影響中國
(1)封建文化受到破壞,人們走出“黑暗的中世紀”
(2)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三次思想解放運動解放了人們思想
外交
(1)仍然實行朝貢體制(2)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3)與西方國家有一定的交流
新航路開闢,開始對外殖民掠奪,瓜分世界
軍事
仍以冷兵器作戰為主
火藥傳到歐洲,槍炮不斷更新,成為主要作戰兵器,進入熱兵器時代
科學
技術
(1)《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徐霞客遊記》等書總結了以往的經驗
(2)停留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科技
(1)造船術、航海術發展,為新航路開闢奠定了條件
(2)蒸汽機的發明與改良,推動了工業革命的興起
(3)此時技術雖仍停留在經驗總結基礎上,但出現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的趨勢
階級
矛盾
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仍是主要矛盾
(1)新興資產階級戰勝了封建貴族、地主階級(2)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矛盾不斷激化
8、古代雅典政權機構簡表
機構名稱
主要職能
人員構成
產生辦法
公民大會
最高權力機關,管理內政、外交、軍事,集體選舉、審查、任免官員
全體公民
全體公民自覺參加
五百人議
事會  
常設管理機構,召集公民大會並提出議題;處理公民大會閉會期間的日常事務
從10個部落中各選50人組成
抽籤決定人選
十將軍
委員會
執行機構,統率軍隊,參與政治;首席將軍執掌軍政大權
每部落一名將軍
各部落首先差額選舉,公民大會舉手表決
陪審法庭
司法、監察機構,審理各類重要案件,監督公職人員
普通公民
從公民中抽籤決定
9、世界的發現與世界意識
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1.商業革命: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世界貿易範圍擴展,商業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重商主義盛行,商業進步,出現價格革命(大量黃金、白銀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封建貴族地位衰落,新貴族和資產階級興起,農民更加貧困)。
2.物種交流:擴大世界物種的交流,農業技術傳播和農業發展。
3.世界市場:全球性經濟關係的出現,洲際貿易發展。
4.社會領域:疾病的傳播與醫學的發展,世界範圍的移民和新民族的形成,世界人種的新分佈。
5.觀念和知識的改變:海洋觀念,重視海洋權益。促進醫學、地理學、天文學和航海技術等的發展,人文精神進一步傳播。
世界意識
1.內涵:主要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瞭解世界歷史和當今國際社會、關注人類共同的命運、評價本國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的權利和義務的意識。它強調一國在處理問題時應把本國的發展同世界的發展聯繫起來,從世界格局的高度和人類歷史發展的深度來思考問題。
2.具體內容
(1)世界整體意識。強調用整體史觀去研究歷史,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區和國家的角度。1500 年以來,人類聯繫逐漸增多,今天的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2)世界多樣化意識。多樣化的核心是人類文明多樣化。(3)交流合作意識。各種文明要相互交流,互相幫助。(4)和諧關愛意識。人類應互相關愛,與自然和諧相處。(5)國際競爭意識。在世界分成國家、民族、地區的組織結構下,相互競爭不可避免。
10、兩次工業革命的影響
1.生產技術的飛躍:手工生產被機器生產取代,人類創造物質財富的能力大大增強。
2.國際格局的變化:亞洲迅速衰落,非洲日益貧困,拉丁美洲發展停滯,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局面逐漸形成。歐洲內部,較早進行工業革命的英國、法國、德國迅速崛起,俄國、奧匈帝國和西班牙則逐漸衰落。
3.社會關係的變革: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取代封建領主成為社會的主宰,社會貧富分化加劇,工人階級不滿足自己低下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奮起抗爭,推動了民主化進程和社會分配方式的變化,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成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社會矛盾尖銳,社會主義運動興起。
4.科技教育的普及:科學技術進步,教育發展和普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一般民眾大都接受了較為完整的基礎教育,國民素質進一步提高。
5.社會生活變化:提倡消費逐漸取代了傳統的勤儉節約,新的消費觀念、新的生活方式逐漸形成,城市取代鄉村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城市化成為一股歷史潮流。
6.生存環境的惡化:煤炭大量使用汙染了空氣、水、土地等人類生存的要素,大大惡化了人類的生存環境,威脅了民眾的健康。
11、從朝貢體系到不平等條約體系的轉變
一、“夷夏觀念”
1.概念: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於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因此逐漸產生了以華夏禮儀為標準進行族群分辨的觀念,區分人群以禮儀,而不以種族,合於華夏禮俗者並與諸夏親暱者為華夏、中國人,不合者為蠻夷、化外之民。
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變
(1)從“夷”到“洋”的稱謂以及涉外事務從“夷務”到“洋務”的變化,從本質上反映了中國人思想觀念中對傳統的“華尊夷卑”思想的糾誤,反映了中國人對西方列強的重新定位,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2)從“宗藩體制”到“條約外交”的轉變,是傳統的“華夏中心論”“華夷朝貢體系”等觀念走向沒落的表現。
(3)具有近代意義的大民族觀的萌生與形成,辛亥革命期間“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標直指清朝貴族,這是革命形勢的需要。之後,在革命繼續深入的過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被喚醒,即近代意義上的民族觀形成。
二、晚清至民國時期外交體制的變化
1.1840年前清朝的外交體制:1840年以前,中國傳統的涉外製度是“朝貢”和“理藩”制度,浸透著濃厚的“夷夏”觀念,並沒有專門機構管理涉外事務。理藩院既管理少數民族事務又管理涉外事務。禮部下設主客司和會同四譯館,負責外事禮儀接待及翻譯工作。另外,鴻臚寺和軍機處也參與對外事務。
2.晚清外交體制的變化
(1)專門性外交機構的設立:①總理衙門:1861年,清政府成立總理衙門,成為辦理洋務及外交事務的特設機構。總理衙門的設立,使清政府的內政與外交有了較為明確的分工。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上,標誌近代中國外交體制的正式確立。②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先後設立五口通商大臣,後演變為南洋通商大臣(辦理江浙閩粵內江各口通商事務)。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為1861年設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統管直隸、山東、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務,兼管北洋洋務等)。③總理衙門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設立,是中國近代外交體制的重大進步。官員在與外國人的交往中改變了傳統的夷夏觀念,開闊了視野,學習了近代科技知識,逐漸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謀取本國利益的策略。外務部則建立了領事制度,釐定了派外使節職制,制定了外交規章,重用受過西式教育與留學西洋的人才,重視職業外交官的培養,在選拔官吏時較為強調專業知識,使得清末外交人員的素質大為提高,改變了中國外交官員對於世界形勢、外交慣例懵懂無知的局面,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近代駐外機構的設立: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在外國逼迫下,清政府允許各國在北京設常駐公使館。1877年清政府在英國設立的領事館是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領事館,以後逐漸增多。清政府的外交體制逐步完備起來,走進國際社會,對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護海外華僑利益,密切華僑與祖國的關係等方面有積極作用。
3.民國初期的外交改革
(1)擬訂外交部組織法,制定《外交部官制》,創建了較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養體系。
(2)在外交人才的選拔上,廢除前清時期的保舉制,制定了外交官領事官任用暫行章程,把兼通一國以上外國語言規定為外交官錄用的必要條件,進一步淘汰了清末外交官中的傳統型外交人員。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3)在駐外使領館方面,收回駐外使團的人事任免權,規定領事按年度編制預算交外交部審核,經費按月撥發,理順了駐外使領館與外交部之間的關係。
三、晚清外交觀念的轉變
1.中西交往中的文書格式的變化。放棄“諭”“批”等居高臨下的回覆夷書定例,改用“照會”樣式,這一樣式很快被中英同類文書所仿效,成為其後清朝外交文書的重要範式。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2.中西方官方之間平等往來。以條約形式規定中西方官員間平等往來,如設立總理衙門作為外事管理機構。
3.對外派遣常駐使節。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後,各國先後派遣使臣常駐京城,以便直接與中國交涉。清政府開始遣使出洋,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遣使出洋的具體操作模式。1877年,郭嵩燾作為清廷向外國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節抵達英國。
12、經世致用思想在近代的發展
一、中國近代經世致用思想的主要內涵
1.倡導學習西方。鴉片戰爭後中國思想界出現了一批潛心研究世界地理、歷史以及研究西方社會的著作,開始了對富國強兵道路的探索。
2.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政治上,聲討腐朽政府的管理敗壞,斥責當權官僚士大夫的昏庸和不作為。抨擊文武官員們在嚴重的民族危機下粉飾太平、徵逐歌舞的醜惡。在經濟上,指出土地兼併造成貧富不均日益嚴重。文化上,譴責科舉制度的刻板禁錮,認為當今的八股取士千篇一律,嚴重限制考生的思維,毫無用處。
3.極力提倡改革弊政。對農田佔有、西北邊防、科舉官制等提出“改圖更法”的主張。尤其對弊端最嚴重的漕運、鹽政、河工和兵餉等改革特別關注。在改革漕運方面,積極倡導以海運代河運。在鹽政改革方面,實行“鹽票法”,實行食鹽自由運銷,政府抽稅。對於治理黃河、防治水害方面,主張以治為主,以防為輔,加強治理海口。兵餉問題實質是財政問題,經世思想家們提出“除弊”“節用”“塞患”“開源”等措施,強調精兵簡政。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4.身體力行,振興實學。經世致用思想家們不僅勇於批判現實,倡言變革,還身體力行,從事致用之學的研究,力圖振興實學,開闢學術經世的道路。鴉片戰爭後,經世致用思想家們特別是龔自珍、魏源等繼承和發展了清代復興的今文經學的治學方法,他們對今文經學研究更加帶有強烈的經世致用傾向。
5.關注邊疆史地問題的研究。一些經世致用思想家們,抱著愛國之心,潛心研究邊疆史地,目的是要鞏固邊防,抵禦外侮。
6.出發點都是救國自強。近代中國,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知識分子為救國自強,沿襲傳統的經世致用思想,企圖尋找救國之路以實現大同理想。愛國主義是經世致用思想的主導。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二、中國近代經世致用思想的歷史影響及其侷限性
1.歷史影響
(1)近代經世致用思想及其學術學風的導向,為有識之士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積極的思想底蘊。這種以務實革新的思想和求真求變學風為標誌的“經世”愛國傳統,對後世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2)近代經世致用思想對西學的引進和傳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經世致用思想的擴展和延伸,使近代中國的儒家知識分子群體發生了分化和改組,使得中國近代歷史發展中各種各樣的思想鬥爭此起彼伏,影響著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走向與脈絡。
2.侷限性
(1)經世致用思想只是侷限於當時少數知識分子中,並未獲得清朝當局的認同和社會的廣泛共識。
(2)經世致用思想家們雖然對中國社會近代化等問題進行了積極的探討,卻未能形成大規模的運動,也沒能取得實質性效果。
(3)經世致用思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人們在抵禦列強欺凌和救亡圖存過程中不斷探索,尋求真理,但它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短視性、淺薄性,決定了它最終不可能作為一種先進的、行之有效的思想體系指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找到一條禦侮自強、救國救民之道。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3.“中體西用”模式在中國近代史上所產生的深刻影響
(1)人們在思想上開始由“傳統”向“現代”嬗變。洋務派主張的“中體西用”在理論上已確認了西學的優越性和合理性,這也等於承認中學的不足,還有待於西學補充,從而“禮儀至上”的傳統倫理價值觀的絕對權威地位開始受到了動搖。
(2)動搖了僵化的傳統教育體系。洋務派主張教育要務實,倡導益智救亡的教學宗旨。洋務派創辦了新式學堂如湖北自強學堂、廣東水陸師學堂、農務學堂等,教學內容不再侷限於經文之學,增加西方的算學、繪畫、礦物、醫學及聲、光、化、電等西藝。派遣幼童出國留學,培養精通西藝的專才,這些教育變革推動了中國近代文化教育的發展。
(3)引起了晚清社會生產關係的變化。在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中,如19世紀70年代開始舉辦的輪船、電報、紡織、煤炭、採礦和冶煉等民用工業企業。都普遍採用僱傭勞動,他們不僅大量招募僱傭工人,而且以私人投資為主,產品計價出售,有明確的獲取利潤的目的,進行的是商品生產,企業明顯具有現代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13、清末新政——“中體西用”指導下的清政府的自救運動
背景
措施
積極影響
消極影響
政治
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侵華的打擊;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興起;清政府內部改革派推動
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納”。1901年7月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位列六部之首
政權機構近代化。“新政”使清末政權機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內閣、軍機處仍舊外,新設立或改名稱的有:外務部、學部、民政部、商部、陸軍部;新政促進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催生邊疆問題。清末新政時期清政府開始改變原有的邊疆地區治理模式,開放“蒙禁”,在青藏地區“改土歸流”;同時將內地漢人大批移民邊疆地區;由於“新政”操之過急、措施不當,產生一系列問題
經濟
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重工商,振農業。1903年成立商部,各省設商會;頒佈了一系列工商業規章和獎勵實業辦法,允許自由發展實業,獎勵興辦工商企業,鼓勵組織商會團體
推動自由經濟發展。否定了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使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發展
增加人民負擔。新政在實施過程中大大增加了人民的稅捐負擔,百姓怨聲載道
思想
文化
“中體西用”思想的指導
建學堂、興留學、廢科舉。1905年,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1 300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廢除
新學教育興隆,結束了科舉制度的歷史;清末出現了辦學、留學的熱潮;促進西方近代思想的傳播
軍事
清朝軍隊戰鬥力弱,急需改革
改軍制,擴新軍。編練新軍成為清政府“新政”的核心內容
中國軍隊近代化。新建陸軍是中國建立真正意義上的近代軍隊的首次努力,對日後中國軍隊的軍制、作戰、訓練、編制等方面都有重大影響
袁世凱集團崛起。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成為其崛起的資本
法律
法律體系落後且不健全
參酌各國法律,修訂律令
促進法律近代化。《大清刑事民事訴訟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分別在程序法和實體法領域為中國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礎
14、中國近代民族主義
一、中國傳統民族主義與西方近代民族主義的不同內涵
1.中國傳統民族主義
(1)主要觀點:一是華夏中心觀,二是華尊夷卑觀,三是建立在華尊夷卑觀基礎之上的“夷夏之辨”的觀念。
(2)劃分民族的方法:以文化上是否歸附為標準,中國乃文明之國,非方位、界域、種族所限。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3)中外關係基礎:不是各國擁有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世界秩序也不是獨立、平等的民族國家集合體,而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同心圓,其他民族只是中國文化教化的對象。
(4)中國傳統民族思想:基礎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相信中國文化是最優秀的,二是認為這一優秀的文化是民族認同的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符號。因此,在中國人看來,維護民族利益主要表現在維護中國的文化和制度,特別是綱常名教上。
2.西方近代民族主義含義
(1)指各民族建立政治實體和現代民族國家的歷史過程。(2)是建立民族國家過程中所體現的理論、原則和理想。
(3)政治集團追求民族國家的行動。(4)民族成員的心理狀態,即表現出對民族國家超越一切的高度忠誠和對本民族優越性的堅定信仰。
二、近代中國民族主義
1.原因
(1)外來侵略:帝國主義對中國侵略和壓迫所造成的社會危機是近代民族主義產生的社會根源。(2)原有傳統:固有的傳統民族主義成為近代民族主義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之一。(3)西學影響: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吸收了西方的進化論學說,把它變成了倡導民族自強自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的理論武器。(4)主觀奮鬥:進步思想家、革命家為救亡圖存而不懈奮鬥。
2.內容
(1)恢復民族自強自信:恢復對中華固有文化的自信,可以說是近代民族主義最重要的內容。
(2)陶鑄國魂,培養人民尚武精神:近代民族主義者們鑑於中國積貧積弱、屢受列強欺辱的現實,認識到改變文弱舊習,培養人民的尚武精神,增強國力的重要性。(3)群體至上的國家主義:強調國家的獨立和自由勝於個人的獨立與自由,這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最具特色的理論內核。(4)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反帝愛國內容。(5)全面趕超西方:中華民族危機意識的不斷加深,勢必催發其強烈的趕超意識,這也成為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獨有的內容之一。
3.發展演變
清末民初——形成階段
一為新(近代民族主義)舊(傳統民族主義)雜糅;二是反對國外民族壓迫和反對國內民族壓迫,亦即爭取中華民族的獨立和爭取國內各民族的平等的鬥爭交織在一起;三是民族主義與民主主義的結合,亦即推翻國外和國內民族壓迫的鬥爭與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鬥爭結合起來
“五四”時期——發展階段
一是反帝與反封建的結合,賦予了近代民族主義新的內涵;二是從思想文化上尋找中華民族落後的原因,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省,來尋求民族獨立與自強;三是民族主義開始與各種政治運動和思想運動結合,呈現出多元的傾向
“九一八”以後到抗日戰爭結束——高漲階段
一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從原來的反省、批判傳統文化轉變為對傳統文化的發掘和弘揚;二是國內各個階級、各黨各派、各種政治勢力逐漸集合在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戰的局面
4.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發展的三個特徵
(1)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2)始終與民主主義、愛國主義結合在一起。
(3)與國際主義相結合,最終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15、西學東漸浪潮及其影響
一、中國古代的東學西漸
“東學西漸”是一個相對於“西學東漸”的反過程,是指古代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近幾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國力不斷增強,民族自信、文化自信逐漸增強,“東學西漸”逐漸成為史學研究的熱門話題。“東學西漸”經歷了三個高潮時期:
1.秦漢時期:我國曆史上第一個鼎盛時期,也是“東學西漸”的第一個高潮期。在秦朝統一的基礎上,漢代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經過發展都達到了當時世界光輝的頂點。通過“絲綢之路”,中國商品可自長安經河西走廊,遠達中亞、南亞、西亞,乃至地中海沿岸。隨著漫長商道的開通,中國文化大量傳入西方。
2.隋唐時期:我國曆史上第二個鼎盛時期,也是“東學西漸”的第二個高潮期。唐代,中國至中亞、南亞、西亞的交通暢通無阻,中國商品遠銷西方,中外使者頻繁互訪,促進了中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使中國文化不僅經西域傳至阿拉伯與歐洲諸國,而且影響至深至遠。
3.宋明時期:宋代中國科學技術有了極大發展,被認為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造極時代”。宋代廣泛運用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連同漢代的造紙術,這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突出貢獻,深刻影響了全人類的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社會制度的歷史變遷。明朝的造船技術世界領先,鄭和七次下西洋,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大拓展了“東學西漸”的範圍。
二、西學東漸的兩次高潮
1.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
16世紀中葉,歐洲耶穌會傳教士相繼來華,一種新穎的異質文化由此導入中國傳統的文化系統,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揭開新的一幕。
(1)內容:傳播基督教神學;傳播文藝復興以來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傳播基督教是其目的,傳播西方科學技術是其手段。
(2)作用:①傳教士將西方文化引入中國傳統文化系統,使中國人瞭解了西方的宗教、科技和人文,在中西方交往史上有積極意義;②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一些開明之士看到了中西方的差距,促使他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社會現狀進行反思,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明末清初知識界的思想和學風變革。
(3)侷限:耶穌會作為歐洲新教的反對派,他們沒有輸入文藝復興以來最具革命性的文化成就,從達·芬奇到莎士比亞,從馬丁·路德到伏爾泰、狄更斯等文化巨匠的信息就沒有介紹到中國;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小高潮,終因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而銷聲匿跡。
2.清末民初的西學東漸
(1)特點:①角色多樣:或由政府規劃(如清政府三次新政),或出於個人經歷(如洪仁玕與《資政新篇》),或由西人主導(如近代來華傳教士、商人、學者、使節等),或系華人策劃(如維新派、革命派、激進派等政治派別)。②時代主題鮮明:以改造中國為目的,以社會變革為主線,圍繞著瞭解世界、求強求富、救亡圖存、民主革命、科學啟蒙等歷史課題次第展開,依時興替。③方式多種:諸如興學興教、翻譯西書、出版書籍、編輯報刊、派遣留學生和使節到海外學習或者工作等。④內容豐富:涉及軍事、科技、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⑤歷程層次分明:近代以來,西學的輸入是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逐次遞進、不斷深入的過程。經歷了一個以器物、技藝等物質文化為主轉到以政治制度為主,再轉到以思想、學術等精神文化為主的過程,從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的過程。
(2)影響:①宏觀上:源源而入的西學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既深且巨。從倡導“中體西用”到輸入“進化論”,從主張“共和革命”到呼喚“德先生”“賽先生”,從中西方文化論戰到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變革與思想解放的大潮此起彼伏,中國人在不斷深化對自身認識的同時,也在深化對世界的認識,總之,西學的傳入直接推動了近代中國沿著由傳統而現代的軌跡節節嬗變,中國由傳統社會逐步向現代社會轉型。②微觀上:第一、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論,以圖“借法自強”,使中國在現代化道路上邁出了器物變革的第一步;第二、甲午海戰後,維新派從西方引入進化論,以求變法圖強,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思想啟蒙和社會變革;第三、戊戌變法失敗後,革命派提出了民主共和思想,推翻了清朝統治,建立起中華民國,使中國歷史越出了改朝換代的舊軌。第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中國出現了民主與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社會思潮,多種文化思潮的出現引發了中西方文化間的大論戰,進一步推動了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
16、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中的努力探索與實踐
探索
實踐
革命綱領
1921年中共一大綱領脫離中國國情,1922年中共二大依據中國國情,制定最低綱領即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主義、反對軍閥
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展國民革命,目標是打倒帝國主義,推翻軍閥統治
革命力量
從工人運動高潮的失敗中共產黨認識到必須建立統一戰線,團結廣大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等
1924年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迎來國民革命的高潮
革命領導
1927年國民革命失敗,共產黨認識到必須掌握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八七會議確立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獨立領導革命
三大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標誌著共產黨獨立領導軍隊和革命的開始
革命道路
1927年三大起義失敗,共產黨認識到照搬蘇聯革命“城市中心論”的侷限
國共十年對峙時期,工農武裝割據,開闢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糾正錯誤
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錯誤在中央的統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獨立自主解決了內部矛盾
勝利完成長征
抗日鬥爭
1935年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1937年洛川會議制定了動員全民族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的全面抗戰路線
從反蔣抗日到聯蔣抗日。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開展全民族抗日戰爭,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工作中心
1949年3月,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指明黨的工作由鄉村轉向城市,以恢復和發展生產力為一切工作的中心以及從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總任務
人民解放戰爭,從戰略防禦、戰略反攻,到戰略決戰,渡江戰役推翻國民黨的統治,工作中心從農村轉到城市
土地政策
根據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適時調整土地政策
①土地革命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②抗日戰爭時期:停止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改為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③解放戰爭時期: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廢除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政策,實行耕者有其田
外交努力
維護主權,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①1948~1949年夏,面對英、法、美等國的外交試探,共產黨堅持建交的條件、步驟及時機由自己自主決定。②1949年要求英、美、法等國的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制定獨立自主的三大外交政策
17、五四運動後中國社會思想
一、五四運動後思想界的發展狀況
1.思想空前解放,歐美各種思潮流入中國。
五四運動給中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思想方面的變化最為突出,影響也更為深遠,人們的思想空前解放,歐美的實驗主義、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馬克思主義等思想湧入中國,有很多思想甚至相互牴觸,觀點相反。這無疑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思想界最突出的特點。
2.救亡的主題沒有變化,救亡的主角卻發生了改變。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各種思想都是作為挽救民族危亡的工具引進的,“救亡”的時代背景仍然沒有改變。但是,傳統知識分子逐漸從思想界的主角退下,較少受傳統思想影響的年輕知識分子湧現,使五四新文化運動存在著偏激的傾向,但是也具有更徹底的戰鬥精神。
3.傳統思想受到猛烈的衝擊,也面臨著轉型的新機遇。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是,其憂國憂民的使命感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卻頑強地延續下來。一戰給人類帶來的災難,促使中國知識分子反思西學,梁啟超等近代儒學大師甚至提出用中國傳統儒學改造西學,建立新的文化系統,傳統思想在危機中面臨著轉型的機遇。
4.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為新思潮的主流,以俄為師成為新的方向。
經歷了喧囂與沉澱,眾多“主義”銷聲匿跡,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為新思潮的主流。“以俄為師”逐漸成為中國社會的共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孫中山新三民主義的提出都受這一思想潮流的影響。
二、五四運動後中國社會的新氣象
1.中國革命性質的變化: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的傳播,這些都預示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面臨著新的領導、新的方式、新的指導思想和新的前途。
2.國民的覺醒:這是五四運動引發的最顯著的新氣象。這種席捲全國,囊括各界的群眾運動,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國民覺醒的明確表示。在有的地方,青年學生還到農村做宣傳,使一部分農民也加入這覺醒的行列。
3.社會團體的大量湧現:五四運動後,各種群眾團體如雨後春筍,到處湧現。從大城市到中、小城市,學校、工廠、街市,各種行業,都有社會團體的組織。他們辦報刊,做社會調查,討論國內外大事,辦平民教育,辦宣講團。
4.青年人個性解放的發露:五四運動大大激發了青年人個性解放的要求。他們從被動的受教育,變為主動的磨練自己。他們有的自動走出家庭,擺脫宗族、家族的壓力,到學校,到各種團體中去求知識,求訓練。五四時期,中國青年,主要是青年學生表現了前所未有的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5.移風易俗的新氣象:五四時期,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胡適率先示範,大膽進行婚禮喪禮的改革,各地效尤者,大有人在。
18、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變化
一、資本主義經濟政策的發展演變
1.重商主義:工業革命前,西方國家普遍採用重商主義經濟政策,國家大力扶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努力擴大出口,抑制進口,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自由主義: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最早制定了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美國和德國堅定地舉起了自由主義的大旗。自由主義信奉“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儘量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由市場自由調節社會經濟。
3.凱恩斯主義: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是對自由主義經濟的沉重打擊,之後美國首先摒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開始對經濟進行全面干預。二戰後,主張國家干預經濟的凱恩斯主義進一步發展,成為西方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基本原則。
4.後凱恩斯主義: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暴露了凱恩斯主義存在的問題,出現了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國家財政不堪重負的問題。之後,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減少了對經濟的干預,壓縮了國有經濟的規模(私有化),使資本主義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經濟的繁榮。
二、二戰後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變化
1.對外政策上的非殖民化:二戰後,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建立的殖民體系崩潰,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西方國家轉而依靠雄厚的資本和技術優勢繼續剝削亞非拉國家,形成了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
2.經濟結構上的後工業化:二戰後,西方國家大力發展以服務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服務業成為國家經濟的主導,西方傳統工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一方面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環境汙染的轉移。
3.居民生活上的逆城市化:二戰後,由於科技進步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大城市人口向小城鎮或者鄉村轉移,緩解了城市的就業和環境壓力,工業革命後,首次出現了逆城市化趨勢。
4.資本結構上的社會化:二戰後,股份制企業繼續發展,隨著股票市場的日趨完善,企業所有權進一步分散,單一所有者的企業成為個例,大部分企業成為社會的公共產品,資本社會化趨勢更加明顯。
5.財富分配上的國家化:二戰後,隨著福利國家的建立,國家通過各種稅收等手段將社會財富進行二次分配,保證了社會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需求,緩解了社會的貧富分化趨勢,緩和了社會矛盾。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6.企業管理上的專業化:二戰後,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管理日漸繁雜,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日漸分離,一批經過專業培訓的企業管理人員應運而生,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
19、大國崛起
一、影響大國崛起的因素
1.經濟因素:經濟因素無疑是大國崛起的基礎和最深層的原因。近代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大國(英國、美國)在經濟規模和生產力水平方面均達到世界領先。
2.社會因素:近現代大國成功崛起與其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國家認同感相對較強、公民參與國家管理的渠道暢通有很重要的關係。在這一方面,英國和美國是成功的代表。一戰前的德國、俄國則是失敗的代表,兩國封建因素較多,社會矛盾尖銳。
3.政治因素:政治制度的現代化是大國崛起的重要因素,英國、美國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民主制度,社會階層的流動性較強,其大國崛起之路相對平坦。
4.外交因素:成功崛起的大國都把握甚至引領了當時的歷史潮流,建立了與自身實力相符且能夠得到較廣泛支持的規則體系和價值觀。比如,西葡開闢新航路、英美建立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等。
5.軍事因素:軍事因素在大國崛起進程中的作用,需要辯證看待:一方面,國防力量的提升和軍事手段的運用對國家統一、國家利益的維護和拓展、民族意識的形成有積極的作用;另一方面,對軍事手段的迷信和濫用,將其凌駕於國家經濟、政治正常發展之上,則往往是導致大國崛起失敗的重要原因。日本、德國有慘痛的教訓。
6.文化因素:落後的文化禁錮了經濟發展的空間,過度執著於意識形態也容易引起國家之間的對抗,中斷經濟發展的進程,吸收、融合世界先進文化是大國崛起的重要因素。
二、近代以來崛起的世界大國
近代以來出現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隨著世界形勢的發展,這些國家的國際地位不斷變化。
1.葡萄牙與西班牙的“海洋時代”:葡萄牙、西班牙分別開闢西歐—好望角—印度和西歐—美洲—印度的新航路。隨著新航路的開闢進行早期的殖民擴張,16世紀確立海上霸權。但因為同為封建君主制國家,殖民掠奪的財富用在奢侈享樂上,沒有轉化為資本積累,因而衰落下去。
2.荷蘭的“小國大業”:取代西、葡成為17世紀世界頭號貿易強國,被稱為“海上馬車伕”。商業貿易的發展帶動銀行信貸業的發展,阿姆斯特丹在17世紀中葉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但只注重商業,不注重工業發展,並在與英國爭奪殖民霸權的戰爭中戰敗,由此喪失了歐洲大國地位。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3.英國的“走向現代”:憑藉著先進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雄厚的經濟基礎(世界工廠)、領先的科技文化,英國長期居於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工業慣性、科學與技術結合不緊密等因素,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兩次世界大戰,英國實力遭到巨大削弱。由於實力不斷衰落,霸權不復存在。
4.法國的“激情歲月”: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至19世紀70年代,法國處於革命與復辟的動盪之中,1875年通過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最終確立共和制。由於法國社會動盪不安,以致資本主義發展緩慢,使其在與歐美其他大國的競爭中處於相對落後的地位。
5.德國的“帝國春秋”與日本的“大東亞計劃”:兩國都是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殘餘,都曾經受益於對外戰爭,使兩國迷戀武力,最終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打敗。
6.俄國的“尋道圖強”與蘇聯的“風雲新途”
(1)1861年農奴制改革開啟俄國近代化,俄國走上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但是其改革不徹底,封建殘餘濃厚。
(2)1917年十月革命開啟俄國曆史新的一頁,是俄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通過工業化、農業集體化運動,建立起斯大林模式,蘇聯迅速實現工業化。二戰中擊敗德國法西斯,奠定了其世界大國的地位。二戰後,斯大林時代積累的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加之與美國的爭霸加重了負擔,最終蘇聯於1991年解體。
7.美國的“新國新夢”與“危局新政”
(1)政治:1776年,美國宣佈獨立。通過1787年憲法,最早建立起總統共和制政體。內戰後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廢除奴隸制,肯定聯邦法律至上性,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與聯邦制的鞏固,推動美國經濟發展。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2)經濟: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美國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1929年至1933年經濟危機使美國經濟遭到巨大打擊,羅斯福新政在堅持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下,開創了政府大規模干預經濟的新時代。二戰後,美國引領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出現“新經濟”的經濟增長模式。
(3)對外:美國建國之初,形成“孤立主義”傳統。二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促進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形成,推動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二戰後,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對外企圖稱霸世界,積極推行冷戰政策;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和國際貿易體系,確立起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霸權。
20、二戰後美國霸權下的國際經濟秩序的特徵及演變
1.特徵:戰後國際經濟舊秩序是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處於無權地位的情況下,按照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意志和需要建立起來的。其主要內容和特徵是以不合理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生產體系,以不等價交換為特徵的國際貿易體系,以國際壟斷資本佔據支配地位的國際金融體系,以及受少數發達國家控制的國際經濟機構,即資本主義在國際生產和流通領域裡的壟斷。
2.演變過程
(1)佈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的國際經濟秩序
1946~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時期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出現於冷戰期間,主要是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崛起而形成的。①國際經濟秩序確立的理論基礎:霸權穩定論,即霸權國家必須控制原料、資本的來源、市場以及在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上具有競爭優勢,其中心命題是國際經濟秩序的維持需要霸權國家的存在。②國際經濟秩序演變的決定因素:a.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促使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生產資源、技術、勞務等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優化配置,資本流動性和投資效率不斷提高。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憑藉其有利地位,力圖通過維持現行的國際經濟秩序,將廣大發展中國家納入他們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之中。b.區域經濟一體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利於提升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組織中的地位,減少國家之間的經濟矛盾和貿易摩擦。然而,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發達國家利用其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有利地位,與發展中國家爭奪世界市場和全球資源,使南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發展中國家更加“邊緣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c.美元霸權。第一,美國通過輸出美元向其他國家徵收國際鑄幣稅。第二,美國通過增發美元彌補國際收支逆差,將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轉嫁給其他國家。第三,美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資本市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美國政府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得國際融資。美元霸權戰略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國,成為美國維護其世界霸權地位的手段和工具。d.國際分工。產業部門之間的國際分工日益轉變為產業內部的國際分工,以產品為界限的國際分工逐步轉變為以生產要素為界限的國際分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開始向以生產工藝和生產階段為特色的專業化分工轉變。分工領域開始向服務貿易等部門拓展;由國內市場調節的各部門、各企業間的分工逐漸過渡到由跨國公司協調的企業內部的分工。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2)後佈雷頓森林體系(牙買加體系)時代的國際經濟秩序。①20世紀70~80年代由美元危機引發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實力對比更為分散,形成美、歐、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結束了美國一國主導國際經濟運行的時代,建立了主導世界經濟、政治、安全事務的七國集團。②削弱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建立了牙買加國際貨幣體系,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③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進一步凸顯了國際經濟實力分配與國際經濟秩序之間的失衡,發達國家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實力相對削弱,無力單獨承擔應對金融危機、恢復經濟增長的重任,力邀新興經濟體共同參與世界經濟信心的重建,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在二十國集團框架內加強合作,有效遏制了金融危機不斷惡化的局面。二十國集團也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合作平臺。④新興國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中的投票權和發言權也得到大幅提升,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
21、全球化過程中的問題與治理
一、全球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經濟危機。隨著全球經濟聯繫日益緊密,能源價格大幅攀升、金融秩序嚴重失控、大國經濟明顯衰退誘發全球經濟衰退甚至危機的可能性增大。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其傳導的速度、影響的深度可能遠遠超過以往的世界經濟危機。此外,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治理,也會威脅全球與各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2.社會動亂。全球化導致國家間和國家內部貧富差距擴大,國家內部社會矛盾有可能激化。如美、英、法等發達國家傳統產業大量外移,失業問題突顯。全球化還使各國國內因素與國際因素的聯繫與互動增強,國際問題誘發國內動盪、國內問題引發國際動盪的幾率都在增大。
3.大國對抗。部分大國實行霸權主義,戰略擴張,軍備競賽,遏制其他新興國家。
4.地區動盪。全球化中邊緣化的國家、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核擴散等,可能使21世紀頭20年內地區熱點不是隨全球化深入逐步減少而是繼續增多,使地區熱點對全球安全形勢的牽動作用增大,使國際形勢在總體和平狀態下局部動盪繼續加劇。
5.文化衝突。全球化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 凸顯不一。這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但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有些在相互衝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二、逆全球化
1.表現
(1)自由貿易理念邊緣化,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2)全球經濟陷入持續的結構性低迷,下行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美國和部分歐盟國家的移民、投資、監管和社會保障政策等去全球化趨勢明顯。(3)部分西方國家保守化內顧傾向加重,國家干預和管制極端化。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4)主要大國迴歸國家主義立場,參與國際發展合作的意願減退。
2.原因
(1)部分國家出現治理危機。這是逆全球化的內在根源,突出表現為公共政策減效失靈,國家治理能力、制度活力和創新不足。
(2)個別大國的霸權任性和責任缺失。(3)國家間發展更不平衡。(4)自由主義國際秩序陷入危機。
3.危害:一是引發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貿易風險。二是影響全球價值資源分配。三是激化社會矛盾與政治不穩定。四是衝擊和割裂國際政治關係。五是導致經濟全球化減速甚至停滯。
22、新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
階段
背景
外交政策及成就
聯蘇反美——“一邊倒”的外交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20世紀50年代)
(1)美蘇兩極對峙格局
(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根據當時的國際環境和中國民主革命的經驗教訓,提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與蘇聯、東歐及亞洲人民民主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2)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型民族國家發展友好關係,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反美霸權主義,抗美援朝(4)參加日內瓦及萬隆會議
反蘇反美——“兩個拳頭打人”的外交戰略(20世紀60年代)
(1)蘇聯對外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社會主義陣營動盪、分化
(2)民族獨立運動高漲,第三世界崛起
(1)展開反對霸權主義的鬥爭,反美反蘇
(2)大力支持世界民族解放運動(3)與法國等國家建交
(4)睦鄰友好政策,解決與接壤國家的陸上邊界問題和華僑的雙重國籍問題
聯美遏蘇——“一條線,一大片”的外交戰略(20世紀70年代)
(1)美蘇冷戰,蘇攻美守,美國調整對外政策,積極謀求改善中美關係,以遏制蘇聯
(2)毛澤東提出“三個世界”戰略思想
(1)中美關係緩和,中日建交(2)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
(3)1971年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全面發展對外友好關係——“全方位”外交的新戰略(新時期外交)
(1)美蘇冷戰互有攻守,美蘇冷戰結束
(2)西歐、日本、第三世界國家的力量發展迅速
(1)制定了全面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2)賦予獨立自主原則新內容,如不結盟政策
(3)與周邊國家、第三世界國家以及西方國家的關係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在經濟、貿易、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都得到了加強
23、近現代中國土地政策的調整
一、中國近代的土地制度的變革
1.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
 (1)內容:廢除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關於產品分配,每戶留足餘糧,其餘歸聖庫。
(2)評價: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綱領,突出反映了農民要求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強烈願望,是幾千年來農民反封建鬥爭的結晶;但是,由於農民階級的侷限和時代的侷限,具有空想性和落後性。
2.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的“平均地權”(社會革命)
(1)內容:通過核定地價,徵收土地稅的辦法逐步向地主收買土地,建立資本主義的土地所有制。
(2)評價:其目的在於消除貧富懸殊和階級對立,為資本主義發展開闢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產階級革命派對農民的同情,但它沒有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也不能調動農民參加革命的積極性。
3.土地革命時期共產黨的土地革命路線
(1)內容: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2)辦法:依靠貧農、僱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3)影響:使廣大貧僱農在政治上翻了身,經濟上分到了土地,生活上得到了保證,提高了農民的生產和革命的積極性,推動了革命的發展。
4.抗日戰爭時期
(1)進行根據地建設——大生產運動(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的以自給為目標的大規模生產自救運動);軍墾屯田。
①目的:鞏固農村革命根據地。②影響:陝甘寧邊區和敵後抗日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健康發展,成就顯著。農業和工商業的產值迅速增長,人民負擔大大減輕,軍民生活明顯改善。大生產運動使根據地渡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時期,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2)雙減雙交政策:①內容: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②影響:保留地主土地所有制,限制封建剝削,提高了農民抗日和生產的積極性,也利於聯合地主階級一致抗日。
5.解放戰爭時期
(1)內容: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2)作用:極大地調動解放區農民的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解放戰爭迅速取得勝利提供可靠保證。
二、中國現代農村土地政策的五次變革或調整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1)內容:頒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屬民主革命範疇,消滅封建剝削,土地所有權屬農民個體,仍然是私有制)
(2)影響: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為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工業化開闢了道路;同時也鞏固了工農聯盟和新生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
 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時期:1953年開始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原因:小農經濟難以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2)內容:把土地等主要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變為公有制,並實行集體經營。
(3)影響: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基礎。
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8年實行的人民公社化運動
(1)原因:黨的主要領導人主觀認為農業合作化的規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2)影響: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
4.改革開放新時期: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原因:黨中央正確總結了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教訓,作出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正確決策。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2)內容:在堅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變經營管理方式,實行分戶經營、自負盈虧等。
(3)評價: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5.改革開放縱深發展時期:實行土地流轉
(1)含義:土地流轉指的是土地使用權流轉,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2)原因:①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和勞動力的轉移。②鎮、村非農建設項目的需要。③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專業化、商品化發展的需要。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缺陷,不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3)意義:①是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實現共同富裕,縮小城鄉差距的要求。②有利於加快培養內部市場、擴大內部需求,培養農民的市場觀念。③搞活了土地的使用,有利於實現土地規模經營, 提高經濟效益,推動我國農業的現代化。④有利於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推動農村改革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⑤有利於優化農村資源配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使農民獲得更大利潤。⑥有利於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非農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⑦有利於農村富餘勞動力流向城市,促進城市化發展。
2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體制改革的變化趨勢
1.計劃與市場:單一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市場的作用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2.所有制:單一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必要補充—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
3.分配方式:單一的按勞分配—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
4.改革空間:從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走向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5.改革目標:從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發展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6.市場經濟深入:以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等來不斷深化改革。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7.市場經濟配套: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面的體制改革配套。
25、近現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遷
一、中國近代社會習俗變遷的原因及特點
1.原因
(1)變遷之根源——社會的變異性:鴉片戰爭以後,西方文明進入中國與中國傳統文化呈現衝突與融合之勢、新舊事物的摒棄與吸收之勢。
(2)變遷之趨向——政治的導向性:一方面政治導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導社會習俗的變遷,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動下,以風俗改良為宗旨的社會團體應時而出,它們的宣傳與政府的政策遙相呼應,促進社會習俗的變遷。
(3)變遷之催化——商業發展的趨利性:鴉片戰爭以後, “重商”政策開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為引領潮流的時尚,出現唯利是圖、講排場、比豪華、及時行樂和攀比等現象。
(4)變遷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價值觀成為中國近代社會習俗嬗變的至關重要的思想基礎;在資產階級的這些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浸潤下,一種嶄新的社會風俗開始出現。
(5)變遷之誘發——傳教士的引導性:教會和教堂不僅成為傳教士宣傳宗教的聖地,也成為他們傳播近代科學文化知識的殿堂。他們往往通過出版書刊、開辦學堂、育嬰堂、孤兒院、救濟院和鴉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機構,來引導人們反對迷信、宣傳科學,並對各種陋習加以批評,鼓勵人們勸誡鴉片、提倡天足,並反對納妾。
除此之外,洋貨輸入、傳教灌輸、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眾的接受和傳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層次中推動著近代民俗的變遷。
2.特點
(1)地域差異大:由於受到列強侵略的影響,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最早出現於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並逐漸向內地滲透;最早開始於革命黨人和社會的開明上層人物,並逐漸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轉移。表現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2)過程緩慢:由西方引進。具有較強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會習俗經歷了由衝突到相互融合的過程,近代時期中西方文化,新舊文化並存、相互影響和滲透。
 (3)水平不盡相同:斷髮易服運動較為迅速和徹底,不纏足運動起步早,但進展緩慢,沿海地區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較快,但廣大農村仍處於封閉、落後的狀態,傳統的風俗習慣堅如磐石。
(4)動力多種多樣:每一次社會習俗的變化都與當時社會運動的影響息息相關,部分上層人物的倡導也起到了一定的社會示範作用,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及西方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遷和向中國的滲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近代民俗變遷的符號象徵意義
 就近代民俗象徵符號而言,多樣性與融合性、近代性與古代傳承性、世界共同性與民族性,構成了轉型時期民俗象徵符號體系的時代特徵。
1.近代民俗象徵符號的多樣性、融合性特徵體現了近代社會轉型時期的開放性和多元性。多樣性指的是民俗象徵符號樣式的多樣性,不僅有中國傳統民俗的象徵符號,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徵符號;融合性則指近代民俗象徵符號中的中西融合、傳統與近代共生的特徵。這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會轉型期的多元性、開放性和包容性等特點。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
2.近代民俗象徵符號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徵體現著近代轉型期的社會進步。這種進步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社會由封閉走向開放。二是西方近代工業文明逐漸在中國生根發芽。三是近代市民社會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規模出現。
3.近代民俗象徵符號的民族性特徵,體現了近代社會轉型期民族文化傳統的頑強延續性。民族性特徵,指的是民俗象徵符號的內容、式樣都是中華民族所固有的、從先輩那裡傳承的那部分內容。中國傳統文化適應了近代世界環境,而且其核心內容並沒有因為適應而被丟掉,反而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國化”。
下載:關注後,對話框發送:資料領取

海量資料下載,就在知識星球

下載請點擊閱讀原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