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反王陵,從細節看項羽為何輸給劉邦?

逼反王陵,從細節看項羽為何輸給劉邦?

公元前205年三月,漢王劉邦滅韓王鄭昌,立韓王信,河南王申陽和殷王司馬卬加入漢軍陣營,西魏王豹也在劉邦強大的軍事壓力下求和。劉邦假意殺張耳後,趙王歇和代王陳餘也加入漢軍陣營。

四月,劉邦的漢國,與塞國、翟國、河南國、殷國、韓國、趙國、代國、西魏國,結成九國同盟。

此時項羽所封二十路諸侯王,只剩燕王臧荼、九江王英布,臨江王共敖三位,名義上還站在項羽一邊,其餘要麼被滅,要麼加入了劉邦陣營。

漢王劉邦在洛陽為義帝發喪,兵皆縞素,發使告諸侯道:“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寡人悉發關中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漢以下,願從諸侯王擊西楚之殺義帝者。”

劉邦坐鎮洛陽,戚夫人懷胎數月,即將臨盆,一切軍機要務都由太尉盧綰統籌,他對項羽及西楚國也算比較瞭解。此前漢軍迅速攻滅韓國,原因之一是韓王鄭昌不是項氏族人,並無項氏軍隊前來救援。以此推之,若漢軍可以從韓國(潁川郡)方向攻入陳郡,這裡是西楚國相對薄弱之處,陳公利幾也不是項氏族人。

實戰過程中,盧綰令韓王信向陳郡出兵,虛晃一槍,而劉邦親率漢軍及塞、翟、殷、河南等國諸侯兵,東出河南國,沿濟水東進西楚國。此外趙、代、西魏的軍隊雖然南下,卻沒有渡過黃河與濟水,顯然作壁上觀。

盧綰碭郡長項它可是洞見癥結,看出其並不願打硬仗,而且遇強敵必然撤兵,便在帳中對漢將稱項它為“兵不血刃逃跑大將軍”。

項羽也清楚項它的硬傷,在劉邦攻滅韓國後,立刻派猛將龍且前往碭郡協助項它,而且項它麾下王武、程處等人也是熊虎之將。

項它的機動兵力過十萬,卻按兵不動,或者說伺機而動吧。若項羽不和劉邦火併,項它是鐵了心要避其鋒芒,哪怕損失一些城邑和兵力。項氏的內鬥,從渡長江北上開始,就一直存在,對項羽威脅最大的,始終是項它。項它不負諸侯軍所望,證了盧綰給他取的外號“兵不血刃逃跑大將軍”,碭郡各路西楚軍都只是裝模作樣抵抗了一下

漢軍為諸侯軍先鋒,將軍樊噲又為漢軍先鋒,在外黃城外遭遇西楚軍王武部。王武是項它的親信,號柘公,麾下有將領程處、桓嬰、柱天侯、羽嬰等,有一支精銳騎兵。勢力範圍以外黃為中心,北過濟水到東郡,南至陳郡,十幾個縣,兩三萬兵力。

王武在外黃就地投降,將城頭黃色西楚旗換成赤色漢旗,其他一切如故。王武拒絕領兵協同劉邦作戰,拒絕提供軍糧戰馬等。劉邦勉強接受,如果他一舉滅了項羽,王武當然是甕中之鱉,否則王武隨時可能反水。

彭越得知劉邦東進的消息,率三萬人從大野澤來外黃投奔,希望從中漁利。劉邦拜彭越為魏相國,令其定碭郡和東郡,準其佔領被楚國奪走的原魏國舊地。

此時諸侯軍名義上有十國十王一相兩侯,五十六萬大軍,分別是漢王劉邦十九萬餘、塞王司馬欣近三萬、翟王董翳萬餘、河南王申陽兩萬餘、殷王司馬卬兩萬餘、韓王信近萬、趙王歇和代王陳餘共九萬餘、西魏王豹六萬餘,常山王張耳(已失國)萬餘,魏相彭越三萬,穰侯(項羽所封)王陵三萬,周呂侯(劉邦所封)呂澤近兩萬,各路友軍約四萬。

樊噲軍在外黃城外休整,換曹參軍登場,北上攻擊定陶。鎮守定陶的是項家宗室項襄,一萬多人被圍。

項襄也想學王武改面旗幟投降,但劉邦無論如何不允許其一毛不拔,這樣太危險了。在曹參的攻勢威脅下,項襄拿出一半軍糧、戰馬以及弓弩箭矢等遠程攻擊器械。

此時項襄仍保留有反水的可能,若後續劉邦戰敗,項襄完全可以反戈一擊,讓劉邦雪上加霜,實戰當中如何呢? 

圖-山東菏澤古城,感受古定陶城風格

劉邦南下後,魏相彭越趁機來到定陶城下,擺開陣勢,如果項襄不開城門,他就強攻。項襄派人出城,他還想談,彭越砍了來使,麾下先登將士,扛著雲梯、攀城索,黑壓壓的就蜂擁而上。

平時彭越絕不敢拿三萬人去對抗項羽軍,但此時打的是劉邦旗號,狐假虎威,恃勢凌人,將來萬一項羽興師問罪,也可以把罪責推到劉邦身上。彭越也吃透了項襄的心態,既然投降了一次,當然不想再打一仗。

項襄本就不想打,他的軍隊在城頭稍作抵抗,就又投降了一次。在反秦戰爭中,劉邦數次攻擊定陶都不克,沒想到彭越輕易拿下,即使有金城湯池也要看防守人的意志。

當然項襄投降的收穫也不小,他後來在劉邦軍中,除了跟隨劉邦遠征了一次英布,沒什麼軍功,卻賜姓劉,改名劉襄,受封桃侯,食邑1000戶。到了漢景帝時期,劉襄之子劉舍,接替周亞夫為丞相(三公之首,官職一品)。劉邦的死敵項羽,其族人在漢朝擔任丞相,不敢想象。然而項氏一族投降劉邦最終封侯的,不止劉襄一人,就連項羽的親叔叔項纏,賜姓劉,封封射陽侯。項它賜姓劉,封平皋侯,食邑580戶。

彭越拿下定陶後,劉邦接到鎮守家鄉豐縣任敖的求救信,原來西楚將鍾離眛來到豐縣,要強行接走劉邦的家眷。

鍾離眛與韓信一樣,曾是項羽帳下的執戟郎中,在劉邦兵出河南國後,他給項羽獻策,去沛縣把劉邦家眷接走,手裡握有籌碼好和劉邦談判。

劉太公和劉邦的長子劉肥在豐縣,劉邦夫人呂雉和一對子女在沛縣。劉邦入漢中時,大舅子呂澤跟隨,二舅子呂釋之則率兩千人馬回沛縣保護呂太公家眷。呂氏家眷可真不少,包括呂澤的兩個兒子呂臺、呂產,呂釋之的三個兒子呂則、呂種、呂祿;呂長姁(呂澤長姐,其子改氏呂)及兒子呂平;劉邦的夫人呂雉和一對子女;樊噲的夫人呂嬃及一對子女。

項羽兵陷齊國,雖然鄙夷這個綁架計謀,但也同意了,鍾離眛便率三千人前來沛縣綁架劉邦家眷。此時正好劉太公派人來迎接孫子孫女到豐縣,呂雉本來是不願去豐縣的,但鍾離眛這忽如其來的一擊,完全打亂了呂氏的部署。

沛縣這些呂氏和劉氏家眷,分兩路逃跑,呂釋之帶著呂太公及其五個孫子,往西一路狂奔,逃了出去。呂釋之是個極度自私之人,因為兵少無法兼顧所有呂氏,便捨棄呂雉及一對子女,呂雉只好帶著子女跟隨劉太公的家將去豐縣。

鍾離眛在沛縣不止要抓呂氏和劉氏,還要抓王陵的家眷,項羽擔心王陵三心二意,終究還是信不過這個沛縣人。王陵八十歲的老母,命親信帶走王陵之子王忌,自己卻深知熬不過旅途奔波,守在府上等著西楚兵上門。沛縣還有劉邦麾下很多人的家眷,鍾離眛當然只抓主要矛盾,立即去豐縣。

豐縣這邊,為劉邦鎮守的將領叫任敖,本是沛縣獄吏,與呂氏關係密切。劉邦拿下豐縣後,任敖鎮守了兩年,負責保護劉邦家眷。豐縣、沛縣都在西楚國地盤上,項羽對各地縣令,大體上換一面旗幟原地就任,並沒有撤換任敖。

當鍾離眛來到豐縣,任敖閉門不納。豐縣是一座泗川郡中等城邑,劉邦四次攻打豐縣才拿下,任敖有足夠的自信,鍾離眛三千人攻不下豐縣,但他還是派人向劉邦求救,這個事情大意不得。

劉邦急令樊噲領兵,前去救援,並且封鎖泗水一線,防止項羽軍南下。

鍾離眛還真有點本事,抵達豐縣當日夜間,他的先登便不知道用什麼輕便雲梯和繩索,悄無聲息越過護城河,登上城頭。任敖沒打過幾個大仗,根本沒參與劉邦入關中的過程,那經歷過這等殘局,兵敗如山倒,守軍如鳥獸散。

次日清晨,鍾離眛押著劉邦家眷出城,劉邦至親一個不少,包括:劉太公、劉肥(劉邦長子)、呂雉、劉盈(劉邦呂雉之子)、魯元公主(劉邦呂雉之女)、劉喜(劉邦二哥)、劉濞(劉喜之子)、劉廣(劉喜之子)。

此時劉邦還沒接到任敖的求救信,樊噲軍還在休整,另一支漢軍卻攔住了鍾離眛的去路。

早在上年十月,劉邦令薛歐、王吸二人出武關,前往南陽郡遊說王陵,然後前去豐縣沛縣接來劉邦家眷。

南陽盆地山河環繞,人口眾多,王陵只想安心做個南陽諸侯,無論劉邦還是項羽,都不敢輕易對他動武。王陵並沒投靠劉邦,仍想在劉邦項羽之間騎牆。

圖-沛縣

等劉邦率軍東出河南國,王陵才出兵,但並非對付項羽,而是回沛縣淫接家眷。

王陵是沛縣豪族,劉邦稱其為大哥,他卻一直不太看得起劉邦。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劉邦已非吳下阿蒙,現在是漢王,且已露出與項羽平分天下的跡象。

王陵留了一萬多人鎮守南陽十幾座城邑,親率兩萬人東進,來到西楚國陳郡的陽夏,陳公利幾的軍隊早就嚴陣以待。王陵只好向陳公利幾說明並非背叛霸王,而是去接家眷。隨後王陵以王吸、薛歐為前驅,兩萬多人兵發豐縣、沛縣,王陵去沛縣接老母親,王吸和薛歐去豐縣接劉邦的家眷。利幾並沒阻攔,只是快馬報知項羽。

攔住楚將鍾離眛的,正是王、薛歐的軍隊。兩軍話不多說,就兵戎相見。鍾離眛兵少,又不敢殺人質,眼看對方援軍越來越多,只好搶了劉太公和呂雉,往齊國方向撤走。

雖然失散劉太公和呂雉,但大部分家眷得救,尤其是劉盈(劉邦呂雉之子),他是未來漢朝太子、漢惠帝。劉邦對這次救援的評價頗高,這四人其他方面的戰功不大,最終不但都封侯,食邑還都不少。劉邦稱天子後,封王陵為安國侯,食邑5000戶;封薛歐為廣平侯,食邑4500戶;封王為清陽侯,食邑3100戶;封任敖為廣阿侯,食邑1800戶。相比之下,舞陽侯樊噲的食邑也就5000戶。

在彭城之戰的過程中,項羽並沒有攻擊屯在沛縣的王陵,反而吩咐看管之人格外優待王陵之母。

王陵派使團去接母親,項羽設酒宴招待,請出王陵母上座,自己南向而坐,可以說禮數還是到了,目的當然是讓王陵歸西楚。王陵母眼中不斷流淚,對使者說道:“煩大人為老婦傳語陵兒,囑其好好事奉漢王。老婦今當以死相送,免得陵兒懷有二心!” 王陵母說罷,拔出隨身小刀,自刎而死。

使者見此情形大驚,忙率使團快馬加鞭,飛馳而去。項羽的表現很奇怪,沒有派軍追趕,或許他認為自己並沒有殺死王陵母,對方是自刎。王陵得知後,立即從沛縣撤軍回南陽,放言與項羽勢不兩立。項羽聞言,居然下令將王陵母屍首放入釜中烹煮,以此洩憤。

王陵聞母親屍身被烹,痛入骨髓,哭得死去活來,深恨霸王項羽慘無人道,立誓要報殺母之仇。

如果項羽不整這畫蛇添足的一出,王陵很大可能也要中立,然而項羽幾乎把能逼反的盟友全都逼反了,殺韓王成逼反張良,抓王陵母至其自殺逼反王陵,殺英布全家逼反英布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