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本無病,只是痰和瘀,2味中藥,化痰又化瘀

世上本無病,只是痰和瘀,2味中藥,化痰又化瘀
 

中醫老苗說

我和大熊正在用免費直播的方式,帶領中醫愛好者系統學習中醫。週二內容為內養外調實踐課,週三內容為五運六氣。歡迎大家掃碼關注“大熊敦敏”公眾號,進入公益學習群。


中醫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世上本無病,只是痰和瘀。
這話有沒有道理呢?
有一定道理。
中醫有一種證型就叫痰瘀互結,就是一個人體內既有痰溼又有瘀血,痰溼和瘀血攪和到一起了,最終導致的一個結果是什麼呢?是身體裡的各種包塊,像結節、肌瘤、囊腫、息肉,乃至腫瘤都可以看作是包塊。
當然了,痰瘀互結不一定會長包塊,當你發現自己的舌苔很膩了,像剛剛喝完牛奶一樣,舌邊舌尖有瘀斑,舌頭一翹起來,舌下靜脈粗大,像珊瑚樹一樣向四周怒張,這就是身體發出的一種信號,提示你體內已經有痰溼,有瘀血了。
這個時候可能還會伴有一些其他的症狀,比如痰溼,痰溼有什麼表現?頭面出油,喉嚨黏膩不清爽。瘀血有什麼表現?嘴唇烏暗,臉上有黑斑,身體的某個部位有疼痛感,像針扎一樣,白天輕,夜裡重等等。即使這些症狀沒有馬上出現,大家也要重視起來。
化痰,陳皮不錯,化瘀,三七不錯。那麼,當痰瘀一同出現了,怎麼辦?就兩味藥一起來用。
現代研究表明,三七能加快血管中血液的流動速度,就像一條淤堵的河流,如果水流變快,自然就能把河道中的淤泥啊、垃圾啊沖刷乾淨。瘀血作為病理產物,就像那河道里的垃圾,是我們不想要也是不需要的,三七就能給它化掉。
古時候行軍打仗,三七是必備的。因為它不光活血,還能止血。遇到刀傷、箭傷、磕傷、碰傷的時候,把三七粉敷在傷口處,出血的,它能止住,瘀血的,它能化掉。所以明代大醫李時珍才會在《本草綱目》裡說三七是傷科聖藥。
三七活血止血只是它一半的功能,另外一半是什麼?補血。用的時候一般要炒一下,炒過以後補血養血的效果更好,如果你要活血,那就生用。
陳皮就是橘子皮,但又不完全等同於橘子皮,把橘子皮曬乾以後,再經過三年以上的陳化才能叫陳皮。
陳皮可以化痰,五臟六腑的痰都可以化,尤其擅長化肺裡的痰和脾胃的痰。如果說平時總是吐清晰的白痰,或者說感冒好了以後,咳嗽遲遲好不過來,咳的同時又有一點小痰,趕緊把陳皮找來,泡水喝也好,嚼著吃也好,慢慢地,那痰溼就化掉了。而且它又是食物,藥食同源,非常平和,不管是小孩還是老人都可以吃一點。
大家可以想一下,痰溼瘀血是怎麼來的?很大程度都是從氣上得來的。一個人生氣的時候,往往會覺得胸口這塊兒堵得慌,用手揉一揉,順一順,感覺會好一點,實際上這就是一個氣結。
打個比方,就像一根繩子上打了結,摸上去就不那麼順暢了,津液、血液走到那裡,堵住了,過不去,慢慢地在局部形成痰溼,形成瘀血。用兩個詞來概括,叫氣滯血瘀,氣滯痰凝。
陳皮可以理氣,陳皮去到體內以後,能把這個氣結打開,然後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一氣周流,所以陳皮它有點兒像什麼,像交通警察。氣結打開了,痰溼和瘀血會更容易化掉。
方子呢是這樣的:三七和陳皮按照1:3的比例,假如三七的用量在10克的話,陳皮可以用到30克,兩味藥打成細細的粉末,每次取陳皮粉3克,三七粉1克,溫水送服。
容易上火的人再加10克西洋參,三味藥是這麼一個比例,三七、陳皮、西洋參1:3:1。
西洋參性涼,三七性熱,三七它是熱性的,跟人參有點像,清代有本藥書叫《本草綱目拾遺》,它裡面就說了:“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所以你看,西洋參名字裡雖然帶一個參字,但它卻是涼性的,反倒是三七越吃越熱,再加上陳皮本身也是偏溫燥的,對於相當一部分人來說,這兩味藥吃到後面可能會熱的受不了,加一點西洋參進去,養陰清熱,剛好解決這一弊端。

對於痰溼有沒有預防或者治標又治本的方子呢?有!它就是溫膽湯。溼熱、溼寒、痰溼都可以用。
►它到底是一個怎麼的藥方?

溫膽湯:茯苓,半夏,枳實,炙甘草,陳皮,竹茹

這些組方是如何相互作用,各種揮發相應的作用呢?
第一梯隊:用一味枳實來破氣下行。我們知道行軍打仗都是要講究策略的,攻城需要先鋒部隊,而枳實在這個方子裡就是打頭陣的。所謂不破不立,要想重新建立平衡,先要將原來的“氣鬱痰阻”的狀態打破。枳實破氣,從肺胃開始往下攻,將膽胃的氣機打開。
第二梯隊:半夏+陳皮。半夏化痰祛溼,配上化溼理氣的陳皮,是最常見化痰溼的哼哈二將。這兩味藥是這個方子的主力軍,枳實將城門攻破以後,靠半夏+陳皮來主攻敵軍主力,靶向就是膽胃裡的痰溼。半夏的氣機也是降的,降的也是膽和胃,濁陰出下竅,半夏就是把中焦的痰溼化掉之後往下降,意圖從下竅排出。
第三梯隊:茯苓+竹茹。茯苓健脾滲溼,竹茹化痰清熱。這兩味藥是這張方子的善後力量。半夏+陳皮把痰化掉之後,成為比較容易排出的溼濁,這時候茯苓和竹茹接過這些溼濁,一鼓作氣將溼氣從下竅排出。
黃帝內經說:濁陰出下竅,痰溼是屬於濁陰,要從下竅排出。
枳實攻破第一道防線,作用力向下;半夏和陳皮為進攻主力,作用力向下;茯苓和竹茹是善後部隊,清掃戰場。
三支力量分工不同,但目的統一,目標明確,就是要將體內氣機打通,將痰溼這類濁陰從下竅排出。
最後一味炙甘草,甘草又稱和事佬,負責調和這幾個梯隊藥物的。
簡而言之:法半夏,辛溫善散,辛能理氣開鬱,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枳實、陳皮化溼行滯氣。竹茹行氣和胃,清浮火而不傷中陽。加茯苓以利溼並寧心安神。甘草則是直接補脾的,補充脾胃的津液氣血。全方可通降胃氣,疏解肝膽之鬱,溫陽行氣,祛溼化痰,以調暢全身氣機,又特別有助睡眠。
這6味藥,都是常見之物,沒一味名貴中藥。但他們組合在一起,就能發揮神奇的功效。
另外提醒下溫膽湯一般都是用來煮水泡腳的。不是這藥不能喝,而是喝的效果不如泡的好。因為痰溼重的人都脾虛,吸收不好。而腳底經絡豐富,對藥物的吸收更充分,泡腳見效更快些。
►溫膽湯還可以調理:包括腳氣、失眠、痛經、溼疹、鼻炎、牛皮癬、抽動症、膽囊炎、精神分裂症、頑固性咳嗽、脫髮~~等諸多病症都在臨床實踐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溫膽湯,真的是神一樣的存在。
溫膽湯,真的是神一樣的存在。
從臨床實踐中發現,溫膽湯加減治療的病症,不下100種,一些奇奇怪怪的病,都能用溫膽湯治療。但是,不能說溫膽湯包治百病,而是因為很多病都是由痰溼引起,溫膽湯恰恰就是治療痰溼的,治好了痰溼,也就治好了痰溼導致的各種病症。
為了免去大家尋找藥材之苦,我們甄選優質產地的草本原料,依循古方合理配比,把溫膽湯製作成了泡腳包。
一袋10 包,每份足足的600克,分量足、效果好!跟市面上那些分量不足、以次充好的產品效果簡直天差地別
享泰極優選優質藥材
按照溫膽湯方子配製成泡腳方
每袋10付600g,56元/袋,買3送1
幫你每天泡腳祛除痰溼
有人會問,為什麼要泡腳,而不是直接喝泡腳管用嗎?因為“溼氣困脾”,有溼氣的人多數脾虛,脾胃運化能力不好,難以運化身體中的水溼。所以對於脾虛有溼的人來說,脾胃的吸收能力還不如腳底的經絡吸收能力好。加上腳踝部有三條陽經、三條陰經,66個穴位,溫熱的藥液可以直接作用於穴位,形成透皮吸收。這和肚臍敷藥療法是一個道理。喝藥不如泡腳。讓足浴包裡釋放出來的湯藥成分通過經絡,吸收到體內,是一個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每一小包都是無紡布包裝,結實耐用,久泡也不會出現漏渣渾濁的現象。原料包清晰可見每味藥材,真材實料,無硫選材,濃濃中藥味!

1、痰溼的症狀
身體偏肥胖、四肢浮腫、油光滿面、面色暗沉、舌苔滑膩、手腳冰涼、嗜睡、排便頻繁、胸悶、易出汗、關節疼痛、痰多等。
2、溼熱的症狀
經常大便不成形,溏稀甚至便秘,舌苔厚膩,舌體邊緣呈鋸齒狀;疲倦無力,睏乏嗜睡;既怕冷又怕熱;口乾、口苦、口臭;痰多、咳嗽;頭髮油膩、脫髮;浮腫、眼袋下垂;腰痠關節疼痛;胸口悶;黑眼圈;頭暈沒精神;陰部潮溼;陰囊潮溼;臉上長斑、起痘、滿臉油光;白帶有異味、瘙癢;皮膚油膩、起溼疹等。
3、寒溼的症狀
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容易反覆的口腔潰瘍、咳痰稀白;流清鼻涕、流涼汗、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容易腹痛、腹瀉;臉上長痘和斑等。(溫膽湯加姜一起泡腳)
原料包需要熬水,水量以淹沒腳踝為參考。大火煮開後,小火再煮30分鐘,濾出藥汁,就可以泡腳了,可早晚各一次,水溫不要太熱(不要超過45°),水淹過腳背即可,泡25分鐘左右為宜。小孩子也可以泡腳,時間適當減短。因此原料包適合時間比較充裕的朋友。
磨粉包則比較方便,因為已經磨成粉,藥性揮發比較快,可以直接放在熱水裡悶泡5分鐘後,兌冷水溫度適宜後使用。
最後總結哪些人最合適【溫膽湯】足浴包?
痰溼、溼熱、溼寒、氣鬱人都適合
1.睡眠不好的人(肝膽不和,身體多痰的人,尤其在換季的時候感應明顯)。
2.虛胖的溼胖紙(痰溼人,看上去肥肥白白,,小腹肥滿鬆軟,體態臃腫,喝水都會胖的人)
3.脾氣暴躁的人(溫膽湯清肝膽火熱。泡完足後,如果再按揉腳部太沖穴,效果更好)
4.肝鬱的人,心情往往很容易就低落(溫陽通氣活血,每次泡到微微出汗的時候,堅持一陣,心情也會感到變化,逐漸開朗起來);容易緊張、焦慮、壓抑、發怒、易驚膽小的人。
5.舌黃膩的人(舌頭髮黃有熱,舌苔越厚,溼氣越重)/白膩人屬於寒溼
6.頭臉油膩,有痘痘的人;容易出汗,有汗味,汗出後肌膚多有涼意。上熱下寒者。
7.三高人(痰溼人的血液汪汪粘稠,吃的好,動的少,三高人的必須品)
8.懶人,喜歡吃甜食,吃了飯就愛躺著。
9.經常消化不良,打嗝上酸水,胃熱口臭者。
10.有結節、脂肪瘤者
注意事項:
1.泡腳水的高度以三陰交穴為適宜。
2.水溫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溫度相對高一點,效果就好一些。
3.泡腳時間在20分鐘以上,考慮到水容易冷卻的問題,可以先留一部分泡腳水,在泡腳時慢慢加進來,以保證水溫。
4.煎煮藥方的容器選擇,瓷的最好,可以選擇不鏽鋼鍋或者鋁鍋,儘量不要用鐵鍋熬。
5.一副藥可以煎煮2次。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一天泡2次,如果沒有條件,可以一天一次
6.如果泡腳後出現排氣放屁打嗝等現象,這些是身體的排病反應,是好現象;
7.泡幾天合適?現在開藥服用,一般都要7副,泡腳至少要泡10天以上,但也要看每個人的感覺。既然是為了祛除痰溼,那麼,在泡腳期間更應該少吃黏膩生痰生溼的食物。寒性凝滯,生冷也不宜。
泡腳人群注意事項:
1.因為方子裡有枳實,是破氣的,所以孕婦不要用此方。
2.此方有降氣作用,氣虛嚴重的人不建議用此方泡腳。如果在泡腳過程中出現氣虛乏力症狀,可以另外服用生脈飲或者補中益氣丸來提氣。
3.糖尿病人因為腳部麻木,對水溫不敏感,所以要特別慎重調好水溫後,也是可以泡的。
4.六歲以下的小朋友不建議此方泡腳。
除了這些人群之外,其他人群都是可以泡腳的。月經期間可以泡,感冒期間可以泡,可以煮一大鍋水,可以全家一起泡。
享泰極優選優質藥材
按照溫膽湯方子配製成泡腳方
每袋10付600g,56元/袋,買3送1
幫你每天泡腳祛除痰溼
點擊下方“閱讀全文”立即購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