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青銅器,在人群流動、族群交往的過程中,對周邊地區產生影響。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考古發現的青銅器,對於瞭解中國古代與東南亞地區的文化、技術交流,提供了新材料。泰國是東南亞青銅器發展的中心地區,泰國發現的青銅時代遺址集中分佈在東北部的呵叻高原(Khorat Plateau)、中部的考王帕佔峽谷(Khao Wong Prachan Valley),主要有農諾它(Non Nok Tha)遺址、班清(Ban Chiang)遺址和班農瓦(Ban Non Wat)、農帕外(Non Pa Wai)遺址等。農諾它遺址出土有79件較完整的青銅製品和100餘件青銅殘片,器物主要包括銅斧、銅鐲、針、箭鏃、銅絲。此外,遺址還出土多件石範和坩堝。班清遺址發現有早期階段的銅矛、銎斧、刀、鐲、針、銅片,中期階段的銅鐲、矛、刀、針、戒指,以及4件石範。班農瓦遺址則是泰國考古發現的最為重要的冶銅遺址之一,出土青銅製品約100件,包括斧、鐲、鈴、鑿、錐、箭鏃等。遺址中出土了大量陶範和坩堝,陶範計有379件,多為雙合陶範。農帕外遺址的第二期堆積中,發現有礦渣,遺址出土有少量銅器,以及銅礦石碎塊、銅錠陶範、合範等。從泰國已發現的青銅製品看,泰國早期的青銅技術比較成熟,雙範合鑄技術普遍存在,出土的青銅器主要有工具、兵器和裝飾品幾大類,主要器物有斧、矛、箭鏃、錐、鑿、刀、鐲、鈴等,斧與鐲的數量相對較多。關於泰國青銅器出現的時間,有學者認為始於公元前2千紀末期。但新的技術對過去的測年有所修正,目前一般認為,班清遺址青銅製品墓葬的年代為公元前1128—前936年,班農瓦遺址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測年結果分別為公元前1750—前1050年和公元前1050—前420年。關於泰國以及東南亞青銅冶鑄技術的起源,有學者認為源於“塞伊馬—圖賓諾”文化系統,從這裡再由中國西北部沿青藏高原東緣,經四川、雲南,於公元前2000年到達湄公河流域。泰國冶金技術中,突出的特點是使用坩堝,常見雙合範,器物多為小型的工具、飾品(如鐲)和武器(如矛頭),這些因素在歐亞草原的墓葬中也常常可見。此外,“工匠墓”在泰國東北部的考古遺址如農諾它、班農瓦、農帕外均有發現,而亞歐草原發現的工匠墓中,也常見雙合範、坩堝。這些因素,表明泰國青銅冶鑄與歐亞草原相關聯。而在歐亞北方文化向東南亞傳播的過程中,中國西南地區發揮的作用受到學者們的關注。尤其是三星堆—金沙遺址中出土的青銅器,促使學者們設想,南喜馬拉雅或東南喜馬拉雅地區藏緬人群中的一支,在馬家窯時期(約公元前3500—前2000年)從甘肅—青海遷徙到西南一帶,在這富含礦藏的狹長河谷地帶,是青銅文化從北方到雲南再到越南北部紅河一帶傳播的重要區域。中國南方地區的湘江、贛江,連同與這兩條河流關聯的雅魯藏布江、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紅河流域,存在一個起源於中國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包”(cultural package),以獨特的陶瓷傳統為標誌,以水稻和穀子等農業因素,畜牧業、石飾品的製造為主要內容,以文化“打包”的方式,沿著上述河谷地區移動,進入雲南,以漣漪般的效果輻射到越南北部,沿著湄公河進入東南亞,包括湄南河流域以及泰國中部。事實上,在北方因素之外,古代中國青銅鑄造工藝對泰國及東南亞其它地區有切實影響。在公元前2千紀中期,中國南方、特別是嶺南地區是促進東南亞冶金技術迅速發展的重要地區。學者們在廣西南寧地區的元龍坡遺址發現了與泰國青銅冶金相關聯的因素。元龍坡遺址的時代是公元前2千紀晚期到前1千紀中期。遺址發掘的350個墓葬中出土銅器110件,其中有2件西周時期的卣、盤,為典型的中原禮器,但其他的108件均為工具和武器,包括矛頭21、鐓15、鉞11、斧23、匕首3、卣1、盤1、鏃10、刀12、鑿1、針2、鍾1、鈴5、鏈環1,以及5件不明作用的器物。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器物都由本地的雙合範鑄造,與之相應的是,遺址中還出土有6個完整的紅砂岩質的雙合範、大量的碎片。值得注意的是,模範外部刻有幾何圖案,如其中一件石範的表面上刻有的圖案。而帶紋飾的石範在普龍(Phu Lon)以及考王帕佔峽谷的遺址中發現,其時代為公元前1千紀中葉。此外,元龍坡遺址中兩個碗的類型在形狀比例、容積、邊緣等方面都與農帕瓦出土的銅熔鍊坩堝相似,說明泰國的青銅冶鑄與古代中國廣西地區相關聯。此外,中原青銅器鑄造工藝也傳播至泰國以及東南亞其他地區。從製作工具方面看,從歐亞草原到中國的邊遠地區,包括西南和華南,銅器鑄造長期以石範鑄造為主,而在中原地區,自二里頭時期開始出現陶範後,陶範鑄造很快取代石範鑄造並迅猛發展,成為中國商周以來佔統治地位的青銅鑄造方法。班農瓦遺址出土有大量冶鑄用範和殘塊,而其中,陶範佔有多數,石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根據部分墓葬的斷代,其在當地的出現時間不晚於公元前8世紀。從目前掌握的考古資料看,班農瓦地區的陶範鑄造出現較為突然,很顯然,可能是由外部輸入。因此,中國中原地區無疑是其來源。這不僅因為後者陶範鑄造發達,而且至少在商代,中原與東南亞的交往就已存在。至晚商階段,不少源自中原的文化因素如牙璋、有領鐲(“T”形環)等已出現於東南亞。因此,中原地區的陶範技術通過某些途徑進入東南亞就不足為奇。在此之外,越南各地以及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也有鑄銅陶範的發現,這些陶範的年代早晚不一,有的與班農瓦地區的年代相當或略早,也有的可下溯至公元前後,除越南永福省大村墓地出土的羊角鈕鍾範外,多為鑄造小型兵器、工具和裝飾品的雙合範或單範,可見,陶範技術在東南亞出現後,還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延續。古代冶銅技術的發展源遠流長,以二里頭為代表的中原青銅冶鑄工藝,顯示出獨特的本土化色彩。而在中國古代青銅鑄造的發展中,可見歐亞草原因素。同時,也可見中國青銅冶金技術,伴隨著人們的遷徙、交往,與東南亞諸多地區產生關聯。作者羅新慧,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註釋從略,完整版請參考原文。 編輯:湘 宇 校審:水 壽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