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11年,老中醫一方解決

過敏性鼻炎11年,老中醫一方解決

小編導讀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本是戶外郊遊的好時節,但是小編身邊很多小夥伴都被過敏引起的打噴嚏、鼻塞、流鼻涕困住了郊遊的心。今天我們來看看老中醫如何一方解決過敏性鼻炎,助大家痛快地享受春天。

張某,女,39歲,2009年3月17日初診。患者有過敏性鼻炎病史11年,每年春季發作,打噴嚏、流鼻涕,眼癢、腫,全身時起水皰、丘疹。此次因發病就診。

診斷:過敏性鼻炎/鼻鼽。

辨證:溼熱蘊結。

治法:清熱除溼。

方藥:大黃蟬衣湯加減。生大黃10g,蟬蛻5g,紫草10g,馬鞭草15g,土茯苓15g,生甘草10g,赤芍、白芍各10g。

冉話:歷代對此證論述頗多,無外肺氣虛弱,衛表不固,風寒侵襲,爾或腎虛攝納無權,氣不歸原,風邪內侵,用方亦多以辛溫散表之方療之,如桂枝湯、麻黃附子細辛湯、蒼耳子散等。然上述諸方療鼻炎急性發作可奏功,但慢性反覆之根難除,病患症狀仍易反覆。

需知鼻為肺之竅,肺既屬金,又屬太陰,故此證應多從陽明、太陰兩經考慮,但凡因風寒而發,僅為誘因也,《素問·脈解》雲:“所謂客孫脈則頭痛、鼻鼽、腹腫者,陽明並於上,上者則其孫脈絡太陰也,故頭痛、鼻鼽、腹腫也。”患者鼻炎多年,現兼見眼癢身疹,遇春而發,是溼濁移於血分,隨肝木升躁而犯也,當以清血分溼熱瘀毒為法。

學生體會:對於慢性鼻炎反覆發作,清·黃元御曾從一氣周流角度舉方桔梗元參湯、五味石膏湯。此二方療效頗佳,北京中醫藥大學羅大倫博士倍加推崇,原因在於此二方完全從太陰、陽明二經入手,利溼排膿,除癢涕之根。

冉老師以大黃蟬衣湯加減,實與桔梗元參湯、五味石膏湯異曲同工也。黃氏兩方以桔梗、杏仁一升一降疏散肺氣,茯苓、半夏化結祛溼,玄參養陰,兼可清火解毒,五味子維護肺陰,石膏稍清肺熱,生薑微散表寒。

冉老師用蟬蛻疏風清熱、宣肺透疹,大黃清熱盪滌、排下溼毒,一升一降,與桔梗、杏仁意同,實有升降散之意;紫草、馬鞭草、土茯苓清熱利溼、解毒涼血,功同茯苓、半夏;芍藥活血養陰,使溼去而不燥,功同玄參。方不同、意同,此大賢大德之共識也。

2009年3月25日二診:患者服藥後打噴嚏、流鼻涕止,仍時有流淚,就診時顏面腫、癢,自訴下雨時舒適。脈細弦。

二方:守方加牡丹皮10g,白薇10g,桔梗10g,野菊花10g,升麻10g,葛根10g。

冉話:患者服藥症減,藥已對症,需乘勝追擊。其顏面頭目症狀仍有,故加升麻、葛根、白薇、桔梗升而往上,諸藥均走血分,用之得宜;輔用牡丹皮清肝熱。菊花有三,均能清熱,但白菊入氣分,明目,黃菊平肝,野菊花入血分,清血分之熱,故用野菊。

圖書推薦

 

《川派中醫藥名家系列叢書.冉先德》

點進封面進入悅醫家·中醫書院購書

掃碼免費試讀

冉先德(1938—2010),冉雪峰之子,御醫世家冉氏醫學流派第7代傳人,冉老承襲家學,從事中醫藥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近60年。本書總結了冉老畢生的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有珍貴的醫話醫案、祖傳的驗方等。更有眾多冉氏流派弟子的跟師學習筆記、醫案記錄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