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會陰的妙處!一隻手數不完,常灸更不得了!

中醫認為:

海底不開,任督難通。

李時珍說:

“此脈才動,百脈俱通”。

海底一開,百穴皆開;

中脈一通,百脈俱通。

會陰穴

會陰穴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為人體長壽要穴

會陰,顧名思義就是陰經脈氣交會之所。此穴與人體頭頂的百會穴為一直線,是人體精氣神的通道。百會為陽接天氣,會陰為陰收地氣,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應,統攝著真氣在任督二脈上的正常運行,維持體內陰陽氣血的平衡,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要害部位。

會陰

密宗認為:它貫通全身氣脈之要隘
人體的某處眠伏著一條威力巨大的靈蛇,成三蜷半之形,其頭向下垂落。一旦喚醒靈蛇,它就會噴發出一股強盛的“靈熱”(又稱拙火、靈力),使人得到健康的身體和過人的精力,還會出現不可思議的各種功能。
故瑜珈雲:“ 如果領悟了這火的秘密,這種人才是真正的覺者。”
道家宗師張紫陽在《八脈經》雲:“此一脈,散在丹經,上通泥丸,下透湧泉。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尻脈周流,一身貫通。和氣上朝,陽長陰消,水中火發,雪裡花開。天根月窟閒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體康強,容顏返壯。在坤地尾閭之前,膀胱之後,小腸之下,靈龜之上。此乃天地逐日生氣之根,產鉛之地也。”
道教龍門派千峰老人趙避塵所著《性命法訣明指》一書,則詳細介紹了開通奇經八脈的十個步驟,其每一步驟都圍繞此穴為核心進行,使氣沿八脈上下、前後運轉,故稱此穴為八脈之總根。
道家還認為此穴似一扇鐵門,九箭難穿。只要開啟海底,展竅、開關也就不難了。
經常艾灸會陰穴,能疏通體內脈結,促進陰陽之氣的交接與循環,對調節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獨特的作用。
艾灸會陰穴,還可治療痔瘡、便血、便秘、脫肛、肛周膿腫、白帶異常、陰道脫垂及其它婦科病、尿頻、前列腺炎等症。

艾灸會陰穴的神奇功效

會陰穴功能記錄中,其中以下數項為數年間實施此灸法後已經驗證有這些功效:
1、清實熱;
2、回陽(即扶陽);
3、醒神;
4、調經健腎;
5、泌尿生殖器疾患;
6、大便不通;
7、陰部炎;
8、陰部多溼證;
9、陰癢;
10、月經痛。
會陰穴,一穴開百穴開

坐灸溝通任督二脈,快速補充陽氣!


坐灸是用艾燻臀部會陰區,艾煙裡的精油物質能充分接觸人體,讓藥力直達病灶,通經活絡,調理內部細胞環境,調和氣血改善機體功能,增強免疫力。
不僅能改善子宮卵巢、陰道、尿道、前列腺等部位的血液循環及功能,又能消除各種婦科炎症、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礙,痔瘡等帶來的痛苦,還能美容祛斑養顏!
【坐灸方法】很簡單,不用找穴位,會陰部坐在便攜式艾灸盒上即可。也可手持艾條定點懸灸。也有動手能力比較強的朋友在方凳子上挖孔,下面放艾條,坐在凳子上就可以了。動手能力差的朋友,可以用咱們店鋪裡的坐灸蒲團。
艾灸熱力藥效深達肌層,全面調節人體機能,直達病灶!堅持艾灸還可增強免疫力,昇陽固脫,補充陽氣,祛除溼氣,通經活絡,全面調理人的氣血平衡!

坐灸治病的同時還能瘦身養顏! 

中醫學有“病在上則治在下”的說法,坐灸就是適合於這種理論的療法,皮膚不好、肥胖的女性在使用坐灸後,能夠改善生理而自然地減肥、皮膚也變的光滑。
坐灸——能防病,可瘦身,會養顏!
1、改善血液循環:艾灸能夠溫暖寒冷的下腹部和改善血液循環,所以能夠使用於月經痛、月經不調、帶下等女性疾患。同時能夠改善腸壁的血液循環,所以具有消除便秘和宿便的功效。
2、緩解痛症:改善下腹部的血液循環和促進淋巴液循環,緩解月經痛、下腹部痛、腰痛、神經痛等。
3、殺菌消炎作用:超強的殺菌消炎的作用力將直接影響患部而時常能夠保持清潔,有助於改善女性疾患(陰部瘙癢、帶下、外陰部臭味)、肛門疾患(痔瘡、痔漏、脫肛)、前列腺疾患等。
4、收縮作用:使用於產後時有助於生育所導致的子宮及陰道的收縮。
5、美容瘦身作用:坐灸能溝通任督二脈和衝脈,經脈暢通、氣血充盈後,自然對皮膚有很好的滋養作用。坐灸排寒溼的作用非常好,祛除寒溼後人體消化和循環系統能健康運行,想要肥胖也不可能了!

艾灸坐墊

女人不懂坐灸是一生的遺憾!

女性的生殖器屬於凹陷型,與男性相比感染細菌的幾率比較高,坐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
一、適合坐灸的人:
1、生育後的女性、害怕上廁所的人
2、月經前後希望清潔的人
3、需要經常換內衣的女性
4、便秘和腹部肥胖而辛苦的人
5、有婦科病或男科病的人
6、痔瘡或患有肛周疾病的患者
7、體寒怕冷,特別是下體寒溼毒症患者
二、坐灸注意事項 :
1、坐灸時艾條選擇很重要,因為會陰部皮膚嬌嫩敏感,所以不要用新艾來坐灸,要選擇質量好的陳艾條,其作用溫和、後勁強、效果好。 
2、因為生殖器的肌膚嬌嫩,所以一定要注意溫度不能太高,感覺溫熱舒適即可。初灸者火力不要太猛、艾灸時間也要短,等適應幾次後再逐漸延長艾灸時間。
3、急性傳染病患者、重症心臟病患者、高血壓病患者、重度貧血及頭暈患者、動脈硬化患者、妊娠及月經期女性、皮膚有出血傾向的人群,在坐燻前請諮詢中醫或有家屬陪伴,一定要謹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