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弗治,腎傳之心,病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瘈,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法當死。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黃帝內經·玉機真藏論》
再往後叫做“弗治,滿十日,法當死”。也就是如果這種情況下,已經傳到心了,已經傳到最裡頭了。滿十日,《素問吳注》說∶“滿十日則十天干一週,五藏生意皆息故死”。這個理解的就非常有意思,古人就認為十天干十二地支,正好是十天循行一週,因此生氣已滅,所以就出現危重症。張景嶽在《類經》裡邊註解:“邪氣至心,其病已極,此而弗治,故不出十日當死”。(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也就是給出一個大概的時間,大概率時間就是十天,不進行治療就去世。
最後一句話就是“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歲死,此病之次也”。從前後文去理解,王冰、張景嶽都認為三歲就是三年,並不認為三歲是三天。為什麼這樣說呢?王冰註解∶“因腎傳心,心不受病,繼而反傳於肺金,肺在上,故寒熱也。三歲者,肺至腎一歲,腎至肝一歲,肝至心一歲,火又乘肺,此雲三歲死”。也就是從傳到肺之後,肺又傳到腎,腎又傳到肝,肝又傳到心,火又乘肺,所以這是三年,這是王冰的註解。張景嶽在《類經》裡邊講∶“三歲死者,凡風邪傳遍五臟,本當即死,其不死者,以元氣未敗,勢猶在緩。故肺復受邪,再歲則肺病及肝,二歲則肝病及脾,三歲則脾病又及腎,三陰俱敗,故當死也”。這個其實就是一個約數,就是三陰已經完全受傷,就是肝、脾、腎三髒已經完全受傷,從肺又傳到肝,肝又傳到脾,脾又傳到腎,又傳回來了,傳回來之後這時候不用傳到心,三陰俱損,這個時候就會出現危重症。
其實這就是講了一個看病或者是身體的這個病機傳變的一個規律。尤其張景嶽特別注重真陰、真陽。(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就認為人體的根就都在肝、脾、腎三髒。之所以這個患者當時沒有就傳到心這裡,沒有出現危重症,是因為其“元氣未敗,勢猶在緩”,也就是這個人元氣非常的強壯,所以這時候還有緩和的餘地,這時候要是碰到高人給你進行調治之後,再把肝、脾、腎三髒逐漸調養好之後,直接從肺這塊發寒熱往外散出去也可以,但是你得讓這個患者跟醫生好好配合,患者還得好好調養身體。
所以我們在臨床遇到很多患者已經是命懸一線,是一些重症,還有大病了一場完之後,做完手術了,甚至是用完各種化學治療等等各種方法之後,身體已經非常衰敗了,這時候怎麼辦呢?就像一團火,火已經快熄滅了,這有點灰,這時候你還得給它攏住火,慢慢地加上一些助燃的乾草或者木頭屑,讓火再著起來。這時候你要給它加上煤塊就不行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大病之後非得吃那些補的東西,補了之後脾胃化不動反而不好,反而就出現問題了。所以這時候你得給他輕補,就像把火慢慢攏住,火苗逐漸起來之後,再逐漸的往裡加,一開始先加上一些碎紙屑,一些草木,用這些方法把火苗先攏住,別讓它滅了。等火苗逐漸著大了之後再放上一些乾的木柴,火勢越來越大,這時候你再放上煤塊,這火就燒的越來越旺了。你一開始剛有一點小火的話,這一鏟子煤下去之後,這火肯定讓你弄滅了,它著不起來。
所以我以前跟患者經常說的,調養身體有一個次序,不能一開始特別弱的時候,就把非常猛的東西給他。上次我去為一個患者治療,患者家屬就說彭博士,我天天給我家裡人做各種湯,一大堆滋補的。患者本身脾胃就不足,還胃疼,他吃不動這些難以消化的,你一開始應該先給他做一些稀粥,讓脾胃先緩和。他做完手術身體那麼弱,你給他這麼滋補的東西他吸收不了,他需要緩緩,你不能給他這麼難以吸收的食物。
我就舉了一個例子,咱們小的時候都生過爐子,生爐子的時候先用火柴把一張紙點燃了放進去,然後再往上放一些易燃的,比如非常乾的木頭屑,再放些碎紙片容易著,等火著起來之後,趁火著起來再放點木柴,劈得比較細的那種乾燥的木柴放進去,這火就著的就更結實一些,不至於風一吹就滅,只用紙的話,風一吹就滅了。放上木柴之後這火就燒得更大,木柴之後再往裡放一些粗的木柴,這火就燒得更穩定了,最後你再放一些小的煤塊,這種火力就能燒著了。煤塊兒燒著了之後再放一些大的煤塊,然後再放煤餅,再放上一些溼煤等等,這樣燃燒的能更持久,更穩定,這才是生爐子的過程。我不知道聽眾朋友們以前有沒有生活經驗,我們小的時候在北方,家家戶戶早上起來乾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生爐子,到了學校之後第一件事兒也是生爐子了,誰到的最早誰就有這個機會去生,所以我們在小學就爭著第一個到校,到校之後先把爐子生起來,這都是小時候的一些經驗。(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我用這個比方對方家屬就聽明白了。現在這一步先熬小米粥,燉點山藥放,等脾胃強壯了之後,能吃一些粗茶淡飯了之後,再給他在食物當中再進行搭配,最後再吃那些特別有營養的,其實這就是讓身體恢復的過程。
所以我們在這裡就一定要注意,實際《黃帝內經》從頭到尾也是講了一個次序,講的這個病一開始非常小,就是在皮膚逐漸到了經絡,逐漸到了臟腑,到了肺,肺又傳到肝,又傳到脾,脾又傳到腎,腎又傳到心,心再往回傳,傳到肺,然後再發寒熱,三歲死,人體的病就是一天一天積累起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們治病的時候也是一天一天的治好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是病去如抽絲,這也是身體發病的規律和治病的次第。
好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收聽,我們下次課再見。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