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半山老福林金店突然火了。即使是工作日,早晨8點就有人守在門口排隊,如果去晚了得叫號。這個總共才十來平米的小店,經常出入一些年輕人,他們將家傳的黃金交給林師傅,熔化後重新做成時尚的首飾。
“現在流行的古法金工藝和柔光金工藝都能做,最近在小紅書上比較火的吉言金手鐲幾乎每天都要做上一兩個。”從業快20年的林師傅緊跟潮流。隨著這兩年買黃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紅火。
倩倩家住富陽,結婚時媽媽給了她幾件金飾,戒指、耳環和手鍊等,都是媽媽年輕時戴過的老金,因為款式老氣,她一直放在櫃子裡沒怎麼戴。聽人說林師傅的金店不錯,特意一大早從富陽開車趕到半山,排到了1號。
“熔之前稱了下總共有30多克,聽了老闆的建議做了三個戒指和一個福牌,工費每克20元左右,做完感覺這些金子又活了。”福牌是倩倩給老公做的,她說老公平時不愛戴首飾,開始還有點擔心他不喜歡,沒想到老公喜歡得不行,戴上後就沒摘下來過。
如果說到男人戴金,是不是會先想到又粗又大的金鍊子?實際上,從林老闆的觀察來看,這些年男客戶明顯增加了,而且對款式的要求也很高,“曾有個男生嫌自己的手鐲款式不夠潮特意趕來改款,最後做了個手工錘紋的,還說下次要來做個300克的乾坤圈手鐲。”
在小紅書上,“男士黃金”相關筆記超過了23萬篇,內容涉及男士黃金首飾潮款推薦、男士黃金疊戴法則、男士黃金首飾與服裝的搭配等。比如有博主就建議,男士選金飾戒指不要太寬,手鍊如果選純金的會顯老,可以用編織繩代替。
武林銀泰老鳳祥專櫃的工作人員介紹,從春節到現在,購金的小年輕絡繹不絕,以兔年為主題的黃金產品,如兔年新春特別款、經典寶藏金系列都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就算是工作日,我們這幾個櫃檯都圍了很多人,週末的話,一個櫃員要至少服務三個客戶。”
據《2022國潮珠寶報研究報告》顯示,在購買黃金的人群裡,25-34歲年齡層佔比55%,高居第一;35歲至44歲年齡層佔比36%,位居第二。年輕人正成為購買黃金的主力人群。
對於年輕人對黃金“上頭”,杭州白馬珠寶市場的老闆娘亞芳很有發言權。之前她主要賣傳統金飾,比如結婚用的戒指、項鍊或寶寶金飾等,現在已經把1/4櫃檯換成了黃金做的轉運珠。
“這種小小的轉運珠,寓意好、款式多、克重也小,單顆價格在500元左右,很適合年輕人購買。”亞芳還接待過幾個主播來店裡邊直播邊挑款式,彈幕上一直有人在問能不能幫忙代購。
在各大黃金櫃臺,金飾設計整體都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除了傳統的項鍊戒指外,5G黃金、古法黃金、琺琅烤彩金正成為主流,一些款式新穎、體現個性的設計大量出現。
“富時當首飾,窮時當盤纏”這是人們對傳統意義上黃金的認知。不過,如果從保值和增值角度考慮,購買黃金首飾並不是首選,因為成本過高。
通常來說,黃金首飾除了最重要的原料成本外,還包括設計、工藝和品牌溢價等附加費用。以一款素圈金鐲為例,金鐲重30克,總價1460元,算下來每克價格是464.6元,而對應的當天基礎金價不過416元,這多出來的大多就是工藝費用。
另外,黃金首飾在回收後也往往會熔化再製作,又涉及一筆不小的損耗和加工費,這部分也需要出售首飾的消費者來承擔。
相比之下,單從投資角度考慮,投資金條更為划算。以中國黃金的投資金條為例,購買時候的價格在基礎金價上加收14元/克的手續費,回購時再產生2元/克的手續費,整體成本在16元/克。
另外,如果不需要實物,也可以投資銀行的“積存金”。一般1克或者10克起購,如果是可以兌換實物的“積存金”,只需要承擔十幾元每克的手續費,整體來說也比直接投資首飾金划算。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熊文媛
看完了新聞,
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今天的佩琦說新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