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mi Note 12 Turbo首發評測:旗艦體驗、中端革命

Redmi Note 12 Turbo首發評測:旗艦體驗、中端革命
  • 前言:Redmi的新款“性能旗艦”,這次來得晚了點

熟悉Redmi的朋友想必還記得,早在幾年前他們就為旗下的Redmi Note系列提出過“一年雙旗艦”的概念。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也就是Redmi Note系列會有明顯的“隔代繼承”特徵。

比如Redmi Note 8系列和Redmi Note 10系列,就都是主打高性能、遊戲體驗的機型。

 Redmi Note 11 Pro+

而Redmi Note 9和Redmi Note 11系列,則配備了更省電的SoC和超高像素CMOS,明顯更偏影像、快充和續航表現。

 Redmi Note 12 Pro+的2億像素相機

那麼按照這個邏輯,Redmi Note 12系列自然就應該是新的“性能向”機型了。然而實際上大家都知道,此前登場的包括Redmi Note 12 、Redmi Note 12 Pro、Redmi Note 12 Pro+等機型,普遍依然使用的是“省電向”的移動平臺,反而是在影像方面有著很明顯的增強。

但當時間來到2023年3月,我們則等來了“性能向”的,Redmi Note 12系列新機。而且它還首發了很可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將重新定義“中端機”性能標杆的全新移動平臺。

沒錯,這就是我們此次的評測對象,首發驍龍7+ Gen2的性能小旗艦——Redmi Note 12 Turbo。

  • 外觀:保留了同代機型的大部分特徵,但又有新變化

在正式進入性能測試環節前,我們首先還是來看看Redmi Note 12 Pro+此次的外觀設計。

正如大家所見,這就是剛剛亮相的Redmi Note 12 Turbo了。如果還記得此前我們對Redmi Note 12 Pro+的評測,可能就已經發現,這兩款機型之間同樣存在著一些很明顯的“繼承”關係。

比如說在基本的機身輪廓上,Redmi Note 12 Turbo依然採用了時下流行的直邊造型,並通過大麴率的後蓋實現了5000mAh大容量電池與握持手感的兼顧。

而在機背左上角的後攝模組造型上,雖然Redmi Note 12 Turbo在後攝排列上延續了Redmi Note 12系列其他機型的設計思路,但很明顯它也有著自己獨立的造型風格。

通過取消後攝模組的大面積飾板,Redmi Note 12 Turbo淡化了造型上的“影像”元素,同時也迎合了當前部分用戶對於後攝極簡造型的需求。

  • 外觀:除了一塊好屏外,還有更多的影音實用配置

雖然是一款定位高性能的機型,但Redmi Note 12 Turbo依然配備了一塊素質極為出彩的6.67英寸OLED柔性直屏。

它有著2400*1080的分辨率、支持最高120Hz的刷新率,同時還具備同級機型中少有的12bit色深、1000nit峰值亮度,以及100% P3廣色域。

甚至這塊屏幕還支持包括杜比視界、HDR10+、CUVA在內的,當今幾乎所有頂級HDR顯示標準。換句話說,它在當下全部的在線視頻APP裡,都能夠享受到最高的畫質選項。

除此之外,Redmi Note 12 Turbo還延續了Redmi“小金剛”一貫在音頻方面的堆料傳統。不只是有上下雙揚聲器和杜比全景聲音效,同時更是通過了Hi-Res和Hi-Res Wireless的雙金標無損認證,無論是使用有線、還是無線耳機,均支持高音質的音頻輸出。

當然,除了這些配置上的外在體現,Redmi Note 12 Turbo還有很多能體現“內功”的造型細節。比如有些朋友可能已經發現,它這次在屏幕和中框之間不再有塑料銜接框的存在。而這則不只是令機身邊框的觀感更窄,同時也意味著Redmi Note 12 Turbo採用了更接近目前旗艦產品的裝配工藝。

與此同時,作為一款換用了旗艦級SoC、配備5000mAh大容量電池的機型,Redmi Note 12 Turbo的機身尺寸也比很多朋友想象的更緊湊。它的機身厚度和重量分別僅為7.9mm和181g,不僅作為高性能機型很是輕薄,就算放到整個行業中也是並不多見的水準。

  • 性能:首發驍龍7+ Gen2,重新定義“中端”規格

眾所周知,對於頂級旗艦機型而言,它們的硬件平臺過去一直在持續、且快速的進步。但相比之下,中端、特別是千元級的性能向產品,卻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相對停滯的狀態。

是天璣1100、天璣8000、驍龍870這些中高端方案的規格差嗎?顯然並不差。但不能否認的是,它們與當時的頂級旗艦平臺相比,無論是技術代次、還是性能水平,實際上都有著一段不小的落差。

正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當官方此前宣佈Redmi Note 12 Turbo將首發高通驍龍7+ Gen2主控後,很自然的就吸引了大量關注。

那麼為何驍龍7+ Gen2會有這麼高的關注度呢?其實簡單來說,這款主控儘管表面上掛著“驍龍7”這個名號,但實際上其CPU、內存、GPU,甚至是無線子系統,都完全繼承了去年下半年的旗艦平臺驍龍8+ Gen1,甚至就連製程也是頂級旗艦同款的臺積電4nm工藝。

GeekBench CPU性能測試

3DMARK Wildlife GPU跑分

在這樣的前提下,雖然驍龍7+ Gen2的CPU和GPU頻率相比驍龍8+ Gen1均有下調,但“旗艦同款”的架構還是意味著其在性能方面,相比此前的中端平臺將會帶來大幅的提升。

不僅如此,從我們的理論性能實測成績來看,Redmi Note 12 Turbo甚至就連所配備的閃存品質,也達到了此前旗艦機型該有的水準。特別是從隨機性能來看,它應該是偏後期版本的“超頻版UFS3.1”,也就是目前非頂級旗艦機可能會用上、最高端的閃存方案。

於是在“旗艦同款架構”,“旗艦同款閃存”,再加上面積高達3725mm²的超擴散導流VC均熱板和14層立體石墨烯的共同加持下,我們手頭這臺12GB+512GB存儲組合版本的Redmi Note 12 Turbo,在安兔兔評測中獲得了近100萬分的綜合成績。而這樣的表現其實已經無比接近驍龍8+ Gen1“降頻版”了,換句話說,也就是當下旗艦機型的性能水準。

  • 遊戲:主流電競遊戲全跑滿,面對《原神》也不虛

既然理論性能測試成績這麼高,那麼Redmi Note 12 Turbo跑起遊戲來的表現又會怎樣呢?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直接進入實測環節。

《QQ飛車》最高畫質最高幀率 平均幀率119.3 平均功耗3995.2mW

《和平精英》流暢畫質90幀模式 平均幀率89.7 平均功耗3575.5mW

《王者榮耀》極致畫質120幀模式 平均幀率 119.5 平均功耗3752.9mW

首先,我們選擇了大家耳熟能詳的主流競技手遊。很顯然,它們不可能對驍龍7+ Gen2構成任何壓力,甚至在幀率“拉滿”的前提下,整機功耗都沒有超過4W,能效比已經可以說是非常“恐怖”了。

《原神》 全最高畫質60幀模式 平均幀率58 平均功耗5456mW

即便是在目前公認的“硬件殺手”《原神》裡,憑藉著真正旗艦級的架構優勢,Redmi Note 12 Turbo也能以不到6W的功耗,實現接近60幀的全最高畫質平均幀率。顯然這在過去的中端機型中,是想都不敢想的。

  • 影像:6400萬光學防抖,但實測效果遠超想象

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提及的那樣,Redmi Note 12 Turbo是Redmi Note系列中的“性能向”機型。因此這也就註定了它的影像配置,不可能像Redmi Note 11 Pro+和Redmi Note 12 Pro+那麼極致。

在影像方面,Redmi Note 12 Turbo此次配備了一枚6400萬像素、具備光學防抖的後置主攝,同時輔以一枚800萬像素的超廣角副攝和一枚200萬像素的獨立微距副攝。乍看之下,這確實並非很高端的配置,甚至在當今的“中端機”裡都算不上特別出彩。但在用它進行了實拍測試後我們發現,Redmi Note 12 Turbo在各種場景下的成績素質,都遠遠超過了我們對這套硬件設計的預期。

樣張:花 ISO50 24mm f1.8 1/100s

樣張:花(2倍變焦) ISO59 24mm f1.8 1/100s

首先,Redmi Note 12 Turbo給我們留下的第一個深刻印象,就是它雖然沒有獨立的長焦副攝,但其主攝的兩倍“變焦”效果卻出乎意料的好。據悉,這可能是得益於Redmi Note 12 Turbo有專門的傳感器裁切變焦設計。也就是說,它在拍攝“2倍放大”的畫面時不需要靠算法進行像素插值,而是直接從6400萬像素的CMOS中心裁切一塊原生分辨率的畫面,因此能夠獲得更乾淨的觀感,甚至於接近“光學變焦”的表現。

樣張:添水 ISO71 24mm f1.8 1/50s

樣張:花 ISO59 24mm f1.8 1/100s

在這樣的基礎上,Redmi Note 12 Turbo的對焦表現也令人驚喜。要知道,官方並未明確表示其擁有任何形式上的特殊對焦設計(例如全像素對焦、四核對焦等),但在實際拍攝中就會發現,Redmi Note 12 Turbo後置主攝的最近對焦距離並不遠,甚至能夠支撐某些情況下的“長焦微距”需求。

樣張:攝影者 ISO50 f1.8 24mm 1/100s

樣張:人像 ISO68 f1.8 24mm 1/100s

樣張:父子局 ISO235 f1.8 24mm 1/25s

樣張:人像 ISO71 f1.8 24mm 1/100s

甚至我們發現,Redmi Note 12 Turbo還具備一定程度上的快速合焦能力,而且其快門延遲明顯很低。這也就使得它非常適合用於抓拍,哪怕是在開啟了“人像模式”的情況下,其抓拍速度也依然可圈可點。

樣張:室內暗光 ISO3728 f1.8 24mm 1/20s

樣張:室外夜景 ISO1784 f1.8 24mm 1/20s

當然,Redmi Note 12 Turbo的影像表現也不是任何時候都那麼“神奇”。一方面它確實不太擅長2倍以上的長焦望遠;另一方面,在暗光場景下的畫面塗抹感目前較為明顯,對高光的過曝抑制也表現一般。

但顯然這並不影響我們對其影像表現的整體評價,那就是在絕大多數的日常場景中,它具備很好的對焦能力、優異的2倍變焦效果,同時還有靠譜的光學防抖。這對於一款千元級的高性能機型來說,無疑就已經是非常越級的表現了。

  • 總結:等待是值得的,而變革也已開始

作為一款千元級價位段的新機,Redmi Note 12 Turbo無疑是令人驚喜的。全新的驍龍7+ Gen2主控為其帶來了遠超以往的性能底氣,而出色的屏幕、超越期待的影像設計,也使得這款機型並非只有性能和遊戲方面的強項。

雖然對於Redmi的粉絲來說,這款機型的誕生就意味著他們迎來了期盼已久的“性能小金剛”換代。但站在整個行業角度而言,Redmi Note 12 Turbo的亮相,顯然更代表著中端市場的競爭將重回“性能”這個主題,而且在SoC的技術和架構上邁進了一大步。

很顯然,這會給整個行業帶來深遠的影響,甚至有可能會改變當前細分市場的價位構成、乃至用戶的消費習慣。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儘管Redmi Note 12 Turbo或許是“遲到”了一點,但它同時毫無疑問也成為了目前這一價位段新世代的“領軍者”。

推薦閱讀:

視頻|三星旗艦機發展史,從一個巔峰到另一個巔峰的“安卓機皇”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 三星的旗艦機有著怎樣的變化 。

ARM“磨刀霍霍”,未來的手機可能要變得更貴了

儘管ARM此舉會交惡合作伙伴,但軟銀也只能不管不顧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