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心裡覺得自己是一個故事講述者,無論是做紀錄片還是做別的什麼。當然,紀錄片是我的職業。現在,大部分的觀眾認識我是通過美食紀錄片,其實我早年做了很多其他各種類型的紀錄片。2002年,我還在央視,就報了美食類紀錄片的選題,一是因為我愛吃,二是當時沒人做美食類紀錄片,領導也覺得選題很好,但是沒有立項。後來,等到央視紀錄片頻道成立的時候,需要大量的節目,我當年報的這個選題就立項了,我就拍了《舌尖上的中國》。
我最開始參加工作的時候,只是一個節目編輯,不是做紀錄片的。那時候,我每天只要編節目就好,只是業餘的時候,我跟同事們一起去拍了紀錄片,藉助工作的便利播出了。有了影響,後來才有機會做了第二部紀錄片。其實,我一直到1995年才開始正式拍紀錄片。讀研的時候,我讀的是紀錄片專業,看了大量的國外的片子,覺得這個東西真是挺有意思的,就這麼一直做到了今天。
我非常幸運,年輕的時候正好趕上了一個電視行業的上升期。在別人看來,我的職業生涯的開頭特別順,20多歲進央視,沒多久就獲獎,能夠拍一些不錯的紀錄片。其實,這個過程帶有很大的偶然成分。你正好是時代的參與者,你正好在那個階段遇到了電視的高速發展時期。
很多觀眾給我們留言說,在我們的節目裡能看到食物的溫度。其實食物的溫度是由很多方面構成的,最重要的兩方面,一是純熟的技藝,二是用心的程度。他用這麼長的時間給你燉的湯,味道確實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心意。現在我們跟餐廳的廚師都不認識,不像以前的人一輩子生活在一個地方,和家鄉的很多餐廳老闆從小就認識。因此,食物中的人情味越來越淡化了,今天都是去餐廳吃了就走,其實人情味是餐桌上非常寶貴的一份調味劑。
在我們這幾代人有生的100年裡,吃的東西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可能古代皇帝吃的東西都沒有我們今天這麼便利、這麼豐富。中國的變化是最大的,因為中國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這40多年裡,大家先是隻顧著吃飽,然後要吃得豪華和富足,到現在追求吃得精緻、營養、健康並且對身體沒有太多的負擔,這個變化是非常明顯的。
正是由於我們的社會發展太快,與家人、家鄉有關的傳統的烹飪手藝,逐漸被大家拋棄了甚至忘卻了。舉一個例子,我們在溧水拍了烏米飯,背後講的是過去我們為什麼種稻米,為什麼全村一起勞作,為什麼當時的村民之間的聯繫這麼緊密,為什麼農村那麼重視宗親關係,其實都是因為當時我們人類有共同的敵人,就是自然,所以我們要一起用水、一起殺豬、一起燒飯,以前我們的整個農業社會都是這麼運作的。儘管我們現在已經走過了工業時代,進入了信息時代、高科技時代,但是我們可以去了解了解我們的祖輩是怎麼走過來的。
今天的年輕人,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確實沒有時間、精力好好吃飯。但我相信,那都是暫時的,每個人都是想好好吃飯好好生活的,即便你太忙了,沒有時間吃飯,每天就吃點藥,你掙了錢幹嗎呢?
今天的年輕人也沒有時間、精力去跟上一代人學習傳統的烹飪工藝了,恰好,這就是我們拍片的動機。你不能指望你的後代把你所有的技藝都傳承下去,過去的烹飪工藝很大程度上都會被丟掉的,這是沒有辦法的。廚師們也不一定會傳承,因為現在都有更加便捷的方式。比方說,有一位廚師,他是學化工出身的,他用實驗室的方法來分析很多難燉的肉類通過明火慢燉和高壓鍋燉做出來的效果有什麼區別,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沒有任何差異,而且他做的菜確實非常好吃。那過去的慢燉的方法可能早晚是要被取代的。但是,我們可以用影像把這些食物和烹飪工藝記錄下來,讓後代知道我們曾經過著這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