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珀Blancpain選擇在Tamataroa行動的實施地——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倫吉拉環礁(Rangiroa Atoll in French Polynesia),繼續慶祝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誕生70週年。品牌推出了一款旨在滿足當今技術潛水要求的新型腕錶,揭開現代機械潛水腕錶鼻祖——Fifty Fathoms五十噚歷史上又一重大新篇。這款名為 “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的腕錶,首次令“對長達3小時的潛水行動進行計時”這一艱鉅任務變為可能,其技術由寶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海耶克(Marc A. Hayek)與“腔棘魚探險研究”科考項目創始人勞倫·巴列斯塔(Laurent Ballesta)共同研發。
這款腕錶的發佈是為了紀念“腔棘魚探險研究”科考項目啟動10週年。2013年創立之初,寶珀就成為該項目的創始合作伙伴,並持之以恆地為其提供鼎力支持。與此同時,該腕錶的發佈也標誌著寶珀潛水腕錶系列中一個嶄新分支的誕生。
70年前,潛水腕錶的標杆——Fifty Fathoms五十噚誕生了。這枚腕錶是由寶珀時任首席執行官讓-雅克·費希特(Jean-Jacques Fiechter)構思設計而成的,而他本人還是一個充滿熱情的水肺潛水員。作為現代機械潛水腕錶鼻祖,Fifty Fathoms五十噚讓製表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時,潛水領域尚處於起步階段,費希特作為該領域的先驅,深刻體會到在水下進行計時的必要性。費希特為滿足自身需求而設計的專業水下計時裝備立即受到了海洋探索團體的歡迎,成為了精英潛水員和水下探險家的可靠夥伴。通過提高水下安全性,Fifty Fathoms五十噚為潛水運動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並推動了人們對海洋世界的探索。
2023年恰逢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誕生70週年,一枚創新週年紀念款潛水腕錶的問世,也喚起了人們對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榮耀誕生的共鳴。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潛水運動歷經了一場重大變革,其中最顯著的變化在於下潛時間的延長。雖然1953年初投產上市的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滿足了讓-雅克·費希特和當時最資深的潛水員的要求,但如今,已能在水下度過數小時的潛水員對時間計量有了新的要求。寶珀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海耶克深知情況的確如此。多年來,同為水肺潛水愛好者的海耶克先生更是對於使用技術含量極高的密閉式循環呼吸器進行潛水習以為常。憑藉1953年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留下的寶貴傳承及其自身的經驗,這位首席執行官和潛水員、攝影師兼水下生物學家勞倫·巴列斯塔一同著手設計了一款全新的機械腕錶。這款腕錶旨在滿足所有追求極限的潛水員的需求,它首先是為“腔棘魚探險研究”團隊的成員們設計的,他們的研究工作依賴長時間的深潛。在寶珀的鼎力支持下,這些深海冒險家們齊心協力,共同開展了為期數年的Tamataroa行動。該項目由包括馬克·海耶克與勞倫·巴列斯塔在內的充滿熱情的深海潛水員所組成的委員會帶領開展,致力於研究棲息於法屬波利尼西亞的無溝雙髻鯊的行為習性。委員會通過在倫吉拉環礁開展技術潛水,繼續觀察、收集無溝雙髻鯊的信息,從而推動相關管理措施的實施,加強對無溝雙髻鯊的保護。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 Fifty Fathoms五十噚系列的最新錶款——“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煥新問世,該腕錶的計時區間可達三小時,能夠應用於技術潛水或結束飽和潛水時的減壓停留步驟,實屬首次。這款腕錶由馬克·海耶克與勞倫·巴列斯塔兩位專業潛水精英於5年前研發,並經過了廣泛的測試。2019年,歷經1年的概念化設計後,寶珀從機芯和單向旋轉表圈這兩大關鍵元素著手,啟動了“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創制項目的開發。與傳統潛水腕錶的表圈不同,Fifty Fathoms五十噚系列“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的表圈上設有3小時刻度。該表圈與一枚特殊的指針相連,這枚指針每3小時轉完一圈,其材質和顏色皆與表圈上的時標相匹配,皆為白色夜光塗層,微泛綠光。這枚由馬克·海耶克和勞倫·巴列斯塔共同研發的設備是世界首創,並已申請了專利。腕錶搭載了13P8自動上鍊機芯,品牌在打造這款機芯時所遵循的可靠性與堅固性標準,依然符合五十噚系列70年來所秉持的原則,這種堅持如一,正是五十噚腕錶不負潛水腕錶鼻祖聲望的關鍵所在。
一旦敲定了表圈與機芯的組合,就是時候對這款全新腕錶進行外觀設計了。這款腕錶的設計要求十分清晰明瞭,但想要完全實現也非易事:Fifty Fathoms五十噚系列“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的外觀看起來必須具有五十噚腕錶的特色,但與此同時還需展露出獨特的科技特性。因此,寶珀的設計師們為腕錶選擇了黑色陶瓷鑲嵌表圈,而非傳統的藍寶石玻璃表圈,並決定賦予它更大的弧度。與此同時,球形表鏡也優化了腕錶的易讀性,消除了一切視覺失真因素。為了確保在昏暗環境下獲取最佳的易讀性,腕錶錶盤採用了全新的打磨工藝:純黑色的錶盤結構能夠捕捉近97%的光線。錶盤上的時標同樣由夜光矩形鑲嵌時標組成,不過色彩呈現為帶藍光的橘色。腕錶時針與分針所選用的不同顏色,將與讀時的一般信息和潛水時長做出明確區分。
在錶殼材質方面,Fifty Fathoms五十噚系列“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選用23級鈦合金,這種新近應用於寶珀腕錶系列創制的合金亦被稱作極小原子間隙5級鈦合金,是當下所能獲取的最純淨的鈦合金。23級鈦合金不僅具有非凡的強度和抗過敏性,同時也還特別輕盈,確保了腕錶佩戴時的舒適度——即便錶殼直徑已達47毫米,也不會在佩戴者腕間留下太多“負重感”。這種舒適度在本款腕錶上體現得尤其明顯,因為這是寶珀首款採用中央表耳的時計——表耳自錶殼中央內部伸出,與錶帶相連。Fifty Fathoms五十噚系列“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的防水深度達30巴(約300米),錶殼還配備了排氦氣閥門。潛水員在高壓艙中進行飽和潛水時,氦氣極易滲入腕錶,在減壓階段,擰鬆該閥門有助於氦氣的排出(該操作對腕錶的防水性能沒有影響)。排氦氣閥門的開槽與上鍊及同時設置時針、分針及潛水時長指針的錶冠開槽形狀相同。與所有Fifty Fathoms五十噚腕錶一樣,本款腕錶的錶冠處於擰緊狀態,並與錶冠防護裝置相關聯,這一防護裝置現在採用了全新的梯形設計,確保了它與表耳在視覺上的一致性。
腕錶的表背當然也是無懈可擊,嚴防滲水。與其他Fifty Fathoms五十噚錶款的表背不同,全新Tech Gombessa“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對錶殼中框下半部分的外形作了斜切處理。同時,用於旋入表背的開槽形狀也經過了重新設計,確保了其牢固性。腕錶的鈦空灰色擺陀上印有Gombessa Expeditions(“腔棘魚探險研究”科考項目)標誌,該標誌的造型新穎,機芯的運轉美態亦可一覽無餘。錶款搭配的黑色橡膠錶帶固定在表耳後方,其內部設有鈦合金加固裝置,能夠保障錶帶長期保持理想的形狀。此外,錶帶還配備有延伸段,方便佩戴在技術潛水服外圍。腕錶的表扣非常寬,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其目的在於讓腕錶更牢固地佩於腕間,且便於對錶帶的延伸部分加以固定。
“腔棘魚技術”(Tech Gombessa)腕錶的所有設計細節都銜接得極為流暢,堪稱天衣無縫,這實際上是製表大師們在現實生活場景下進行大量測試的結晶,他們根據測試結果對設計做出了多次調整。馬克·海耶克就在潛水時親自試用了多款不同的腕錶原型。勞倫·巴列斯塔和“腔棘魚探險研究”科考項目的潛水員們同樣如此,他們在腕錶的演進升級過程中對其進行了測試。在“腔棘魚探險研究”第五次及第六次科考行動中,潛水員的腕間就佩戴了4款Tech Gombessa腕錶原型,他們在水下120米深處對這些時計進行了近50天的試驗。這兩次探險行動分別於2019年和2021年在地中海開展,行動中,研究人員們首次將飽和潛水與密閉式循環呼吸器潛水相結合。不僅如此,在兩次探索行動開展期間,研究人員在一個面積僅有5平方米的高壓艙中生活了整整一個月,他們每天都會出艙探索深海,並在此過程中對Tech Gombessa腕錶備選的多個版本的排氦氣閥門進行了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