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LOOK|現在的年輕人,流行在寺廟找出路

生活LOOK|現在的年輕人,流行在寺廟找出路

繼飛盤、露營、騎行後,2023寺廟旅遊成了年輕人最新的解壓方式。

據攜程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預定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後、00後佔比近50%,一躍成為點燃寺廟旺盛香火的主力。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更是有86萬+篇相關筆記,“寺廟打卡”已經成為當下年輕人生活中的一種流行符號。

有人將此現象調侃為當代年輕人的三大選擇:

在上班和上進之間選擇了上香;

在關係和體系之間選擇了佛系;

在中杯和大杯之間選擇了慈悲。

但是,選擇燒香拜佛的他們,都在求什麼?又真的靜下心來、找到精神寄託了嗎?

圖源©圖蟲:伊利亞娜

在過往的印象中,寺廟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人山人海的盛況,往往只會出現在初一、十五以及某些重要的節日,前來敬香拜佛的,也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信徒。

肅穆的古剎,他們或在青燈黃卷、晨鐘暮鼓中感受片刻的寧靜,或在紅瓦綠樹、朝朝香火篆爐煙中留下自己的身影。無論是雍和宮、靈隱寺還是白馬寺,置身其中,總會有一種日常無法體驗的肅穆感受。

而隨著網絡文化的興起,寺廟也在逐漸調整起自身定位,保持神秘莊重的同時也更加“接地氣”:普濟寺的“御守香囊”、靈隱寺的“靈嬰十八籽”、永福寺的“慈悲咖啡”、雍和宮的“香灰琉璃手串”,都成了社交平臺上的打卡收藏首選。
因此寺廟對於年輕人而言,已不僅僅是一個文化景點,更是一種社交符號。

圖源©圖蟲:pixtafs

社交符號之外,隱藏在寺廟煙霧繚繞之下的更是年輕人試圖與焦慮和解的身影。
當下年輕人面臨著眾多的壓力,無論是工作、婚戀、學業還是家庭、人際,每一個難題都可能讓年輕人進入無休止的內耗中。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 Weiner, 1974)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三個維度:因素來源(內部、外部)、穩定性及可控性。而影響成敗的六個主要因素分別體現在這三個維度當中:

圖片來源:知乎@茜桔
當內部(即自身)已經卷不動,而外部的環境又很難改變時,拜佛確實給年輕人留出了一個小小的“換氣口”。

俗話說“有棗沒棗打三杆子”,不管信不信佛,大家往往覺得拜一拜總沒壞處。理想總是要有的,萬一靈驗了呢?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進入寺廟,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甚至讓該話題多次衝上熱搜。
有人認為年輕人進寺廟是學會給自己減壓的表現,這總比窩在家裡自己焦慮要好,但也有人覺得“臨時抱佛腳”、“在求人和求己中間選擇求佛”是年輕人過於“躺平”的表現。

所以,“求佛”對年輕人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又會產生哪些影響?

Q:最近一次去寺廟是什麼時候?
A:1月份寒假,和朋友旅行的時候去了長沙的一所寺廟。主要是去打卡。
Q:體驗如何?
A:這所寺廟還是個比較古色古香的地方,沒有那麼商業化,雖然我沒有宗教信仰,但還是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態,和朋友一起求個籤體驗了一下。
Q:怎樣看待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熱衷去寺廟旅遊?

A:年輕人去寺廟也是一種釋放壓力和躺平的方式,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經濟形勢不怎麼樣。同時拜佛也是很講究技巧的,比如手串,求正財和求偏財的珠子顏色不同,如果選錯了反而會起到不好的效果。也有朋友去求事業,結果真的很靈,去完就開始加班了。

Q:你是抱著怎樣的期待去寺廟的?
A:想在休息日和朋友去隨便逛逛,也想還願。
Q:當初許了什麼願望呢?有什麼變化嗎?
A:主要是關於事業、財富和健康。事業上確實有一些變化,在朝著希望的方向發展。
Q:在寺廟的體驗如何?
A:雖然保持著佛系和放鬆的心態,但對神佛還是抱有一定的敬畏心態。而同行的朋友沒有宗教信仰,也不拜佛,這還是會影響自己的心情,讓自己沒有那麼投入。
Q:怎樣看待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熱衷去寺廟旅遊?

A:大家主要還是為了放鬆心態。現在可控的東西感覺越來越少,拜一拜佛、許個願也是人之常情,但大家也並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神佛上,平時還是在好好生活。

這屆年輕人的壓力是有目共睹的,背井離鄉的年輕人不僅僅要面對在物質方面的“生存需求”,同時也面對著精神層面的“發展需求”,卷著卷著就會進入內耗的境地。而針對年輕人到底要不要“抱佛腳”,輿論也分為兩種不同的聲音。

正方:

年輕人進寺廟求佛並無不妥。

首先,寺廟環境會給人一種放鬆的暗示,本身就可以讓人的精神鬆弛下來。人是受環境影響的生物,未知的力量在不確定的當下能夠給人提供暫時休息的場所,抬頭膜拜高大的佛像和仰望星空有著類似的功效,即讓我們產生敬畏的感受。

通過對比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進而減輕現實的焦慮。在寺廟當中,年輕人們也在尋找短暫的“出世”感,讓身心稍微得到休息。

圖源©圖蟲:曉舟攝影

其次,當人處在有同樣目標的群體中時,會有一種被包容的感覺,當你身處上香的隊列之中時,會知道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和訴求,自己並不孤獨。

而在拜佛的過程中,年輕的香客們也並不僅僅是在尋求未知力量的支持,更是在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深度交流,明確自己的願望和訴求。

此外,根據博弈理論,部分人群也會權衡“信佛”(禱告)和“不信佛”(不禱告)帶來的收益和損失。對一般人而言,如果信佛,自己所需要的付出的只是虔誠的禱告、點燃的香火以及可能付出的香火錢,而得到的收益可能是願望實現、生活順利這樣的“大滿足”;而不信佛雖然什麼都沒有付出,卻也不可能收穫驚喜。因此抱著“來都來了”心態拜佛的人並不在少數。

反方:

依賴未知的力量並不可靠。

任何事物都講究一個“度”字。如果只是把求佛當做平心靜氣的手段,增加一些對生活的可控感,這本身無可厚非,而如果把希望完全寄託在未知的力量上,這無疑是進一步增加了生活的不可控性。
同時,很多人並沒有虔誠的信仰,甚至對宗教的教義和禮儀缺少基本的瞭解,盲目跟風之下也可能在無意中作出一些違反傳統習俗的舉動。
無論如何,宗教或信仰給人最大的寶藏是啟發我們自身的智慧、讓我們的內心收穫平靜,而非一味向外界索取。
正如“開光”一詞。不同於很多人普遍的誤解,即認為“開光”是人賦予物件靈性,以讓其能夠保佑我們。“開光”其實是為了向大眾昭示佛法,以開啟我們的自性光明。

所以不是人給佛像或其他物品開光,而是通過神佛的形象來開啟我們的智慧之光。

圖源©圖蟲:曉舟攝影

在我們進入寺廟的時候,其實也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讓自己真正靜下心來去面對生活中的問題,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亦或只是單純的放鬆,讓自己在忙碌的現實生活中喘口氣,也是不虛此行。
如果把生活的決定權和自主權全部讓渡給外界,到頭來可能會感覺更加無助。
歸根底,年輕人哪裡愛的是寺廟,實際上是渴望從中獲得一針面對現實生活的安慰劑,好能在喘不過氣的眼下緩緩神,更有動力迎接未來生活中甩過來的每一個挑戰。
參考文獻:
[1]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 心理學與生活[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4.

[2]光明網. (2022) . 

佛教中開光的真正含義. 2016 年 5 月 16 日取自 http://fo.sina.com.cn/intro/basic/2016-05-16/doc-ifxryhhi8660372.shtml


編輯 / 超楠

作者 / 張維

圖片&封面 / 圖蟲創意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內容】

健康人物|寧忠巖:享受比賽和結果同樣重要

真的,多吃碳水治失眠!

春分吃春菜,健康一整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