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舌頭紅、厚、凹、凸都是病,這就是“獨處藏奸”呀!

中醫書友會
第343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臨床上,會抓“獨”很重要。往往不起眼的證據才能真實反映事實的真相。本文作者結合自己臨證舌診經驗,總結出了“獨紅、厚、凸、凹均是病”的望舌訣竅,案例詳實接地氣~

點擊文章底部右下角【點贊】【在看】
建立深度閱讀(友誼)關係

原來舌頭紅、厚、凹、凸都是病,這就是“獨處藏奸”呀!

作者/張堅


《黃帝內經》中也講過這個規律。《素問·三部九候論》中,黃帝問: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答: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
這段話其實寫的就是獨處藏奸理論在脈診中的運用。筆者在臨床觀察舌象的時候發現,獨處藏奸理論其實在舌診臨床應用中也十分合適,而且主要是運用在定位診斷中。
明代醫家王肯堂分析了舌與臟腑經絡的聯繫,又加上自己的臨床實踐,首次提出來各臟腑在舌表面的分屬區域。他在著作《醫鏡·論口舌證》中寫道:凡病俱見於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邊主肝膽,舌根主腎。這應該是臟腑在舌面分部的較早記載了,後世醫家大都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揮,幾乎沒有太大進展。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這樣的劃分基本是準確的。
筆者結合獨處藏奸理論和舌的臟腑分區內容,也模仿《黃帝內經》中黃帝和岐伯的對話,擬了這麼一段:

黃帝問:岐老師,看舌頭怎麼知道哪裡病了呢?

岐伯說:看舌面前後左右當中,特別紅的地方是病,苔特別厚的地方是病,特別陷下去的地方是病,特別凸起的也是病。
下面就這句經典對話給大家一一舉例:
  • 獨紅者病——特別紅的地方是病
有次看了一個小夥子,舌頭一伸(圖1-1),整體看還好,但是有一塊地方紅紅的沒苔。我先以為是他吃了什麼或喝了什麼東西染的。

圖1-1

細問小夥子得知也沒吃啥喝啥,我就大膽猜測:是胃不舒服?小夥子覺得太神奇了。舌診的分區是很準確的,舌中整體屬於脾胃,脾胃是中醫說法,其實所對應的西醫實質器官通常包括食管、胃、腸。獨獨那麼一塊紅,你不覺得異常麼?為什麼我會覺得那就是胃呢?詳細參看本書“特別凸出的地方是病”中最後三個例子,詳見文末。

這位患者捂著自己的右腹部說隱痛不適(圖1-2),我想你看到他的舌頭(圖1-3),應該能聯繫起來。應該能認識到要從肝膽論治。

                                   圖1-2                                                圖1-3


  • 獨厚者病——苔特別厚的地方是病
下面是另外一名下焦溼熱的前列腺炎患者。這些是圖1-4 前列腺炎患者治療前中後的對比圖(圖1-4、圖1-5、圖1-6):

該患者由開始的舌根黃膩明顯(圖1-4),治療一次後變白膩(圖1-5),然後繼續治療後膩苔的範圍也顯著縮小(圖1-6)。患者本人的感受也特別明顯,潮溼感逐漸消失,小便也暢快許多。

圖1-4


圖1-5

    圖1-6

對於這種下焦溼熱明顯的患者,我常常以四妙丸為底方:黃柏10g,薏苡仁30g,牛膝10g,蒼朮10g。有齒痕、脾虛明顯者加用黨參10g,白朮10g。

治溼常用的一些方法有:加風藥、活血藥、調理氣機藥,如防風、川芎、白蒺藜、桔梗、升麻、枳實等。
                                        
  • 獨陷下者病——獨陷下的地方是病

圖1-7是當初第一個引起我對舌診定位診斷極大興趣的患者,患者自訴小時候就得過消化道潰瘍,現在胃口一直不好,舌上總有一個大坑,深深的。從那以後我觀察了很多病例,發現舌定位診斷確有道理。

圖1-7

  • 獨凸者病——特別突出的地方是病

圖1-8這個肝癌患者讓我終生難忘,兩側凸出極為誇張,並且舌苔極其不乾淨。舌邊主肝膽,舌兩邊有異常凸出時要小心是肝膽的問題。

圖1-8

開始學習王肯堂關於舌診中區域劃分的內容時,體會還不深,隨著臨床實踐的積累,以及受足底反射區域劃分的啟發,筆者覺得在舌診中也可以做到舌與人體各部位的精確對應。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和驗證,比如按照全息理論,頭對應舌尖,舌根對應盆腔。那麼,西醫心臟的位置,應該對應在舌中間偏上的位置,而不是舌尖(圖1-9)。舌尖的位置應該對應的是大腦。

圖1-9


這就是中西醫不同的語言和分類體系,中醫所講的臟腑心包含了西醫腦的功能和心臟的功能。另外盆腔的臟器在同一個水平面,同樣都是反映在舌根,光靠看舌我們很難確定是前陰還是後陰哪個具體的臟器。

但是中醫向來重宏觀、輕微觀,區分得特別細緻在一定程度上對於中醫的治療幫助也不是特別大,因而中醫的先輩們就統稱盆腔的臟腑為下焦。

↓點擊搜索關鍵詞,查看相關好文↓

—END—


望舌,要避坑

舌質紫暗,用活血化瘀法無效怎麼辦?


版權聲明
  • 本文轉自“中醫出版”,內容來自《舌診十講》丨作者/張堅丨薦稿/個個編輯/居業、思含
  • 本文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


下載【靈蘭中醫app】免費學習
近200本中醫古籍
近7000篇中醫好文

戳此下載靈蘭中醫app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