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開始流行當“全職兒女”
最近,一個女孩為父母做飯的視頻,在抖音上火了。
這位女孩大學剛畢業還未找到工作,每天就負責在家給爸媽做午飯和晚飯。
視頻中,她一邊嫻熟掂著鍋,一邊自我調侃:
“反正在家在外都難受,就先在家做‘全職女兒’吧,包吃包住還有各種福利,相比別的老闆,還是我親愛的張女士(女孩媽媽)更夠意思。”
初聽可能會皺皺眉頭。
但仔細想想,這活確實還挺好的。
以前的年輕人,大學一畢業,還未配妥劍,出門就已經是江湖。
現在,不用出去找工作,不用擠地鐵,不用打卡,不用看老闆臉色,只需要在家照顧爸媽。
試問誰不羨慕呢?
其實在這個視頻之前,已經有不少年輕人開始流行當起“全職兒女”。
他們從學校畢業後,並不急著去工作;
又或者是工作幾年後按下暫停鍵,回家調整狀態、備考等等。
有網友說,這不就是新型的“啃老”嗎?
也不盡然。
相比於去大城市打拼,花光父母養老錢買房給彩禮,除了偶爾過回家過個年,沒給父母帶來任何物質和精神上的陪伴。
這屆年輕人,遠遠算不上“真正的啃老”。
他們多是一群家庭條件較好,對自我價值的追求比較清晰的人。
在內卷循環,學歷競爭越演越烈的現實下,主動暫時退出社會競爭,進入一段居家蟄伏期。
他們以“虛假的啃老”,定義自己的現狀。
有人在家承擔起了所有家務,廚房幫忙,收拾屋子,拿快遞,偶爾再要點錢花花;
有人選擇主動為父提供情緒價值,陪他們聊天,逛超市,錢不錢的無所謂,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
還有人會在家接接兼職,補貼家用。
僧多粥少,打家裡這份工總比在外面手氣好
也許有人會說:我也想當“全職兒女”,但前提是父母身上得有肉啊。
確實,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職兒女”,需要父母心態樂觀且家庭經濟條件可以支持。
但拋開這個大前提,你有沒有發現,這屆年輕人“似乎”越來越不想奮鬥了。
23歲的小米,去年6月畢業,原本談好的工作出了意外,在目送室友上班早出晚歸兩個月後,她索性回家。
每天8:30醒來,媽媽已經準備好早餐,包子、油條、粥,一週不帶重樣。
吃完就去幫家裡看店,中午晚上負責做飯,每月還有3000工資。
“我的朋友基本都工作了,她們經常說羨慕我還能賴在家裡,但其實這都要感謝我爸媽的理解。
他們時常安慰我,他們也就是趕上了好時代,以前只要有拼勁,去做什麼小生意都能賺到錢。
但是現在不一樣,哪怕給我開個小店,不出兩個月也會倒閉,所以年輕人迷茫是正常的。
想想也是,在家做全職女兒無非添雙碗筷,出去創業掏空父母錢包,還是啃老好。”
據教育部統計,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然而,與之相應的卻是企業招聘需求大幅縮減。
年輕人們還沒適應剛畢業的焦慮,就被推著面對很多極其現實的問題。
每天早出晚歸,坐公交擠地鐵,去做一份根本不喜歡的工作,還得時不時加班。
工資5000,扣除了房租水電、其它生活開銷之外,一分也不敢多花。
最後累得精疲力盡,換來的是領導買房又買車。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奮鬥?
因為沒人想做拉磨的驢。
既然在哪打工都是打,不如回家伺候爸媽。
爸媽支持,不過是添張吃飯的嘴,自己日常身邊還有個人照應。
孩子願意,既解決了父母的養老問題也解決自己的就業問題,好過拿自己拼命的錢給父母找個保姆。
何嘗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圓滿結局。
雙贏。
如果硬要再加一個理由的話,那就是:
越來越多年輕人發現,自己累死累活996的收入,還不如父母的退休金高。
哪怕是工作多年的職場人,最後還是要靠父母的扶持,才能夠得上房價和生育成本。
既然遲早都要回到這條路上,為什麼一開始要走彎路呢?
在這種現實下,啃老也不再只有傳統的負面意義。
躺平只是表象
焦慮才是常態
當然,有老可啃,已然是一種幸運。
但其實,大部分調侃自己是“全職兒女”的人,都是被動的。
他們大部分是因為卷輸了而被迫在家的年輕人。
2022年大學畢業二戰考研失敗,李怡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父母有時也會有意無意間提起同事的孩子,結婚了、升職了、又或者感慨自己這般大的年紀,已經賺了多少錢。
“其實我並不是沒有去找工作,只是拿到的通知都是4千塊錢的工作。”
有時候迷茫,李怡也會上網去搜索關鍵詞,結果發現不少人和自己類似,基本都是暫時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
“做家務煮飯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他們要求,只是平時在家,感覺自己不幹點什麼就手足無措,腦門上彷彿就寫著‘閒人’二字,所以我就主動承包了。
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找到一份合適工作,趕緊離開家,脫離這個現狀。”
從本質上來說,能不能做全職兒女,不是由兒女自己決定的,而是由父母來決定的。
這也就意味著,年輕人很難做到心安理得被父母養著。
在家的每一天,都伴隨著巨大的負疚感。
不少人為了減少這種負疚感,甚至通過靠考公、考編,換取蹲在家裡的資格。
網友@琳琳畢業後,在互聯網公司工作了兩年,後來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辭職回家休養。
一開始,她的手上還有筆積蓄可以心安理得地在家裡蹲,但幾個月後,父親先忍不住了。
他勸琳琳去考個公務員,“你這樣一直不上班也不是辦法啊”。
琳琳也想,“如果考得上誰不想去,關鍵是考公之路萬里挑一的難,但在父母眼裡好像我就是天賦異稟,一次就能上岸”。
可每次提到這個,父親都認為她在找藉口“xx家以前學習還不如你,現在都考上了。”
幾次爭吵後,琳琳也開始陷入自我懷疑了:
“我是不是在浪費時間?是不是個廢物?要不試試看吧?”
所以你看,在家做全職兒女其實也沒大家想象中那麼自在。
與父母的對峙拉鋸,對未來的緊迫感,以及那種「一定要做些什麼」的不安,都讓他們陷入焦慮的深淵難以自拔。
大多數人,只能儘量節省開支、減少社交,在躺平和頹廢中來回撕扯。
結束,或繼續?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曾在訪談中提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太苦,支持有條件的年輕人畢業啃幾年老。
但這個啃老,不是讓他們安於現狀,而是希望在這個時間跨度內,給他們一個探索的機會,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我挺認同這個觀點。
很多人說,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太匆忙,終日與壓力焦慮為伍。
但也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具有如此的包容性。
以前一畢業就要趕緊找工作,趕緊賺錢的觀念已經過時了,這個社會,對於個人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日漸包容。
所以你看,啃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啃老作為一種逃避生活的方式。
就像小米,自從回家之後,家裡確實給了她很大程度的自由。
她經常陪媽媽去超市、去散步、做家務,母女倆每天形影不離,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媽媽甚至不想再讓她出去了。
“其實從緊張的青春期,到後來在外求學,我從來沒有那麼完整的時間待在家,也從沒那麼輕鬆快樂地感受到家人的愛,以及他們對來自子女關心的渴求。”
但小米自己心裡知道,不管家裡條件如何優越,人總是要自己去接觸社會,這是無法迴避的命題。
哪怕將來自己社會的履歷是不完整的,但自己的人生也是完整的。
對她來說,這就足夠了。
其實縱觀周圍人,你會發現,那些即使選擇全職兒女的人,他們並非如外界所想那樣混日子。
他們有安逸,有陪伴,也有對人生的思考。
誠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米這樣幸運。
比如李怡,待業一年多後,她終於拿到心儀的offer,迫不及待離開家。
回想這一年,她的自我懷疑無處不在,沒有收入,前途未卜,社會角色尷尬。
即使找到工作,她仍時不時問自己:
“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是不是自己要求太高?白白浪費了一年的時間,什麼都沒成長什麼都沒積累。”
在忙忙碌碌中,她也無數次想要逃離:
“我不是為自己辯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躺平,所謂躺平的背後,是想要被理解、被看見的信號,也在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在問及@琳琳以後的打算時,她沉默了許久,最後只說了一句:
“不管怎麼樣,絕不能沒有工作。”
其實不管是退居家裡,還是進取大城市,每個人都在做出自己的選擇。
“全職兒女”不等同於消極或懶惰,更多隻是人生賽道上的一個迂迴戰術,以謀求更好發展的機會。
也許,最後這些年輕人還是會發現,每一種生活方式都像一座圍城。
美化別人的生活是繞不開的常態。
但到那時,他們也許會更加堅定,
一步一個腳印,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
– End –
作者: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聯繫十點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