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地乘坐地鐵已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張文宏:佩戴口罩可成為非強制性措施!你還會每天戴口罩嗎?

國內一地乘坐地鐵已不再強制要求戴口罩,張文宏:佩戴口罩可成為非強制性措施!你還會每天戴口罩嗎?


近日,“廣州地鐵不強制要求戴口罩”衝上了微博熱搜。


3月29日,據南方都市報報道,走訪發現對於部分不戴口罩進入廣州地鐵的乘客,工作人員會提醒其戴好口罩。但仍有部分乘客乘坐地鐵時沒有戴口罩。較多市民認為地鐵空間人多密閉,目前仍需自覺戴好口罩,做好個人防護。

對此,廣州地鐵方面表示,在地鐵內倡導大家戴好口罩,但不作強制要求。

張文宏:佩戴口罩可成為非強制性措施

據第一財經,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3月25日在廣州受邀出席2023亞洲青年領袖論壇時表示:“人類已經全面建立起對新冠疫情的免疫屏障,我們離走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時間節點應該為時不遠。

張文宏認為,疫情發展到現階段,佩戴口罩已經可以成為非強制性的措施。“世衛組織也已經釋放了終結新冠作為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信號。

澳門香港相繼取消“口罩令”

專家:當前可以相應調整和優化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2月28日宣佈,由於目前香港疫情整體風險可控,從3月1日起解除所有場所的“口罩令”,在室內、戶外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均不用戴口罩。此前,澳門特區政府宣佈,2月27日取消戶外口罩令。

此前,2月28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林炳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口罩令’是新型冠狀病毒處在‘乙類甲管’時期的要求,經過2022年12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高發期,我國人群的免疫力屏障已較為牢固,半年內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較低,從這方面而言,口罩的佩戴要求的確可以調整和優化。”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主任、教授王偉炳也表示:“目前新冠迴歸到乙類乙管,我國新冠疫情處於低水平流行階段,現在多數地區確實已符合‘摘口罩’條件。”

但同時兩位專家也都強調,鑑於目前處在春季傳染性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期,如甲流等,口罩的佩戴仍然是非常有效的自我保護措施,建議未感染新冠的老人、幼兒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仍要繼續佩戴口罩。


世衛: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據澎湃新聞,世衛組織官網顯示,在1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表示,世界“現在的情況肯定比大流行期間的任何時候都要好得多”。他解釋稱,過去四周每週報告的死亡人數首次“低於三年前我們第一次使用‘大流行’(pandemic)一詞時”。

“我有信心,我們可以在今年內宣佈,新冠作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正式結束。”不過,譚德塞也補充稱,目前我們還沒到那一步。上週,仍有超過5000人死亡報告。對於一種可以預防和治療的疾病來說,5000人太多了。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瑞安也在發佈會上說:“我認為,我們已接近可以把新冠視為季節性流感一樣的疾病。”

世衛組織於2020年1月30日宣佈新冠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是世衛組織的最高級別警報。當年3月11日,該組織宣佈將新冠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11日,也是世衛將新冠定性為“大流行”的三週年。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毛迪

內容綜合南方都市報、健康時報

點點點,贊和在看都在這兒!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