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吃魚,聰明人專挑這2種!健脾胃、補虛勞,蒸著吃鮮嫩又少刺

春日食鮮正當時。

說起“鮮”,最具代表性的食材,大概就是魚了。
魚可謂是家家戶戶的“餐中寶”,好吃、營養、不發胖的優點,更使它深得眾人喜愛。

再加上春暖花開後,魚的食物也變得豐盛起來,這樣不僅能讓魚兒的能量逐漸得到恢復,肉質也變得異常肥美。


那麼,春日吃魚該挑哪幾種呢?

春日必吃2種魚,鮮美少刺、健脾胃!

1、鱖魚

鱖魚,又稱桂魚,“桃花流水鱖魚肥”中說的就是這種魚。

自古以來,鱖魚就是當之無愧的“春令時鮮”,以三月份桃花盛開時最為肥美,鱸魚草魚壓根比不過它。

鱖魚之所以能獨佔“春令時鮮”的榜首,還得歸功於其細嫩豐滿的肉質,又無膽少刺,為春季淡水魚之上品。


鱖魚不僅味鮮美,其養生功效也相當不錯。

《本草綱目》記載鱖魚“可補虛勞,健脾胃,益氣力”,很適合體弱無力、脾胃氣虛、營養不良的人群食用。

現代營養學表明,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合兒童、老人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

2、鯧魚

在魚鮮之中,鯧魚也是春日不能錯過的美食。

鯧魚,又叫車扁魚、鏡魚,它味道鮮美、肉質肥厚,吃起來相當痛快!

民間素有“三月鯧魚熬蒜心,四月鰳魚勿刨鱗”的說法,也就是說,三月正是品味鯧魚的最佳季節。

當然,鯧魚在營養方面也絲毫不遜色。

中醫認為,鯧魚歸脾、胃經,具有通經養血、滑利關節、柔筋利骨、補胃益精等功效。

現代營養學表明,鯧魚富含優質蛋白,每100克蛋白質含量約為18.5克。

同時,它還含有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對於心腦血管健康具有積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鯧魚同樣是刺少肉厚的魚類,基本上只有中間的一排骨頭,吃起來方便不費勁,尤其適合不擅長吐刺的人群、老人、小孩食用。
說完了鱖魚、鯧魚的好處後,按照慣例那必須把吃法安排上。

對一條魚來說,“清蒸”是對它最高的讚賞。清蒸魚,最大限度上保護了魚肉的絕大部分營養不被破壞,還能保留住魚的鮮味。


那麼問題來了,清蒸魚怎麼做才能保證其鮮嫩還不腥呢?

清蒸魚怎麼做才能鮮嫩不腥?

想要蒸魚好吃,首先要在食材上下手。

魚,一定要買活的。越是鮮活的魚,蒸出來的口感越好,這對常去菜市場採買食材的人來說再簡單不過了吧。

其次,蒸魚時,要等水沸後再上鍋,這樣蒸出來的魚更鮮甜可口。

再者,蒸制7~8分鐘後,別急著掀鍋蓋,利用餘溫燜多20~30秒再出鍋

最後,記得把蒸好的魚汁倒掉(魚汁腥味重)。再重新鋪上一層蔥段,燒熱油澆上,瞬間魚香四溢。
本文配圖均來源於壹圖網。

-《中國家庭醫生》雜誌社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

轉載須得授權,侵權必究
右下角,您點一個和“在看”

願你天天睡得香、身體棒!

編輯:魚躍


大家都在看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點個點個在看,一起養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