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
女兒收到同學的表白小紙條了。媽媽遞給爸爸看,爸爸一臉懵,接過小紙條看完後,整個人立馬笑得前仰後合,開心到不能自已:
“你還能有收到小紙條的一天!這說明你還能有值得別人欣賞的地方。我得給媽(孩子奶奶)打個電話通報一下,老李家站起來了!”
“這還叫做事兒啊,這就是成長路上的小裝飾,哈哈哈哈。”
很多網友給這位爸爸點贊,家庭氛圍太好了有沒有!女孩信任父母,坦誠地將小秘密告訴他們,父母也輕鬆平和,沒有生氣和指責,只有欣賞和接納。
孩子早戀,太多父母草木皆兵,如臨大敵,可這個爸爸兵不血刃,用肯定、鼓勵和玩笑,四兩撥千斤地就給輕鬆化解了。
留言區更多網友發出感嘆,曾幾何時,自己青春年少時剛有點萌生出的感情,直接被父母處理成慘不忍睹的車禍現場。
要麼是雷霆之怒,要麼是虎狼之威,怒吼,威脅,關禁閉,曾經美好青澀的情愫,在父母的“努力”之下,化作了陰影和創傷。
往小了說,早戀是父母幫助孩子邁向情感成熟的小小一步;
廣東佛山的一個爸爸,因為女兒早戀,竟然直接亮出了菜刀。
他拎著菜刀趕到圖書城圍追堵截,當著女兒的面,把男孩摁倒書店門口,拿著菜刀架在男孩脖子上大聲威脅。
十三四歲的女兒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在一旁一直哭個不停。直到警察帶走爸爸時,女孩還在哭著哀求不要帶走爸爸。
真的要一聲嘆息。這得給女兒和男孩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
這個焦慮衝動的爸爸,直接將青春美好的情愫,硬生生地變成了轟動全國的刑事案件。
以後回想起到這段感情,恐怕女兒心中非但不會有任何美好的回憶,只能想到明晃晃的菜刀,無助的男孩,偏激的爸爸……
心理專家李玫瑾說,你越圍追堵截,越容易起到反作用。
11歲,有男孩說喜歡我,和媽媽說時,她只囑咐我千萬不要告訴爸爸,他脾氣不好;
13歲,一個男孩打電話和我表白,爸爸不僅摔了手機,還打了我一頓,媽媽就在一旁冷眼看著;
16歲,父母怕我早戀,每天接送我上學,只要他們不在家就把門鎖上,像看著狗一樣看著我;
36歲,不敢結婚,住得離家裡越遠,自己越覺得安全。對父母,又愛又想遠離,厭惡他們的同時,也失去了讓自己獲得快樂的能力。
說白了,早戀並不是引發家庭大戰的源頭,它只是揭開親子關係問題的遮羞布。
蓋在下面的親子溝通情況,父母對孩子信任程度種種問題,都可以通過父母處理早戀的態度體現出來。
陪孩子將這個特殊階段過渡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體驗,乃至一生的幸福。
第一個代表亞洲站在奧運會百米賽場的蘇炳添,以9秒98的成績,為中國創造了歷史。
蘇炳添和妻子林豔芳從小青梅竹馬,兩人是初中同學,關係青澀又微妙。
蘇炳添是林豔芳的組員,因為交不上作業,總被組長林豔芳催促;
林豔芳是全班跑得最慢的人,而蘇炳添是全班跑得最快的人。
隨著相處的增多,兩人的關係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女孩眼中的男孩,愛笑又陽光;男孩眼中的女孩,明豔又動人。
好感萌生,兩個人也會傳遞下小紙條,而後,兩人開始了遠距離戀愛,每週才能見一次面,距離在拉遠,感情反而越來越濃。
面對孩子青澀的感情,蘇炳添的父母只是提醒兒子以學業為重。事實證明,帶著父母信任的蘇炳添,也有著足以將一段親密關係處理好的成熟。
戀愛長跑十幾年,兩人感情始終如一。從校服到婚紗,這個用最快速度奔跑的男人,也在用最慢的速度陪伴著另一半。
孩子早戀時,比起怒吼和斥責,信任與理解更容易幫助孩子過渡好這個特殊的階段,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早戀這道謎題,孩子最終會給出答案,但謎底,其實一早就握在父母手裡。
德國著名心理醫生斯蒂爾說,父母有沒有共情能力,是孩子接受積極影響或者消極影響的關鍵。
男孩回答:“挺上進的,還挺溫柔的,挺細心的,對我也挺好,學習也挺認真學的。”
老師一邊在旁邊掰著手指頭數,在聽到第5點後,他提醒男孩:“第一點跟它重複了。
“沒啥打算就在這玩呢?你是想比翼雙飛,還是想飛蛾撲火呀?你有勇氣走到最後嗎?”
老師又笑著發出靈魂拷問:“那你的勇氣是啥,你的資本是啥,你說我聽聽。”
在衝動和選擇之前,先通過平和的溝通,教孩子學會冷靜思考:
戀愛不是一時的衝動,戀愛的最終目的,就是2個成熟的人一起,將一段親密關係處理好。
想明白這件事的孩子,處理起感情問題,也就不再是難事了。
換個角度看早戀這件事,這又何嘗不是一個你和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機?
那個和你袒露心聲的孩子,也正陷入茫然和迷惘。比起否定,他更期待和你能和他站在同一個頻率上;比起謾罵,他更想要在你這裡,得到理解和共情。
多問問自己,親子溝通是否順暢親密,有沒有給予孩子信任和接納?
別忘了,感情上不和父母處在同一頻率的孩子,大概率也很難處理好一段親密關係。
理解、溝通、接納,這樣的態度,才會幫孩子度過這個特殊階段。
當孩子被溫暖和理解包圍,當他們學會如何去愛時,我們所苦苦追尋的那個答案本身,似乎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作者簡介:二禾,記者,甜品師,喜歡新鮮有趣的文字,偏愛甜蜜濃郁的奶油。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帶給父母美好希望,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授權。已獲授權發佈。
朋友圈有什麼用?朋友圈不僅可以賺錢,還可以幫你打造個人品牌,鏈接人脈和資源,提高自己的影響力。
如果你也想:
●利用朋友圈改變自己的宅男腐女形象;
●通過朋友圈營銷賺錢;
●利用朋友圈獲取人脈與資源;
●從事新零售、分享經歷、分銷模式、社交電商;
●利用朋友圈打造個人品牌……
今天這門課程《30堂朋友圈人脈變現課:從月入3千到月入5萬, 高情商營銷快速變現》千萬不要錯過!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瞭解課程詳情


聽課入口:公眾號 重建自我派(reself007)
菜單欄【聽課入口】→【小鵝通課程03】
課程永久保存,隨時回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