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今國家經濟獲得了蓬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使得國內的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完善,根據相關部門所發佈的去年的社會保障成績單,顯示截止到年底國內的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已經達到了10.3億人。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到晚年時,能夠擁有平穩而又幸福安定的生活。
如今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日漸完善,國家所發放的養老金數額在不斷增長,這也使得國內的退休職工擁有了更多的生活保障。
然而養老金也並非人人都可以領取,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才行,首先就是辦理了退休手續,其次養老保險的繳納年限滿足15年。
對於一些經濟能力欠佳的人來說就要拿社保壓力還是非常大的,然而很多人為了能夠在退休以後領取到養老金,在檢查時可能會按照最低的標準,而且一旦繳滿15年就會選擇放棄繳納。
這也就造成了人們在繳稅金額和繳費年限上存在不同的情況,正因如此他們領取到的養老金數額差距也是比較大的,正因為存在這樣的情況,因此退休之後每個人領到手裡的養老金金額也存在一些差距。
可能有些人一個月就能領到三四千元,而有一些人每個月只能領到1000多元,面對這樣的情況,可能很多人特別疑惑那些,按照最低繳費年限和標準繳納社會保障的人,退休之後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金呢?
要想得知這一個問題就必須要了解一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其實養老保險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一般是由單位和個人按照其繳費的基數所對應的比例轉入兩個賬戶當中,對於那些靈活就業人員來說,一般會按20%的繳費比例,在這20%當中會有12%進入統籌賬戶當中,而剩下的8%則存在於個人賬戶。
所謂的統籌賬戶資金,便是基礎養老金,而個人賬戶裡面的資金便是個人養老金,退休之後領取到的養老金便是這兩個賬戶當中的數量之和。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139個月)
基礎養老金=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當然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別理解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比如劉女士是靈活就業人員,每個月的收入大約為6000元左右,就意味著必須要承擔20%的繳納比例,如果這樣計算的話,就意味著每個月所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為720元。
在這720人當中,若按照12%進入統籌賬戶,而8%進入個人賬戶,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計算,當然在這其中也不包含工資不斷上漲和利息變動的情況,那麼劉女士15年共計繳納的金額為129,600元在這,其中會有77,760元進入統籌賬戶當中。
而51,840元進入個人賬戶,這樣的話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基礎養老金為720元,個人養老金為372元,綜合來進行分析,劉女士在退休之後,每個月領取到的養老金金額為1092元。
每個月1092元的養老金,從數據上看就不是特別多到底能不能夠供其養老呢?
我們不妨來看一看這些養老金到底能不能在城鎮當中生活,根據上面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若在城市當中生活,每個月的消費支出大概為2500元左右,由此可以看得出,來1092元的養老金要想在城鎮當中生活下去,也存在很大難度,如果沒有子女的幫助,可能連吃飯都成為問題。
當然,在農村地區,每個月的平均支出大概為1300元左右。
若按照這樣的情況來分析,雖然比養老金高出一點,但是平時如果在菜地裡種一些菜節儉一些,在農村還是勉強能夠生活得下去的,但如果出現了生病或意外的情況,這些收入是遠遠達不夠的。
在養老金的繳納方面,我國一直遵循著多繳多得和長繳多得,這樣的原則,因此如果有相應的能力,就應該要選擇更高檔次和更長年限的社保繳納,畢竟退休之後最終受益的還是自己,誰也不知道未來到底會出現什麼事情,因此不妨趁現在多做準備。
當然也有人認為,每個月繳納社保花費數10萬,然而最終每個月也只能領到1000來塊錢,確實不太值得,倒不如去投資,賺得多當然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如果有經濟頭腦而且能夠穩賺不賠的話,投資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式,但大家也都知道收益高就意味著所需承擔的風險比較高,若不想冒險,社保是最佳的選擇。
除了繳納社保之外,自己存錢養老,難道不可行嗎?
當然存錢養老的想法是非常不錯的,然而若要出現了通貨膨脹或者銀行的存款利率降低的情況,最終還有可能會使得錢不夠用,如此來進行分析,繳納社保還是相當划算的。
小結
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完全可以讓國家幫我用養老金來做投資,根據相關的權威報告顯示,去年國家的基本養老金權益已經達到了14.6萬億元,預計到未來相關部門還會持續推進基本的養老金基金投資、基金風險防控以及各項監督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