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一個本來在中老人群體中高發的疾病,如今也漸漸“瞄”上了年輕人,甚至出現了不少95後的身影,發病率呈上升且年輕化趨勢。
圖源@圖蟲:designua
最近有新聞報道,23歲大學生小粱一天要去好幾趟廁所排大便,同時腹瀉腹痛已持續一個月左右,待父母帶去醫院做腸鏡檢查後,結果提示為升結腸癌。
由於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多人容易把長時間的腹痛、腹瀉,大便裡有膿或者有血等情況忽視掉,認為緩兩天就好,其實這些狀況,有可能是身體在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並且調查數據顯示,97%的結直腸癌患者患病前未做過腸鏡。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結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騫曾對財新分析,結直腸癌高發,最首要的原因是飲食結構發生了變化,攝入的粗糧多纖維下降,吃的食物更加精細,油炸食品、燒烤食品也在增加……
事實上,只要你讓腸道健康生活,就能大概率預防包括腸癌的各種腸道疾病。至於如何預防,我們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李巍聊了聊問題所在。
TH:根據《2020年全球癌症報告》,結直腸癌是全球第三大高發癌症,請問這種癌症高發的原因是什麼?
李巍:最近這些年,結直腸癌越來越引起消化內外科醫生的重視,為什麼?因為近幾年美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在下降,而中國的結直腸癌發病率一直在上升。以前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主要以蔬菜為主,蔬菜對於我們的腸道健康是有很大益處的。
由於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我們有錢了願意吃肉類的食物,但高油脂食物的增加對腸道的病變率是有一定影響的。當然了,影響導致結腸癌發生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精神因素,長期緊張焦慮,生活沒有規律,情緒抑鬱或者是心理衝突比較大,也容易導致結直腸一些病變的發作。
TH:根據門診觀察,現代人最常會出現哪些腸道問題?
李巍:常見的問題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偶然因素,一種是長期的影響。偶然因素很常見,例如吃了不合適的東西,或者是受涼後出現的急性腹瀉。長期的影響主要有這樣幾種:
第一種是結腸息肉,近幾年發病率在上升。
第二種是炎症性腸病,包括兩個方面: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男性由於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容易導致腸易激綜合徵。對於女性來說,越來越困擾她們的腸道問題是便秘。這些問題雖然不會直接導致結直腸癌,但腸道是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我們注重腸道健康,也是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身體整體機制的重要方法。
喝酒對胃腸道的危害是酒精的刺激會導致胃腸道慢性炎症,長期大量飲酒可能導致應激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甚至消化道癌變……
TH:粗纖維對腸道好,那三餐都吃粗糧是不是很健康呢?
李巍:粗糧富含膳食纖維,這是食物中不能被人體的胃腸道消化吸收的一種成分。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增加糞便的容積,促進腸道的運動,減少糞便中有害物質接觸腸壁的時間。
正常人體腸道中存在大量細菌,包括很多有益菌群和少量的有害菌群,每日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可以使腸道內的有益菌數量增加,有助於維生素的合成。一些果膠、樹膠、海藻多糖等膳食纖維具有很強的黏滯性,可以增加腸液的黏度,有利於保護腸道黏膜。
TH:吃紅肉真的容易患腸癌嗎?
李巍:我們通常把牛肉、羊肉、豬肉等顏色偏紅的叫做紅肉,紅肉肌肉纖維粗硬,脂肪含量高,含飽和脂肪酸較多。沒有明確的實驗證據,但吃紅肉確實患結腸癌、乳腺癌、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險性增高,因為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以及飽和脂肪酸在腸道停留時間過長,與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TH:吸菸喝酒會影響腸道健康嗎?
TH:不愛運動對腸道有影響嗎?
李巍:有影響。有效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腸蠕動,提高腸道中有益菌的新陳代謝。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兩項研究證明,單獨依賴運動就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組群,運動比久坐者有著更有利於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環境。
研究人員讓實驗者每週鍛鍊3次,每次從30分鐘~1小時不等,研究期間飲食沒有變化。堅持6周後,研究人員採集實驗者的排洩物樣本,發現她們體內與腸道菌群相關的丁酸鹽水平提高,這種物質能夠增強腸黏膜免疫屏障作用,從而阻止細菌及其代謝產物等進入血液,引發炎症反應。
TH:現代人壓力大,情緒不良會引發腸道疾病嗎?
李巍:專門支配內臟器官活動的神經叫做自主神經,由最高級中樞——大腦控制。也就是說,腸胃的最高領導是大腦中樞,“情緒”是中樞神經的反應,必然會通過對自主神經的影響而影響到腸胃等內臟器官。
胃腸道神經細胞數量非常多,僅次於中樞神經,因此對情緒的響應相當靈敏。而且這些細胞同時具有分泌的功能,在接受到大腦傳來的“情緒刺激”的指令後,會立刻產生胃腸蠕動、消化液分泌的變化。腸胃疾病除與刺激性食物、遺傳素質有關外,更與焦慮、驚恐等情緒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情緒波動引起消化機能的變化,隨著情緒的平息,會恢復正常,不至於引起胃腸疾病。但是,過分強烈或持久的不良情緒,有可能引起胃腸疾病。最常見的是消化不良、腹脹、便秘或腹瀉等功能性腸胃病,此外,還會引起潰瘍病,甚至是腸道腫瘤。
TH:失眠熬夜跟便秘、脹氣有關嗎?
李巍:熬夜對腸道健康不是決定性的因素,但在胃腸道功能不好的情況下,確實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低於正常7~8小時睡眠會嚴重影響腸道的工作效率,消化液的分泌明顯增多,可能會出現反酸、噁心、腹脹。如果是腸胃不好的人,熬夜很可能使舊病復發,誘發嚴重的潰瘍病。
TH:經常看到有人說排宿便清腸油,這樣做是不是有益腸道健康?
李巍:這樣做不僅無益,還有害於腸道健康。所謂清腸油意思是這個人很胖,肚子裡都是大油,清出來身體就健康了。實際上腸壁內沒有脂肪組織的存在。但為什麼用完這種藥之後,排洩物表面確實漂著油花呢?這是因為清腸油的產品有刺激腸液分泌、造成腹瀉的效果,我們吃的一些油脂類食物沒有消化完,很快地從體內又排出去了,因此才會漂油花,不是體內儲存的脂肪被刮出來了。這個連噱頭都不算,完全是一種欺騙。
排宿便也是這樣,服用排宿便的藥物後,你會輕微腹瀉,排出比平時更多的排洩物。實際上,這些都是未消化完的食物殘渣。食物進入大腸後,不是就成了大便,等著排出去就行了。而是還有進一步的消化吸收過程,大腸裡的細菌會跟食物殘渣作用,產生一些微量元素供人體吸收。排宿便讓這一步吸收過程消失了。而且服用這些瀉藥對腸道環境是一種破壞,會影響到腸道正常菌群的結構,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圖源©圖蟲:KatyFlaty
李巍:如果有長時間的腹痛、腹瀉,大便裡有膿或者有血,這些情況下都需要到醫院去就診。
曾經,美國人腸癌患病率很高,但近幾十年來受益於腸癌篩查,20~54歲人群的腸癌死亡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美國癌症協會建議,處於一般風險水平的成年人需要從45歲開始接受篩查,包括每年一次糞便隱血檢查、每5年做一次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每10年做一次完整的結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