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著ChatGPT點燃的這把火越燒越旺,各路人馬也開始或是親自下場、或是想方設法來蹭熱度。繼日前網易方面宣佈,《逆水寒》手遊實裝國內首個遊戲ChatGPT後,2月16日另一家國內遊戲大廠完美世界也表示,目前已將AI相關技術應用於遊戲中的智能NPC、場景建模、AI劇情、AI繪圖等方面。
在網易方面的描述中,遊戲ChatGPT可以讓智能NPC與玩家自由生成對話,並基於對話內容自主給出有邏輯的行為反饋。此外,不僅玩家可與智能NPC互動,NPC之間也會有交流、影響,並且在逆水寒GPT”的加持下,智能NPC將形成巨大的社會關係網,而玩家的每一個行為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觸動這個網。
完美世界方面的說法,同樣也不遑多讓。在回答投資者的相關提問時他們表示,《夢幻新誅仙》採用了智能NPC與IK技術,使得NPC具有豐富的微表情,可為玩家提供真實自然的交互體驗;公司在研的仙俠題材MMORPG端遊《誅仙世界》創新性運用了全天候天氣智能AI演算技術,實現了對雨、雪、大霧等天氣的全局還原和細節處理,使得天氣變化切實融入到玩家的遊戲體驗中。
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遊戲中,這其實是遊戲工行業自人工智能技術出現以來,就一直在暢想的場景。大家不妨試想一下,如果遊戲世界中的NPC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有著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而不是按照開發者設計的規則行動,整個遊戲是不是就會變得更加栩栩如生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但如今是距離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技術的成熟已經過去了數年時間,可似乎直到ChatGPT出現,大家才看到有廠商大規模宣傳將AI與遊戲結合。
對於網易乃至完美世界的遊戲ChatGPT,有部分業內人士都給予了懷疑的態度。原因也很簡單,ChatGPT儘管確實足夠有“人味”,也能夠讓完美世界和網易旗下一眾角色扮演類遊戲營造的氛圍感更出色,但架不住它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成本很高。在常規開發模式下,NPC或遊戲環境的運行機制往往都是被寫“死”的規則,也只需要遊戲廠商支付一次性成本。
換而言之,雖然在遊戲中應用ChatGPT,確實會讓整個遊戲世界變得鮮活,但代價就是運營方需要持續為之付費,最終成本必然會轉嫁到玩家頭上。
由於ChatGPT每一次生成內容都需要成本,即便幾美分的單價看似不高,但結合數十萬規模的用戶群體以及極高頻率的互動,成本無疑一下子就上來了。如果選擇離線部署,想要擁有足夠的算力對玩家硬件的要求就會高得離譜,同樣也有著巨大的風險。
所以問題也就來到了,玩家是否會願意為NPC更活靈活現去付費呢?可能絕大多數《逆水寒》手遊、《誅仙世界》的玩家都會給出否定的答案,原因很簡單,這類MMORPG遊戲強調的是在遊戲舞臺上玩家與玩家間的交互,而非玩家與遊戲的交互。往往更看重遊戲本身的會是單機遊戲玩家,這也就意味著玩家很難去為不能直接影響與他人交互的功能付費。
再說了,一個有“有血有肉”的NPC雖然能夠大幅度提升玩家的沉浸感,可對話越多出錯率可能就會越高,並且NPC的行為如果不符合遊戲邏輯還容易出戏。因此目前相當多遊戲行業從業者對於ChatGPT的應用,是持謹慎態度的。
雖然現階段ChatGPT可能不適合遊戲,但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底層的遊戲開發上,其實已經處於大規模應用的狀態。例如用人工智能來代替遊戲開發中音樂、遊戲美術等勞動密集型工種,也已經極為普遍。比如育碧早在2017年,就展示了藉助AI技術自動生成動畫的技術,又比如用AI代替動作捕捉來生成人物的動作,不必再依靠人工一點點去製作狀態樹,也不用再錄入單獨的動畫。其實這一點在育碧的《榮耀戰魂》上就有明顯的體現,每個角色都有一套獨一無二的動作體系,依賴就是AI技術。
而AI在遊戲中最典型的應用,應該就是機器人技術了,這一點相信不少《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玩家深有體會。在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前,遊戲AI的概念就已經出現,只不過彼時它只是開發者有意設計的一連串精密程序,基本模式就是為NPC設定各種狀態(State),當滿足狀態的條件時,NPC就會自動切換至另一種狀態,讓玩家有NPC具備意識的錯覺。
實際上,更能發揮ChatGPT作用的地方其實是在遊戲之外,與傳統的AI技術一樣為遊戲開發過程服務。例如已經有人藉助ChatGPT撰寫遊戲宣傳文案、生成遊戲買量素材,甚至於讓ChatGPT來設計遊戲關卡,並將生成的代碼放到遊戲中去。
所以如今將ChatGPT用在網遊可能不太靠譜,但要是應用到諸如《荒野大鏢客》、《賽博朋克2077》這類開放世界遊戲中,或許會更加合適。
旗艦移動SoC設計生變,入門級或將再成“炮灰”
新款旗艦主控的這一調整,可能會與入門級產品的差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