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到一條微博,內容實在令人心痛。
一位博主說,她無意中刷到兩年前一封14歲女孩的遺書,“邊看邊淚流”。
女孩的遺書邏輯清晰,措辭利落,看得出是一位成績不錯的學生。
但字裡行間,她卻無處不在表達自己作為一個“好學生”的無奈與痛苦。
她寫道:
更令人心痛的是,除了說出放棄生命的一切原委,她並沒有忘記給這個世界,留下自己最後的愛與善意。
她仔細交代了自己能想到的所有後事,沒有忘記愛她的人,也沒有埋怨任何人。
她覺得自己消失了,便不會再有人氣父母了。
她把3萬塊壓歲錢放在桌上,把自己微信的錢也轉給了父母。
她囑咐家人把自己沒上完的羽毛球課去上了,說打球對身體好。
她還讓家人幫忙還圖書館借的書,要他們拿自己的零花錢給小朋友們買棒棒糖……
深感惋惜的同時,我從這位小女孩身上,彷彿看到了無數“好學生心態受害者”的縮影。
ta們成績好、有禮貌、肯聽話……是所有人眼中的“好學生”。
但ta們卻沒有絲毫的快樂和自豪,反而因為“好學生”這個身份,活得緊繃又壓抑。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
到底什麼是“好學生心態”?“好學生”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叫“受害者”?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
無數人背後的隱痛——“好學生心態”。
什麼是“好學生心態”?
你有過類似的經歷嗎?
“上課時就算想上廁所,也不敢跟老師舉手示意,一直憋到下課。”
“工作了即使生病,也不敢跟領導請假,怕被責怪。”
“從小到大,連睡懶覺都會有負罪感。”
“從小被灌輸不能早戀,如今30歲了,連談個戀愛都覺得羞恥。”
“打手遊都只敢單機,不敢組隊,就怕坑了隊友。”
……
如果有,那你可能已經陷入了“好學生心態”。
有好學生心態的人,會為了完成他人的期待,而改變自己的言行舉止,努力成為他人眼中的“好學生”。
“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很害怕出錯,高度服從外界,習慣性討好他人。
一旦有些言行不符合“好學生”的標準,就會過度反思自己,陷入一種“好學生困境”。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捨得》
我想分享一段我的親身經歷。
儘管過去10年了,每當想起這件事,我仍然十分內疚和痛苦。
在高三那年,同班的一個好朋友因為生病回家休養。
在她生病的那段時間,我和另外幾個好朋友,甚至都沒去探望過她。
原因很簡單:害怕。
其實我們都想過要組團去看她,但老師和家長都跟我們說:
高考前的緊要關頭,學習要緊,不要受這種事情影響……
然後,我們就因各種擔心而打消念頭:
我們是寄宿制學校,如果在休息時間偷偷溜出去,會不會被記名?
如果翹課,會不會被老師、家長痛罵一頓?
就快高考了,會不會因為這件事影響成績?
……
就這樣過了2個月,有一天我下了晚自習回到宿舍,看到室友們都紅著眼睛。我才得知,那位朋友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
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我全身都像觸電一般,僵在原地。
我們都不知道,原來她之前已經病得這麼嚴重。
我們都無比後悔,為什麼連她最後一面,也沒有見到。
那天晚上,我們宿舍四人,擠在一張床上,哭到了天亮。
到現在我都希望,回到那個時候,我溜出學校,提一袋她最愛吃的水果,和她說說話,拍一張合照……
因為害怕被說是“壞學生”造成的遺憾,這輩子都無法彌補。
簡單來說,我們這些有“好學生心態”的人,往往會有這種錯誤信念:
“只有獲得他人的好評,我的人生才有價值”。
我們明明被迫關進“好學生”的籠子裡,卻還在擔心自己的行為會讓別人不高興,遲遲不敢掙脫束縛。
好學生心態,
正在席捲這一代小孩
不可否認的是,“好學生心態”可以讓一些孩子聽話懂事,努力讀書。
但如果長期被這種心態裹挾,也可能會引發難以預料的後果。
青少年心理健康領域專家徐凱文博士曾統計發現,北大每年有高達30.4%的新生厭學,另有40.4%的學生認為活著沒意義,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
好學生成績好、又聽話,經常被誇獎,怎麼反而不快樂呢?
這或許是因為,有些“好學生”的自我價值和優越感,都是建立在“你學習很好,你很聽話”的評價中的。
只能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這樣又怎麼會快樂呢?
另外,由於“好學生”們懂事、聽話、優秀等,從小得到的大都是正向反饋,長大後面對職場和社交問題時,可能會更害怕失敗,容易恐慌焦慮。
他們為了得到好評,會不斷努力,內卷。
如果不被認可,就會認為都是自己的問題,覺得努力沒有價值和意義。
久而久之,會有一種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找不到活下去的動力。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空心病”。
曾有一位高考狀元自殺未遂後,對徐凱文教授說過: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好學生”都會這樣。
心理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成就動機”。
由於人格特質、家庭養育模式,以及獲得的支持不同,一些人有“高成就動機”。
他們喜歡挑戰、戰勝自己,取得新的成就時,就會感到很開心、很自豪。
而“好心態受害者”們,往往不是發自內心想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好學生形象”。
就像他們中有人說的:“我並不想做一番大事,也不想成為一個偉人,只想做自己。”
“填鴨式”教育,
教不出“好學生”
那麼,“好學生心態”是如何形成的呢?
豆瓣上有一個叫做“好學生心態受害者”的小組。
成立2個月時間,卻已有3萬多名成員。
“好學生心態受害者”的存在如此普遍,令人震驚。
同時我發現很多“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在敘述經歷時,大多離不開原生家庭。
這讓我聯想到一個詞——“填鴨”。
你知道“填鴨”是怎麼操作的嗎?
自由快樂地覓食,本是小鴨子的天性。
但因為要賣個好價錢,它們必須要在短時間內達到“標準體重”。
所以養鴨人要對它們進行強制性人工填食催肥。
於是,鴨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禁止自由覓食了。
剛開始被填食時,小鴨子們個個都會驚恐萬分,避之不及。
可養鴨人會迅速抓住鴨子,把一根長長的管子伸進它們嘴裡進行填食。
不一會兒,鴨子們的胃,就被填得滿滿的。
鴨子們是弱者,它們完全沒有辦法逃避。
就這樣,每天六小時一次的一日四餐,都是按統一的配方標準填食。
時間久了,小鴨子就習慣了,而且它也不會自己覓食了,即使把食物放在面前,它也不會吃。
餓了,甚至還會高高興興、一搖一擺地乖乖排隊等著被填食。
看到這裡,你有什麼感受呢?
我的感受是,很多“好學生心態受害者”,或許就像這些小鴨子。
Ta們為了成為父母、學校、社會所認定的標準的“好學生”,不斷地被灌輸他人所認定的知識、觀念和一切行為準則。
這種“填鴨式教育”,令人不寒而慄。
其實,我們和小鴨子一樣,本來是會自己覓食的。
只要有人提供適合覓食的環境,我們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食物。
這些是不用教的,而是本能。
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我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也會探索自己該怎麼做。
但在家庭教育中,有些父母卻無法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去對待。
他們往往會認為:
我們給了孩子生命,孩子就是屬於我們的;
我們把孩子辛苦養大,孩子就要聽我們的;
我們看到的就是孩子看到的,我們的經驗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於是不斷按照大人的期望和要求,給孩子安排好所有的軌跡發展。
殊不知,如果父母過度干涉孩子的思想,把孩子的意志和自己的意志融為一體,不僅不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還會讓他們在這些所謂的“控制”和“服從”中,慢慢丟失自我。
如何擺脫好學生心態?
“好學生心態受害者”們的痛苦,往往很難被人理解。
因為”好學生”這個詞,在別人眼裡,本身就自帶“你已經很好”的意味。
所以,當好學生申訴ta們的痛苦時,許多人的反應仍是半帶譏諷的:
“都這樣了還痛苦,那到底要怎樣才叫幸福?”
“這是凡爾賽吧?天之驕子還焦慮抑鬱,那叫我們這樣的普通人怎麼活?”
擺脫“好學生心態”,可能還得靠自身的努力與改變。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認知療法的代表人物貝克認為:
“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
而改變的根本,就在於重建一個人的核心認知信念。
你可以嘗試調整自己對“好學生”的核心認知信念。
比如,並不是一定要成績好、聽話,才是好學生。
打破對成為“好學生”的絕對化要求。
不斷在一些小事上重新評價自己,改變認為自己“不好”的認知,重建對自己的信心。
不要覺得:
我必須成為優秀的“好學生”才有價值,否則人生就完了。
實際上,你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你的人生不會這麼輕易完蛋。
要意識到:
你並不是父母或者任何人的附屬品,你就是你自己。
只有學會愛自己,讓自己慢慢成長,才能更好地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當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擁有完整的、自我的意識,才能更好地主宰自己的人生。
圖片來源:電視劇《母親》
我知道這會很難,甚至需要花費很長很長的時間。
但只要堅持下去,相信我們都可以獲得想要的、新的幸福人生。
因為正如康德說的,“誰也不能迫使我以他的方式獲得幸福”。
終有一天,你可以真正為自己而活。
而不是為父母、為老師、為同事、為伴侶、為任何一個其他人。
最後,想用《心向原野》書中的一句話,和你我共勉:
“人生不是軌道,而是一片原野。
“選擇在哪裡生活、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什麼樣的人,是生而為人的自由,
也是人類最大的權利之一。”
願你能奔向自己的原野。
世界和我愛著你。
來源簡介:作者一顆多肉,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12年專業心理諮詢品牌。
來源簡介:作者一顆多肉,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12年專業心理諮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