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人:“中國威脅論”只能靠“增強防衛力量”了事嗎?

日本媒體人:“中國威脅論”只能靠“增強防衛力量”了事嗎?

3月28日,日本國會正式通過2023年度預算案,預算總額創紀錄地達到約114萬億日元,同比增加6.7萬億日元。《讀賣新聞》29日報道指出,此次預算膨脹的主因在於日本防衛費同比增長26.3%,達到6.8萬億日元。

此次日本防衛費大幅增長與岸田政府去年末提出的針對“中國威脅”的“安保三文件”密切相關。然而此次防衛費膨脹只是剛剛開始。日本時事通訊社29日報道稱,根據2023年度的《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未來五年日本防衛費總額將達到4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萬億元)。日本政府打算通過增稅填補17萬億日元防衛費缺口中的一部分。

對於日本渲染“中國威脅論”,不遺餘力加強軍備的做法,日本資深媒體人、前NHK主播木村知義通過《人民中國》撰稿質疑:難道光靠加強威懾力就能應對“中國的威脅”嗎?

木村知義

前NHK主播、自由撰稿人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中國從人事與政策兩個層面做好了謀篇佈局,他們正處於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踔厲奮發地邁向經濟等社會建設的“新階段”。中國攻克了長達三年的世紀疫情“難關”,正迎來新徵程的春天。

安全保障政策大轉向的重大影響

然而,我們卻不得不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這事關日本今後的走向以及日中關係的未來。

去年末,日本政府內閣通過了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統稱“安保三文件”。眾所周知,這是岸田文雄首相花大力氣促成的“日本安全保障政策大轉向”。今年年初,岸田首相訪美與拜登總統會談。聯合聲明中,拜登總統結合此前召開的日美兩國外長防長“日美安全保障磋商委員會”(“2+2”會議)所達成的“合作”,稱讚“這是為實現日美同盟現代化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進展”。保有攻擊敵方基地能力(反擊能力)、將防衛費增加至國民生產總值(GNP)佔比2%等,這些日本增強防衛力量的新舉措是對美國立下的“公約”。這可謂意味深長。

拜登與岸田雄 資料圖

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將中國定位為“最大的戰略挑戰”。這實際上進一步將中國渲染成為了日美共同的“假想敵”。其背景是所謂的“臺灣有事”。此前我曾經論證過“臺灣有事”是“人為炮製”的謬論。但是此次“大轉向”很有可能切香腸式地動搖“一箇中國”這一日中邦交正常化以來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更需注意的是,在日本社會,拿“中國威脅”說事,意在“強化防衛力量”的舉措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支持。這種氛圍正在蔓延。

無需贅言,這些舉措正阻礙著日中關係的發展。美中博弈白熱化的當下,世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被簡單歸結於“中國威脅”這一敘事語境。遏制中國的動向愈發激進化。簡言之,我們正迎來如何認識並應對“中國威脅”的時代。

中國的未來構想

我們需要確認中國目前是基於怎樣的認識為邁向今後的道路而做準備的。讓我們一起看看引領中國未來道路的中共二十大報告。

二十大報告的“十四、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闡述如下:“中國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

關於臺灣,“十三、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中闡述如下:“我們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此基礎上,推進同臺灣各黨派、各界別、各階層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開展廣泛深入協商,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在此基礎上,二十大報告明確表示:“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二十大報告同時強調:“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臺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

通過這些表述,我們真能得出中國是“威脅”這一結論嗎?答案不言而喻。可是無法否認,確實有一批人認為“口說無憑,難以置信”。

中國是“威脅”?!何謂“威脅”?

那麼,退一百步說,為了抵禦中國的“威脅”,難道只有增強防衛力量,加強對抗這條路可走嗎?我想說的是,為了超越與克服“中國威脅論”,我們應該思考“何謂威脅”這一命題。

在思考安全保障問題中的“威脅”時,有一個公式,即“威脅 = 能力×意圖”。換句話說,“威脅”並不是毫無前提的客觀存在,它會隨著對對方的“能力”與“意圖”的分析情況而發生變化。其中一個乘數不管再大,只要讓另一個乘數無限接近於零,那麼就構不成“威脅”。

我舉一個淺顯的例子。對於日本而言,號稱擁有世界最強軍事實力的美國並不構成“威脅”。這是因為美國對日本的攻擊“意圖”為零。不管有多強的實力(能力),但凡乘以零自然也就等於零。這是連孩童都會做的算術題。

3月26日,岸田文雄出席日本防衛大學畢業典禮並發表講話稱:“今日之烏克蘭,可能就是明日之東亞。”

由此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當對方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能力)時,我們面臨著一個永恆命題,即如何讓對方的“意圖”無限趨近於零。因此,以“能力”(軍事實力)硬碰“能力”(軍事實力)是一種愚蠢的策略。如果我們冷靜並縝密地思考,結論就是如此。

坦白地說,即便中國的軍事實力(能力)再強大,考驗我們的應該是思考能力,即思考如何化解“威脅”,讓中國“攻擊”的“意圖”無限趨近於零。換句話說,就是思考如何構建良好的日中關係。這其中,“外交能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此次“大轉向”是試圖用軍事力量遏制、抗衡對手,可以說是放棄了外交方面的努力。

更進一步說,妥善應對“中國威脅論”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它同時要求我們做好準備攻克另一個重要課題,即從日美同盟的桎梏中掙脫出來,自由地觀察和思考世界,並認真地思考“日本外交”的著力點之所在。

題圖:2023年2月2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都千代田區國會大廈出席眾議院預算委員會(圖源:視覺中國)

編譯:吳文欽
圖片源自網絡
全文略有刪減


下圖進入微店

《人民中國》
2023年第3期
當月5日發行
點擊圖片可購買→

掃一掃,關注人民中國

微信ID:peopleschina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