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各類專業和業餘劇團、舞蹈隊、樂隊等2022年累計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400餘場次,平均每天約4場。全縣56萬老百姓在家門口看大戲,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極大滿足。
為推動群眾文化繁榮、賦能鄉村振興,近兩年岳陽縣積極探索、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群眾文化與鄉村治理相融共促的新路子,人往基層加,錢往基層花,勁往基層使,把舞臺搭到群眾身邊,把歡樂“種”在百姓心間,為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活力。
岳陽縣堅持“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靈活用人導向,創新性地通過項目負責制積極引入“社會人”角色,整合社會人才資源,助力群眾文化發展。
據岳陽縣文化旅遊廣電局黨組書記、局長黃麗娟介紹,岳陽縣文化館聘請了9名“文化閒家”擔任藝術顧問,組成“創作智囊團”,實現了文藝作品創作上的突破。“我們採取工作室的形式,通過老帶新,專業創作人員與基層業餘人員共同打磨作品,先後出品大型現代花鼓戲《親家相遇張谷英》《風吹稻花香》等一批藝術作品。”黃麗娟說,“在此過程中也催生了一批帶泥味的鄉村‘文化閒家’,他們以充滿煙火氣的基層生活經歷為素材,推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原創群眾文藝作品。”
據統計,近3年來,岳陽縣共創作、編排、演出小戲小品等“三小作品”70多個。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文化閒家”創作出《碧水向東流》《打秋》等一批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作品。
岳陽縣還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捐助或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文化支援活動,鄉賢參與捐建的鄉村文化禮堂、公益堂、文化小廣場等設施共有80多處。
岳陽縣的各級公共文化機構也在群眾文化輔導方面積極發力。全縣共組織30多名業務骨幹包片進村開展群文輔導,先後舉辦群文輔導培訓班18期,培訓群眾1000多人次,建立群文輔導陣地300多個,“七色之光”團隊、微水愛心團隊等10多家民間文化愛心團隊也加入其中。
通過發揮群文輔導陣地的“溫室”連鎖效應,岳陽縣共催生出800多個文藝小分隊和輔導點,全縣共發展群眾文藝協會20多個會員2000多人,他們成為一支真正留在鄉村、紮根基層的文藝力量,也成為群眾文化舞臺上真正的主角。
目前岳陽縣群眾自發組織建立了“老年藝術團”“群星藝術團”“二人臺文藝隊”“樂器組合”“舞蹈文藝隊”等多種形式的社會文藝團體,並深受群眾喜愛。
新開鎮新開村的馮曉雲是一位老年群眾文藝愛好者,每年的岳陽縣群眾文化匯演活動她都會登上搭在家門口的大舞臺。她表演的《霸王別姬》《紅娘》等節目收穫了大批粉絲。
黃麗娟介紹,岳陽縣文旅部門積極引導各社區、村組利用節假日、集會等開展文藝巡演、互演,舉辦各類文藝比賽,將群眾文化活動延伸到鄉村、社區,搬到群眾家門口,鼓勵廣大群眾從臺下走到臺上,爭當“導演”“編劇”和“演員”。
如今,在岳陽縣,群眾自編自演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漸成時尚。“群眾文藝匯演每個專場的原創節目需達到60%以上,節目題材要本土化,以展示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民幸福生活為主線,確保‘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黃麗娟說。
與此同時,岳陽縣還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積極鼓勵地方傳統特色節目的創作和參演,已挖掘和激活嶽州花燈、巴陵青陶、月田漁鼓、毛田竹馬等一些瀕臨絕跡的民間絕活,發掘整理大雲山高腔山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代表作22個。
岳陽縣突出以品牌為核心的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把貼近群眾實際的文化產品和服務以菜單的形式“種”在基層,著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鍛造出“文化百姓”“文化養老”“文化志願者”等公共文化服務特色品牌。
“文化百姓”服務品牌推出百姓劇院、百姓大學、百姓講堂、百姓展廳和百姓大篷車等純公益性文化服務。創造性地開展“一元劇場”,群眾只需花一元錢,就能在每週五晚上欣賞到精彩的戲曲演出,每年演出50餘場。連續10年開展的百姓大舞臺採取“村村出節目、鎮鎮有演出、片區大匯演、縣城集中賽”的模式,由群眾文藝匯演、廣場舞大賽、健身藝術節和企業文化節組成,為廣大群眾及文藝愛好者搭建了文化活動平臺。
“文化養老”服務品牌優化“老年藝術大學”辦學模式,實行場地、教學、演出活動全免費,去年累計培訓老年藝術大學學員1500多人次。
“文化志願者”服務品牌圍繞黨史學習教育、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內容,融入緊貼時代的文化元素,創作了100多個貼近群眾生活、寓教於樂的文藝節目,在全縣鄉鎮、社區、學校和企業巡迴演出200多場次,惠及基層群眾30多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