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育兒】幼兒腦癱的預防與調護|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

本文作者:彭鑫

文章摘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

  腦癱是中樞神經引起的一種運動、乃至語言功能的障礙性疾病。重點表現在運動功能方面。典型表現就是多臥少動,經常安臥,但是動很少。另外四肢的肌肉的張力增高,所謂肌肉張力增高,就是肌肉特別拘緊,然後隨意性運動會少,有的時候是徐徐的抽動,痙攣型的。再往下就是腱反射亢進,你輕輕一碰,他就反應很劇烈。

  這些神經都會張力特別高,導致的這些肌肉長期處於一種痙攣和緊繃的狀態,松馳不下來。

  肌肉一旦緊張就會影響他走路。兩條腿只有交替地舒展、緊張才能往前走,要是一直緊張,走路步態就不是正常的步態了。叫做剪子步,就是兩條腿彎曲,向兩邊分,甚至是半蹲著的走路方式。(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走起來好像老人一樣,需要扶著,甚至有的腦癱患兒沒法正常走路,或者需要扶著旁邊的扶手才能走路。另外就是動作非常不協調,因為肌肉永遠處於緊繃狀態。

  有一些腦癱患兒伴隨著智力低下,語言功能發生障礙,還有些孩子是智力方面都非常好,就是肌肉四肢的周圍神經出了問題,另有些患兒甚至還伴隨著癲癇,聽覺、感覺障礙,學習困難等等。

  腦癱的病因

  1.胎盤異常,胎位不正,宮能窘迫,早產多胎,這都是屬於出生之前的問題。就是在懷孕的時候出現的。

  2.出生的時候窒息,腦部缺氧,這些都是腦癱的致病原因。新生兒的缺血、缺氧性腦病也都容易引發腦癱。

  3.感染外傷,腦部畸形。

  四種類型

  1.缺氧窒息型:缺氧窒息型包括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缺氧窒息,這種情況多見於臍帶繞頸,或者是胎位不正,容易引起胎兒在內部窒息。

  2.分娩的時候,新生兒窘迫性窒息,還有呼吸緊迫綜合症,周身的循環衰竭等等,紅細胞增多症等等這些都容易引起腦部的病變,進而引發腦癱。

  3.胎位不正,產鉗夾傷。胎位不正,正常的胎位是頭朝骨盆的,可能有的孩子並不是頭朝骨盆,然後媽媽又特別堅持要自己生,這種情況下要是剖腹產可能很順利就出來了,他自己生可能就會造成生產時間過長,難產,導致孩子缺氧而引發腦癱。產鉗夾傷會導致腦部的受傷。

  4.早產和胎兒發育不良。早產兒因為整個身體都沒有發育好,沒有瓜熟就先蒂落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身心都會有一些不足。另外就是新生兒的體重少於2500克,腦癱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據相關統計,有40%的腦癱孩子出生時體重低於2500克。

  腦癱早期表現

  1.少哭少鬧。

  2.哺乳比較困難。因為肌肉運動不協調,所以吮吸奶汁是沒有力量的,比較困難,口腔閉合不住。

  3.動作不協調,不對稱。正常的孩子慢慢地就建立起協調的反應,大人給他什麼,他慢慢眼神就能跟過去,小手就去抓,但腦癱患兒的運動支配能力比較差。所謂腦癱,簡單地理解,就是大腦支配肌肉、四肢的支配能力會差,運動非常不協調。

  4.經常出現肌力異常。所謂肌張力通常都是指的肌張力過頭,就是過分緊張。容易出現拘謹這種情況,手出現這種情況,那都是其實很多肌肉拘謹導致的這個感覺。(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包括足內翻,那是腓腸肌的緊張,腓腸肌一緊張,腳平時是伸著,把它給拉進去了,這些都是肌張力的異常。

  5.運動發育會比較遲緩。比如說三四個月的小兒,在俯臥位,趴著的時候他抬不起頭來,不能豎頭。四六月以後仍不能用前臂支撐。一般來講,三個月的小孩就能自己趴著,自己撐起來了,這種孩子通常四個月都不會用手撐著,然後抬頭。

  兩手經常握拳,兩手經常握拳。為什麼握拳呢?因為他緊張,他喜歡這樣握拳。另外就是他不能正常地把自己的手指放到嘴裡邊去吮吸。因為他支配能力不協調,放不進去。

  6.站姿不正常。非常典型的表現就是等1歲左右,大人扶著他站的時候,他喜歡腳尖著地,把腳跟抬起來,為什麼腳尖著地,把腳跟抬起來呢?是因為腿部肌肉緊張導致的,因為一緊張又出現這樣一個姿勢,他沒法把雙腳平落在地面上。另外雙腿彎曲,不能負重。

  因為腿部的後邊股四頭肌那塊兒永遠是處於緊張狀況的,一緊張腿就彎了,沒法站立起來,用骨骼和肌肉協調來支撐自己好好站立。兩個下肢過於挺直,或者是交叉等等,這些都是屬於站姿的不正常。這些都是腦癱早期的表現,需要趕緊去醫院治療。

  腦癱的按摩療法

推拿按摩對腦癱患兒可以達到很良好的緩解肌肉緊張的功效。按摩療法主要功能是讓肌肉鬆馳,讓他緊張的肌肉鬆馳,因為骨骼是聽肌肉的話,骨骼和關節,肌肉鬆馳了之後,骨骼慢慢地,叫做“骨正筋柔”,骨骼就擺正位置了,也就是說預防畸形的發生,讓肌肉舒展,然後經絡通暢,這氣血流通就好了。

  同時按摩手法本身可以刺激局部的穴位。另外一個,從西醫的眼光看來,按摩可以促進這個血液循環,改善周圍,改善肌肉組織的血液供應。

  緩解肌肉的痙攣,矯正軟組織攣縮所引起的肢體畸形,改善肢體的活動功能。既然可以糾正這個畸形了,當然在正常的機體恢復之後,才能有正常的運動方式。

  無論是中醫、西醫都認可這一點。中醫為什麼得推拿、按摩這個穴位呢?實際上穴位按摩完了以後,穴位會把這種感覺傳送給大腦,大腦分不同的區域,大腦接受的這種綜合刺激多了之後,直接反射到大腦的投射區,讓這個區域的功能改變,重新下來一種組合在一起的指令,把整個身體全都調整好了。

  預防

  1.孕婦要積極地進行早期的產前檢查,避免胎兒的先天性因素。

  2.要戒除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吸菸、喝酒,還有爛用麻醉劑、鎮靜劑等等。

  3.要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性感染。因為這些病毒性的病毒可能會通過胎盤屏障直接侵襲胎兒。

  4.避免與放射性等有害有毒的物質接觸,以及頻繁地去做B超。頻繁做B超對胎兒的影響也很大。胎兒出生的時候,要分娩過程當中,需要注意,不要早產、難產等等的,這些要聽從醫生的安排,生產過程要順利。

  5.做好產前檢查。大齡的孕婦,35歲以上的,或者男方在50歲以上的,這樣的夫妻懷孕之後,(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生小孩之前早期的檢查一定要特別注意;近親結婚要特別注意;有不明原因的流產和早產、死胎,以及新生兒死亡的這種先兆和病例,還有如以前有過胎停育的情況,或者流過產、早產等等,都要提前注意了。

  父母雙方有一方有癲癇病史,或者是近親有癲癇病史,這都是屬於有家族遺傳病史,都要做好產前的檢查;夫妻雙方任何一方有癲癇或者是腦癱的這種病史,或者是有其他的那種腦病史,都需要提前去做產前檢查。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免責聲明:本文為健康知識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藥物、藥方、針灸以及其他各種治療和養生方法,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應用,切勿自行應用。如因不當使用所產生的問題,概不負責。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推薦閱讀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覆數字 2023,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視頻]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視頻]彭鑫博士座客央視——如何給寶寶捏脊

[精品文章]“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精品文章]偏方到底能不能吃?

[精品文章]大德必得其壽:心胸豁達是養生第一理念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及講座邀請方式

↓ ↓ ↓

預約方式:點此處詳細瞭解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