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哪有這麼多的國家?想來只有兩三個,今日稱英吉利,明日又稱意大利,後日又稱瑞典,用以欺騙中國人而已。”
在明清兩代的朝貢史上,假貢使事件層出不窮。有的是自行捏造一個不存在的國家,自任使節;當然,更有效的方式是冒充那些真實存在的國家的使節。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荒謬的現象,主要歸因於當權者喜歡萬邦來拜的虛榮景象。
對於遠道而來的各國使者,沿途供吃供喝,回去時賞賜的禮物多得不可勝數,所以,大量的冒牌使者接踵而至,已到了皇帝不得不進行干預的程度。
即使朝廷下發諭旨給地方三大衙門,要求半路阻攔,但卻並不意味著後續的情況會因諭旨而得到實質性的改善。
1374年(明洪武七年),一個叫必尼西的外國人來到南京城,要求覲見明太祖朱元璋。
這位必尼西說,他來自西方,是「西天阿難功德國」的官員,官職是“講主”,他們國家的國王叫“卜哈魯”。
自己此番到南京,是奉了國王之命,帶了本國的一些土特產和解毒藥石,來朝貢大明皇帝。
與必尼西同來的,還有一位汝奴汪叔。他自稱是「和林國」官員,官職也是“講主”。此番到南京,是奉了“和林國國師”之命,給大明皇帝進貢禮物,並上交元朝皇帝授予的玉印、玉圖書、銀印、銅印、金字牌等。
負責接待的禮部官員翻遍了典籍,也沒能找到關於「西天阿難功德國」的任何記載。
倒是“和林”,因為是元朝的舊都,禮部官員多少聽過。但“和林”並不是一個國家,“和林國國師”這樣的名號,讓他們感到相當疑惑。
再加上必尼西稱阿難功德國在西方,和林“在極北非西番”,兩國使者卻又結伴而來,負責接待的官員們覺得,自己大概率是碰上了騙子。
此時的朱元璋,正埋頭註解《道德經》,致力於追求“君師合一”。朝貢者的到來,無疑是對他這種追求的強力肯定。
所以,負責接待的禮部官員們雖然滿心疑惑,卻沒有揭穿“必尼西”和他那子虛烏有的「西天阿難功德國」。
明廷收下了他的土特產,朱元璋下詔賜給必尼西一批遠高於其貢品價值的貨物,包括絲綢、布帛和制好的禪衣。同來的“汝奴汪叔”,還獲得了賜宴的禮遇。
次年,嚐到甜頭的汝奴汪叔故伎重演。傳說中的“和林國國師”帶著佛像、舍利和馬匹,也來到南京,離開時帶走了一批上好的絲綢和制好的禪衣。
再然後,一點影子都沒有的西天阿難功德國「不復至」,再也沒在大明朝出現過。那個有點現實的影子、與西天阿難功德國一起來的和林國「亦不復至」,同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以上情節,記載於《明史.西域傳》,也見於《明太祖實錄》。這些官修史書,自然不會明言朱元璋被人騙了。但撰史者將“不復至”、“亦不復至”這樣的字眼留在其中,意思其實已經很明白。
終明一朝,“必尼西”的故事並非個案。其中尤以朱棣時代為最盛,因為朱棣曾下旨對朝貢使團攜帶的所有貨物免稅,理由是「夷人慕義遠來,乃欲侵其利,所得幾何,而虧辱大體萬萬矣。」
意思是,人家因為仰慕我們不遠千里而來,我們卻徵他的稅,這樣做沒得到幾個錢,卻大大地失了大體。
1483年(明成化十九年),有一位叫帕六灣的阿拉伯商人,看到別人假冒貢使發財,便也依著葫蘆畫樣。他糾結一夥人,偽造中亞大國哈烈國國書,嚮明朝皇帝進貢。除了那些常見的西域貢品,還有2只格外顯眼的獅子。
由於此前的明朝君主從未收到類似禮物,所以在朝廷上下引起普遍關注。
加上哈烈是當年帖木兒帝國的主要遺產繼承者,在實力和地位上都堪稱中亞強權,讓帕六灣享受了遠超他國使節的高規格待遇。
在故事的前半段,一切都如同朝貢設計者所熱衷的那樣美輪美奐。
於是,明憲宗不僅找來宮廷畫師繪製相關作品,還親自提筆在上面留下墨寶。
然而,事情的發展很快就隨使團行為而急轉直下。按照明朝的朝貢制度,番邦的外交人員可以在本國逗留三個月時間。但怕六灣卻在嚮明憲宗再次奉上西域寶馬後,要求延長居住許可,最後因惹得皇帝不耐煩而收到變相逐客令。
他又利用朝廷急於將其禮送的心理,破天荒的要求從海路返回國內。此時的明廷似乎才反應過來。
畢竟,過去的數位帖木兒帝國使節,都會選擇從原路返回。除了正常外交使命,也不會為個人利益而要求長期滯留。
這個怕六灣卻用盡一切手段撈取皇帝賞賜,已經讓人懷疑其真實身份不過是冒名頂替的西域番商。
然而,因為朝廷已經與其發生外交禮節互動,自然不會全盤戳破,只是將其禮送出境。
當然,也並非所有明朝方面的人士都因怕六灣進貢獅子而蒙受損失。
從當時留下的記錄來看,那些負責照料獅子日常起居的太監,一直利用皇帝的寵物為自己撈取回扣。除了每日提供2只羊作為主食,還要求配發的醋、酒、蜂蜜和奶酪作為副食。
顯然,這都是些獅子根本不會吃的東西。但因獅子早早就在東亞絕跡,所以根本無人瞭解其生活習性,也就只能任由太監們自作主張。
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這種冒充現象,已被來華傳教士利瑪竇,看得一清二楚。在他的《利瑪竇中國札記》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觀察:
「所謂的使臣便以據稱是派遣他們來的各國國王的名義仿造文書,其中滿是對中國皇帝的極度奉承。……中國人知道整個事情是一個騙局,但他們不在乎欺騙。」
類似的故事中,最耐人尋味的一則發生在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
這一年,按照清朝史料,緬甸國王派出了一支百餘人的使團,攜帶大批禮物及金葉表文,來到北京進貢。
這是長達七年的清緬戰爭於1769年結束後,兩國朝貢關係的首次恢復。
緬方史料則稱,他們之所以派出使團,是因為在此前一年(1787),清朝皇帝先派了一支三百餘人的使團到緬甸,呈上了各種禮物,所以1788年朝貢的實質乃是一次回禮。
但奇詭的是,這支三百餘人的清朝使團,在清朝史料中完全找不到蹤影。
據緬甸歷史學者的考據與推斷,此事的實際情形很可能是這樣的:
這個清緬互貢是由緬甸八莫土司和一些從雲南來的商人一手策劃的,因為他們特別關心全面恢復兩國之間的貿易。他們先是讓一些人冒充中國皇帝的使團赴緬,緬王以禮相待,旋即遣使回訪北京。
此時,土司和商人們便巧做安排,讓使團翻譯離開,換上自己的翻譯。這樣,當緬甸使團到達中國皇帝那兒時,他們的翻譯便解釋說這個團是來進貢的。
中國皇帝十分高興,便下令全面恢復兩國(朝貢)貿易。
對於帝國掌權者而言,只要滿足了“宏大敘事”的心理訴求,至於真假也就懶得較真了。這就是柏楊先生在《中國人史綱》裡調侃的帝國統治者一而再再而三犯的一種病:大頭症。
對於這種騙局,有人看出來了,但是為了不觸犯龍顏或者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則選擇“相信”。
但也有人在“識破”這種騙局之後,用自己的方式給出瞭解釋。比如晚清尚書萬青黎,他說:「天下哪有這麼多的國家?想來只有兩三個,今日稱英吉利,明日又稱意大利,後日又稱瑞典,用以欺騙中國人而已。」
《走向近世的中國與“朝貢”國關係》,高偉濃,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中國國家歷史又雙叒叕上新啦!
《中國國家歷史》郵局徵訂套裝(徵訂代碼:28-474)正在火熱進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擁有全年裝!
識別下方小程序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