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政府廣場的顯眼處,高聳著鮮紅的巨型黨徽雕塑。晨練的劉大爺說,太陽的霞光與黨徽鮮紅的色彩相互映襯,讓這抹紅成為廣場上最亮的色彩。
據木蘭縣博物館副館長孟令穎介紹,在建黨百年時,為了引導廣大群眾記黨恩、跟黨走而創建的黨徽雕塑,如今已成為木蘭縣標誌性紅色文化景觀。
多年來,雞冠山腳下的木蘭縣,通過實施紅色設施建設、紅色群文建設、紅色人才建設等一系列紅色文化建設,讓城鄉文明程度得到顯著提升。
木蘭縣制定了紅色文化遠景目標、激勵機制,推出了系列紅色文化活動和旅遊產品,培育了一大批“紅色粉絲”,營造出濃郁的紅色文化氛圍。
木蘭縣吉興鄉綜合文化站近年來以“紅色吉興,群文振興”為主題,在紅色群文建設方面不斷髮力,先後打造了以紅色文化為主要內容的農民詩會、農民青歌賽、農民書畫展等十大品牌,得到上萬名農民的積極響應,唱紅色歌曲、講紅色故事、拍攝製作紅色短劇已成該鄉一大特色。
木蘭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郭勝利說,紅色文化建設需要優秀的文化骨幹做支撐,木蘭縣通過結對子種文化、請進來走出去、請上來走下去、以演代練、以演帶訓等多種辦法,大力培養包括聲樂、舞蹈、美術、書法等各個方面的文藝帶頭人、文藝骨幹、文藝愛好者等紅色群文人才。
木蘭縣博物館在培訓了上百名紅色講解員的基礎上,推出了“海選+培訓+比賽+講解”四位一體的紅領巾講解員培養模式,各中小學校通過海選把學生講解員推送給博物館,博物館對這些小講解員進行講解禮儀、技能、心理等多個方面的輔導後,舉辦紅領巾講解員大賽,向獲獎者頒發紅色小講解員證書。
經過近5年的不斷推動,木蘭縣博物館已培養了300多名紅色小講解員,他們在週末或寒暑假走進各個景區和展館等文旅場所,為觀眾講紅色故事,成為木蘭縣一道亮麗的風景。
木蘭縣文化館館長於向華介紹,該館為紅色文藝人才搭建了廣闊的展示平臺,在廣場活動、文化下鄉、書畫展覽、慰問演出等各種展覽展演中,紅色文化都是主要內容。
木蘭縣文化館的“紅色文藝輕騎兵”品牌已創建8年,每年集中上百名文藝骨幹,成立8至10支演出隊伍,走進街道社區、鄉鎮村屯、機關企事業單位、軍營警營,或進行巡演,或慰問演出,或舉辦紅色展覽,將紅色文化傳播到大街小巷、田間地頭。
走進木蘭縣圖書館,《趙尚志》《閃閃的紅星》《林海雪原》《紅色娘子軍》等紅色圖書格外耀眼。特別是講述木蘭縣本土紅色故事的《木蘭記憶》《木蘭抗日鬥爭史》《木蘭老區》《木蘭花》等紅色圖書,更是成為激勵木蘭縣廣大群眾務實奮進的抓手。木蘭縣大貴鎮一個農民說:“木蘭縣湧現出大量英雄,我們要學英雄、唱英雄、說英雄、做英雄。”木蘭縣圖書館館長孫勇介紹,圖書館每年都開展紅色經典誦讀大賽活動,推出100個紅色經典故事,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在活動中提升素養、堅定信念、樹立信仰。
2015年至今,經過深入、廣泛而細緻的發掘,由大轉山戰跡遺址、小轉山戰跡遺址、火燒營糧食儲藏區和簸箕掌核心密營組成的雞冠山東北抗聯密營遺址,搶救性搜尋出抗聯遺物上萬件,因規模大、物品多、種類多樣、功能齊全,雞冠山抗聯密營被評為黑龍江省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黑龍江省革命史專家張旭升說,雞冠山密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14年抗戰的重要見證,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近年來,木蘭縣全力打造紅色文旅景觀,吸引了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木蘭籍革命老軍人馬旭傾囊捐贈1000萬元,建起了佔地3500多平方米的木蘭縣馬旭文博藝術中心。該中心創建後,開展了重溫入黨誓詞、黨史圖片展等紅色文化活動。
為了讓廣大遊客瞭解木蘭、記住木蘭,木蘭縣推出了馬旭文博藝術中心、三門徐抗聯小鎮、雞冠山抗聯密營、密林黨校四位一體的紅色精品旅遊線路。其中,集紅色文化教育、旅遊開發、生態農業於一體的三門徐抗聯小鎮,已成為文旅融合的重要景觀。
木蘭縣縣長徐向峰說,紅色印記是木蘭最大的特色,是木蘭人民激情創業的精神力量,今後,木蘭縣將集中打造紅色文旅品牌,推動紅色木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