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璣製表之藝 奏響時光之聲

寶璣,始自1775年的製表傳奇。兩百多年前,創始人阿伯拉罕-路易·寶璣先生(Abraham-Louis Breguet)盡情揮灑製表天賦,以精湛的製表工藝和前瞻性的藝術風格,打動世人,推出了無數傳世佳作。兩百餘年後的今天,品牌仍秉承著寶璣先生的先鋒精神,不斷精益求精,以精湛的製表技藝成就卓越的藝術作品,展現出融匯“技與藝”的時計臻品。

寶璣Classique 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

打簧遊絲——奏響時光之聲
寶璣對複雜功能的發明令人著迷與興奮,在製表技藝方面的創新更是日新月異。所有複雜功能的構思與實現都要求具備精湛的製表技藝。而音樂腕錶則要求製表師除具備高超技藝構建必要的機械結構之外,還要擁有對藝術的準確感悟與理解力。寶璣Classique 經典系列7800 “La Musicale”音樂腕錶的創制正是這一“日新月異”製表歷史發展趨勢的貼切佐證。

寶璣Classique 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

17世紀末,製表業翹楚爭相創造報時腕錶。1783年,寶璣先生創造了由音簧運轉的打簧錶。最初音簧在機芯底部與腕錶呈直線排列,後來調整為圍繞機芯邊緣的設計,它大大減少了打簧錶的厚度,使音調更加和諧。環繞式音簧與音錘清脆敲響當下時刻,奠定現今三問機制基礎。

時光流轉,奔騰的創新之心從未停止跳動。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正是品牌製表技術演進的集大成之作。它出色應對了來自共鳴、音質、音量與動力儲存等方面的挑戰,讓此音樂腕錶在報時表現更上一層樓,也讓腕錶的藝術表現力愈臻豐富。

作曲家焦阿基諾·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

當10時位置的音樂按鈕啟動,時針走到預先設定的時間時,腕錶便會奏鳴起意大利作曲家焦阿基諾·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的代表性歌劇《賊鵲》(Gazza Ladra)的詠歎調。羅西尼與寶璣的淵源頗深。他不僅是寶璣的忠實主顧,曾在腕間佩戴一枚編號為No. 4604的寶璣腕錶,其所創作的作品也曾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Teatro Real)演出。後者自2014年以來,一直都是寶璣的合作伙伴。

磁力調節器——演奏歲月旋律

作為一枚音樂腕錶,時計不僅需要精準無誤,更要美妙動聽。

於是,磁力調節器應運而生——這一創新系統以磁石構成,並以渦流為原理,彌補傳統以摩擦力為基礎的打簧調節器的缺點。與所有普通機械自鳴裝置一樣,此係統同樣由發條盒啟動。若只將發條盒簡單聯接至音簧,那麼受到彈力遞減的影響,隨著發條盒動力的喪失,報時音樂的節拍也會逐漸減緩。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一般是將調準器安裝於為音簧提供動力的齒輪系。不過,當調準器被放進旋轉組件中,它將會發出噪音,打亂自鳴裝置的旋律。為克服此障礙,寶璣便發明了靜音的調準器,並採用於腕錶製作史上里程碑式的科技——磁。

寶璣Classique 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

寶璣在磁力領域的領先技術為腕錶音效錦上添花,腕錶配備磁力打簧調節器,置於磁性框架中,不僅降低了不必要的噪音,還規避了傳統調校器易被磨損的特點,從而能夠發出旋律流暢、節奏精確的音樂之聲。
調準器的旋轉臂由金屬製成,外圓周亦被靜磁石所包圍。當金屬臂於此磁場中旋轉,其中產生之電場將會被磁石之磁場阻隔。旋動愈快,阻力愈大,反之亦然。由於加快或減慢轉動都會導致阻力的變化,裝置因此只會持續轉動。換言之,離心力將調準器的銀盤移出,於磁石之下,以減慢旋轉。在較慢的速度,彈簧將銀盤拉回,以加快轉速。

寶璣Classique 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的機芯

另外兩項設計更進一步地確保了磁力調節器不會對腕錶走時造成影響。首先是擒縱機構和遊絲均採用防磁材料:硅。其次,機芯構建中,將調節器置於遠離腕錶擺輪和擒縱機構的位置。

寶璣為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配備了以共鳴木質為原料的精緻表盒

為了展現腕錶的音樂表現力,寶璣為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配備了以共鳴木質為原料的精緻表盒。共鳴雲杉是製作絃樂器振動膜的基本材料之一,加之這些雲杉均取材於寶璣品牌的家鄉汝山谷,讓音樂腕錶所釋放出來的旋律更帶有不一般的含義。

寶璣Classique 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

寶璣Classique經典系列7800“La Musicale”音樂腕錶不僅媲美藝術,也承載了寶璣製表價值理念——細膩、優雅、簡約、創新技藝、先鋒技術,敲打出了大師們心中的動聽時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