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每個人都聞“癌”色變。
據國家癌症中心數據顯示,光是2020年,我國就新增約457萬癌症病例,大約有300萬人因癌症死亡。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癌症就“悄無聲息”地藏在我們身邊。
例如,我們每天吃的東西或許就藏有被世衛組織認定的“一級致癌物”。
什麼是一級致癌物?
就是——對人體有明確的致癌作用,動物試驗和人群流行病學調查都已確認。
01
癌症是吃出來的?
就拿去年315報道的土坑酸菜來說,當時記者拍攝的酸菜生產環境極其惡劣,工人光腳踩在酸菜上,抽菸幹活,菸頭直接扔在酸菜上。
這一事件曝光,引起熱議。
很多人不僅擔心酸菜的衛生安全問題,還擔心像酸菜這類醃菜含鹽量高,吃得太多會致癌。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不規範的酸菜的製作過程可能會有致癌風險,但酸菜本身只是2B級致癌物。
即——對實驗動物明確致癌,對人類的致癌性證據不足,屬於可能致癌物質。
如果是做法規範、正確適當地食用的話,無需過於恐慌。
其實,比酸菜更容易致癌的“一級致癌物”,就隱藏在我們身邊的餐桌上。
02
餐桌上有哪些一級致癌物?
1.發黴食物
發黴食物最容易藏有黃麴黴素,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包括花生、玉米、豆類、堅果等。
這類物質早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分為一級致癌物,它的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
1毫克黃麴黴素即可致癌,如果一次性攝入20毫克甚至可以直接導致成年人死亡。
2.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燒烤這類食物會產生苯並芘。
它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可以通過吸入、食入、經皮吸收的方法進入身體。世衛組織早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
只有少部分苯並芘會隨糞便排出體外,大部分對基因造成損傷,有可能發生癌變。
值得注意的是,食物烤焦的部分,苯並芘的含量是普通食物的10~20倍。
3.鹹魚
鹹魚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本身是不致癌,如果長期大量攝入,就會生成亞硝胺,這種物質是明確可誘發多種癌症,如肺癌、肝癌等。
4.酒精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早已把酒精(飲料)列為 1 類致癌物。
▲ 圖片來源: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截圖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每年約有300萬人死於飲酒。有研究發現,無論攝入量高低,飲酒對身體都是有害的,肝臟的危害首當其衝。
5.檳榔
檳榔同樣被列入“黑名單”,與砒霜等同列為一級致癌物。
因為檳榔裡含有一種叫“亞硝基”的物質可能會致癌,而且檳榔較硬,會對口腔黏膜和牙齒造成損傷,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口腔癌、咽喉癌。
03
如何避免“癌從口入”?
1.少吃紅肉
紅肉就是牛、羊、豬肉,經常吃可能會容易患結直腸癌。平時可以跟魚肉、雞肉換著吃。
但每天也不要吃太多肉類,要注意飲食均衡,搭配新鮮蔬果。
2.不吃發黴食物
食品應選擇合適的方法儲存,像穀類、豆類等易發黴食物要注意防潮防黴。
一旦發現食物發黴,就要扔掉,不要為了勤儉,以為把發黴部分的食物切掉就可以繼續吃,致癌物早已在食物中擴散開來,只是用肉眼看不見而已。
3.選對烹飪方式
油炸、煎炸食物無論是吃起來還是聞起來都很香,特別受人喜愛,但食物經過高溫烹飪後會產生有害物質,而這些物質都有可能致癌。
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不如多用低溫烹調,如蒸、煮、燉、涼拌、清炒,不僅能降低疾病風險,還能大大保存食物裡的營養物質。
癌症預防勝於治療,健康的飲食方式能讓我們遠離癌症,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做個健康的“乾飯人”!
參考文獻
[1]科普中國《注意!這些一級致癌物在生活中很常見,而很多人還矇在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