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很多人會在睡醒時,發現枕頭溼漉漉的,被口水打溼了一大片。
這時往往會想,到底夢到了什麼好吃的,居然會流這麼多口水……
腮腺、頜下腺和舌下腺是主要的唾液分泌器官,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流入口腔。
分泌的唾液量,會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也會受到飲食、環境、年齡以及情緒或唾液腺病變等影響。
據統計,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為 1000ml~1500ml,起到輔助咀嚼消化、抗菌殺菌、保護口腔黏膜的作用。
但是人在清醒時能夠主動吞嚥口水,而睡著時,吞嚥反射功能較弱,吞嚥相關肌肉相對鬆弛,不能調節口腔內的多餘液體,會引起流口水的表現。
此外,睡姿不正確、口腔炎症、胃食管反流病、鼻炎、帕金森、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睡覺流口水。
平時吃飯不注意飯後清潔,使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堆積,容易引發齲齒、牙周病。
如果發現自己睡覺流口水,有鹹味、枕巾呈淡黃色可能由於不良口腔衛生、積存食物殘渣、牙結石、牙齦發炎引起。
口腔潰瘍、蛀牙、扁桃體炎或者裝有假牙等情況都會刺激口腔分泌口水,特別是入睡後吞嚥動作頻率降低,口水自然就會流出來。
另外,齙牙等牙齒咬合不正問題,會令嘴巴無法自然合攏,加上入睡後肌肉變的鬆弛,口水也會不斷流出,會更容易導致睡眠期間口水“一瀉千里”。
此外,因為口腔疾病而導致口水增多的患者,要注意飯後儘快漱口,早晚都要刷牙,並使用含氟牙膏,定期洗牙。
胃食管反流病指的是本來已經進入到胃中的食物和胃酸等發生倒流,重新回到食管及除了胃部以外的其它部位。
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燒心、反酸、胸痛等不適症狀,還可能伴有口水反射性分泌過多的情況。
①睡覺時抬高床頭(注意不是枕頭),形成 15°~20° 左右的斜坡;
②戒菸,儘量不吃高糖高脂、濃茶咖啡、巧克力這些容易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的食物;
③少食多餐,睡前 3 小時儘量不要進食,餐後站立或適當走動。
此外,臨床上常使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如奧美拉唑,或者加用胃腸道促動力藥物,如嗎丁啉、莫沙必利等藥物亦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
患有鼻甲肥大、鼻息肉、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以及感冒的患者,可能會由於鼻部不適而出現呼吸不順暢的情況,此時為了能夠保證正常呼吸,往往會用口代替鼻進行呼吸。
嘴巴長時間處於張開狀態,口水少了遮擋,也就更容易從口中流出。
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口服抗過敏藥物或者外用激素類藥物規律噴鼻進行改善。
①鼻用減充血劑,常用的有呋嘛滴鼻液,減充血劑具有收縮鼻腔黏膜、減輕鼻塞、改善引流等作用,但此類藥物連續使用不應超過七天,否則易導致藥物性鼻炎,並會影響嗅覺。
②鼻用糖皮質激素,這是目前臨床治療鼻炎、鼻竇炎的首選局部用藥,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可降低鼻黏膜炎症的反應程度,而緩解鼻塞症狀;
其生物利用度低、全身副作用小,是鼻腔和鼻竇炎症性疾病的理想局部用藥,常用的是布地奈德鼻噴劑。
帕金森病是一種腦部特定區域緩慢發生“老化”的疾病,它會影響到身體的多個方面,包括咀嚼和吞嚥功能,靜止時手抖腳抖,嗅覺減退,活動困難,睡眠障礙,便秘等。
患上帕金森病後,吞嚥功能會變差,不能及時嚥下口水;
部分神經發生損害,會導致口水分泌過多,因此帕金森病的患者很容易流口水,這也是帕金森的早期症狀,發現這些情況,建議儘快去神經內科就診,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是由於夜間頻繁發生上氣道阻塞導致的,患者通常鼾聲響亮並且不均勻,甚至被憋醒。
患者睡眠中會不自主張口,代償上氣道阻塞,經口呼吸的氣流刺激會導致口水分泌過多,同時睡眠呼吸暫停患者夜間容易發生胃食管反流,進而造成口水分泌過多。
發現這種情況,首先應儘量側臥位睡眠,避免飲酒,如無好轉則應儘快去睡眠醫學科或者呼吸科就診,早診斷、早治療。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謝絕二次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原作者。圖片來源pixabay圖片網,侵權聯刪。
【互
動】
在留言區分享一下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