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工場·王玉華:讓繪畫充滿平淡的趣味,她說走神兒的時刻更接近真實

藝術工場·王玉華:讓繪畫充滿平淡的趣味,她說走神兒的時刻更接近真實

她極力追求作品本身根本性的突破,形成獨特的形式美感,呈現出獨立的藝術面貌。

德國啟蒙運動時期的美學家溫克爾曼曾把“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看作是藝術的最高理想。著名評論家賈方舟曾引用這句名言來形容王玉華的作品。要在繪畫中尋找一種單純和靜穆,從而獲得一種經得起持久凝視的魅力,而這則需要在人物的造型上獲得一種內在的力度。而王玉華筆下的人物或坐或立,就透出這種單純和靜穆。

在山東師範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就讀的經歷,賦予了王玉華藝術的自由態度。對材料的“跨界”使用,是她創作的一大特點,金箔、銀箔、礦物顏料等材料,讓她的作品有著明朗的當代氣息。

《觀》系列 布上礦物色、銀箔 100x150cm 2018

《觀》系列 布上礦物色、銀箔 100x150cm 2018

《觀》系列 布上礦物色、銀箔 100x150cm 2018

《觀》系列 布上礦物色、銀箔 100x150cm 2018

《似看非看》系列 布上礦物色 60x80cm 2016

《似看非看》系列 布上礦物色 60x80cm 2016

《似看非看》系列 布上礦物色 60x80cm 2016

《似看非看》系列 布上礦物色 60x80cm 2016


雖說是種“綜合材料”的繪畫,但她的作品卻呈現出一種“水墨趣味”,這並不單純是靠宣紙的滲透特性和慢無邊際的偶然性把握,畫面中水墨氤氳的趣味都在她有效的控制之中。

王玉華說:“對我來說最關鍵的是打破了畫種的界限,我有更大的自由的空間去表達藝術主張,而這種舒適自在,並無需去刻意思考材料本身。創作中的觀念指導和決定了一切,材料技法都不算啥,綜合在於情感上的溝通交流,模糊畫種界限,讓空氣流通。”

《錦繡滿堂》 布上礦物色、銀箔 800x220cm 2018

為表達內心的真實,她追求藝術本真和真誠的創作,這是王玉華表達自我的方式。當人們在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當代的範疇中猶豫彷徨時,她已經用繪畫創作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種符號和精神的表達,既有西方的藝術形態美感,又有中國傳統文人閒適曠達的風範。

有藝術家評論道:她的作品吸收了北魏造像的靜穆、雍容,西漢藝術簡約、恢宏,甚至蘊含宋代單色釉所蘊含的古樸與純粹,結合西方藝術極具神經質的線條和富有野性的藝術元素,詮釋了一種傳統中國美學語義中略帶憂傷與孤獨感的純粹之美。

《獨自上演》 布上礦物色 80x100cm 2017

《空白》 布上礦物色 80x100cm 2017

《空間》 布上礦物色、銀箔 60x80cm 2017

《空境》 布上礦物色 50x70cm 2018

《內在的真實》布上礦物色 100x150cm 2016

《內在空間》 布上礦物色 50x70cm 2018

《淺呼吸》布上礦物色 50x70cm 2017


或許你能在她的畫中感受到席勒的線條和馬林·杜馬斯的色彩,這兩位她大學時期的偶像,對她的影響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創作當中。

王玉華說:“走神的時刻更接近真實”。可能是一次偶然的機緣啟發,也可能是冥思狀態下“無我”的走神時刻,大片留白和灰白相間所營造的空靈意境,是她作品中為人稱道的地方,筆隨心走,線追神遊。

《欲言又止》布上礦物色、銀箔 80x120cm 2017

《欲言又止》布上礦物色 80x100cm 2017

《焰》 布上礦物色、銀箔 80x100cm 2018

《無所適從》 布上礦物色 50x70cm 2017

《無際》布上礦物色 50x60cm 2017

《完整的寂靜》布上礦物色、銀箔 50x70cm 2018

《桃花依舊笑春風》 布上礦物色 60x90cm 2017

《淺弱的對抗》布上礦物色 80x100cm 2017


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當下藝術中錯綜複雜的觀念性,也不會感受到觸目驚心的感官刺激,充滿了平淡的趣味。她逐步削弱傳統水墨畫中那種溫情脈脈的飄逸氣質,而轉向了更高層次的哲學思考,從藝術形態、風格樣式的不斷突破,為當代藝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王慕道   首席記者│樂水

編輯│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正午文化原創  轉載請聯繫  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