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位“次旗艦”機型的愛好者,可能就知道,最近“降頻版驍龍8+”已經成為了市面上最新、同時也是最受關注的次旗艦平臺。
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當然是因為“神U”驍龍870廉頗老矣,同時隔壁的天璣8200進步又不太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混搭”了驍龍8+的(臺積電4nm)製程,與驍龍8(初代)低CPU主頻的這款“降頻版”,實在是太“能打”。
根據我們三易生活的相關測試結果顯示,“降頻版驍龍8+”無論是在理論性能、還是遊戲場景中,性能水準與“滿血版”驍龍8+其實幾乎都沒什麼區別。然而其能耗卻有著明顯的下降,也就是說能效比進一步提高,手機的發熱會進一步改善,續航也變得更長了。
當然這是件好事,並且同時也會很自然的讓人產生一個聯想。那就是既然驍龍8+“降頻”後的效果如此好,那麼如果將今年本就以“更高性能、更高能效”著稱的新款旗艦SoC,也就是驍龍8 Gen2也進行適度的“降頻”處理,它是否也會爆發出更加驚人的表現呢?
-
託三星的福,我們提前用上了未發佈的新旗艦
照理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本應要等到2023年年底、甚至2024年年初,也就是“驍龍8 Gen2降頻版”(如果有的話)作為新一代次旗艦SoC登場時,才會揭曉。然而由於某些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提前差不多一年時間就“預覽”到了。
是的,這次的主角還是剛剛發佈的三星Galaxy S23系列。眾所周知,三星這一代的Galaxy S系列旗艦機型,用上了一款被稱為“驍龍8 Gen2 for Galaxy”的定製平臺。與“普通的”驍龍8 Gen2相比,它不只是將CPU超大核的主頻提高到了3.36GHz(普通版為3.2GHz),同時還對GPU也進行了較大幅度的出廠預超頻。
說“超頻”並不完全準確,因為“驍龍8 Gen2 for Galaxy”與普通版驍龍8 Gen2相比,甚至產品型號都已經不一樣了。事實上,三星使用的這款專用平臺是SM8550-AC,而普通的驍龍8 Gen2型號則是SM8550-AB。
沒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三星所使用的這款定製移動平臺,極大概率本質上就是提前發佈、且長期獨佔了本應在今年下半年才登場的驍龍8 Gen2+。但最近有些證據表明,事情可能還不只是這麼簡單。
-
“驍龍8 Gen2+”降頻版?效果誰用誰知道
近日,一些拿到了量產版機型的媒體,對三星Galaxy S23 Ultra開始進行測試。在相關測試結果中顯示,這款旗艦機內置了一個新的、以前從未出現過的電源模式,也就是所謂的“輕量(Light)”模式。
簡單來說,在“輕量模式”下,Galaxy S23 Ultra的性能會比“默認模式”略低,但又顯著高於“省電模式”。此時,它不會壓低屏幕亮度,但會把CPU超大核的峰值頻率從3.36GHz降至2.84GHz,同時“性能核”的峰值頻率也會略有降低(但幅度尚未明確)。
那麼在“降頻”之後,這款目前由三星獨佔的主控,在性能與功耗方面表現又會怎樣呢?
簡單來說,根據現有測試數據可知,在開啟“輕量模式”後,小幅度降頻的“驍龍8 Gen2 for Galaxy”CPU單核與多核性能,均有大約15%的下降。但由於三星本身使用的就是新研發的、體質更好、主頻更高的芯片,所以如果與“標準版(3.2GHz)”的驍龍8 Gen2相比,那麼降頻到2.84GHz之後的這個“定製平臺”,性能其實只會降低3%左右,幾乎可以認為不存在差異。
但由於此時CPU的超大核和大核峰值主頻都有所下降,所以處在“輕量模式”下的這顆定製主控,平均功耗會比默認(出廠超頻)狀態足足低了40%之多。哪怕是與普通的驍龍8 Gen2相比,也還要再省電20%。如果是在目前所有Android旗艦SoC中進行橫向比較,那麼“降頻後的三星定製版驍龍8 Gen2”,更是在能效比上創造了“降頻版旗艦SoC”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
一次性首發兩款新旗艦,事情怕是沒這麼簡單
這意味著什麼呢?正如我們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樣,如果將Galaxy S23系列配備的定製移動平臺直接看作是“驍龍8 Gen2+”,那麼開啟輕量模式之後,它同樣可以視作“降頻版驍龍8 Gen2+”的前瞻。
換句話說,不出意外的話,可能會在明年亮相的“降頻版驍龍8 Gen2+”,將擁有比現在“降頻版驍龍8+”更為出色的性能、同時還更省電、發熱量更低。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期待,它屆時在“次旗艦市場”有著更大的作為。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現在購買三星Galaxy S23系列機型的用戶,就是同時提前享受到了“驍龍8 Gen2+”與“降頻版驍龍8 Gen2+”,這兩款未來的旗艦/次旗艦SoC呢?
其實還真不能這麼說。首先,Galaxy S23系列搭載的這一定製平臺,基本可以確認是“驍龍8 Gen2+”沒問題。這不僅是因為它的提頻方式(超大核和GPU超頻)符合高通以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可以確認,它有著“SM8550-AC”的獨立型號,與其他手機廠商使用的“SM8550-AB”並非同款芯片。
而已經有諸多傳言顯示,“驍龍8 Gen2+”按慣例本應在今年年中登場,所以現在已經批量造出來了也並不奇怪。
但“降頻版驍龍8 Gen2+”,照說應該至少要到年底未才會正式露面。換句話說,高通(與其他手機廠商)其實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慢慢去摸索它的最佳“降頻幅度”,無論是從技術、還是市場層面上,都沒必要這麼早就讓它登場。
從這一點來看,與其說Galaxy S23系列的“輕量模式”提前體現了降頻版驍龍8 Gen2+的實力,不如說這個“輕量模式”反而可能有替高通“探路”的意思。畢竟考慮到此次三星能“獨佔”半代升級平臺這麼久,這樣的“對價”反而才會顯得相當合理。
視頻|驍龍8+新款“次旗艦”橫評:“依舊焊門”、還是“破門成功”
這一批驍龍8+新款次旗艦的具體表現究竟如何,看完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