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已經到了第五個年頭,參與價格戰的電商平臺似乎並沒有減少,反而各家都在積極推出類似“百億補貼”的頻道或促銷活動。日前就有消息源透露,京東方面可能會在3月初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頻道,對標拼多多,並且已經進入商品池選定,以及競價系統上線前的衝刺階段。
據悉,京東的“百億補貼”頻道與其在618、雙11等大促期間的“京東秒殺”子頻道不同,其將會在京東APP內擁有一級入口,併成為基本板塊。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百億補貼將會覆蓋全品類,不只侷限於3C等傳統優勢品類,且自營和第三方商家(POP)也都會參與其中。
價格方面,京東據稱在後臺設置了全網比價系統,並安排採銷實時跟價,部分品類的商品價格一旦高於外網,將會實行“雙倍賠付”。
如果這一消息屬實,毫無疑問也意味著京東在商品價格上,將會與拼多多百億補貼打出的“全網最低價”形成直接對抗。
事實上,早在去年雙11期間就有消息稱,京東內部就有開始相關討論,並曾以李佳琦、羅永浩等頭部主播的商品價格與廠商比價,要求拿到最低價。這無疑也反映了京東近期的策略、即“堅持低價”,也響應了劉強東此前在內部信中重申的一句話,即“低價是我們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
至於為何京東為何要祭出“低價”標籤,有觀點認為,一方面是因為靠“百億補貼”拉昇品牌形象的拼多多,正在蠶食京東的優勢品類,例如3C數碼等;另一方面自然是由於其持續放緩的增速,從2021年第三季度到2022年第二季度,京東的營收同比增速從25.54%不斷降至5.44%,儘管去年第三季度有所回升,但京東零售的增幅表現則差強人意,百貨類產品777億元的當季收入遠低於此前預期的846億元。
所以無論是雙11期間拿直播打貨的價格來尋求最低價,還是或將推出的“百億補貼”頻道,歸根結底都是京東希望通過“低價好物”這一標籤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百億補貼”本就是一個已經被驗證過的成功策略,尤其對於一直在走“廉價路線”的拼多多來說,更是重投入高收益的選擇。
從2019年至今,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已覆蓋了百貨、數碼、手機、美妝、大小家電等諸多品類,並且通過諸如大幅補貼iPhone、海藍之謎等熱門產品,在用戶群體中也為其打造了低價這個標籤,進而拉昇消費者的滿意度和信任度。事實上,除拼多多之外,隨著抖音電商的逐漸成熟,與抖音深度合作的羅永浩和交個朋友,同樣也是以“低價”作為賣點。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當百億補貼、秒殺成為拼多多乃至整個電商行業的常態化運營方式時,既沒有趕上直播帶貨熱潮、又沒能在消費者中塑造低價形象的京東,自然也就需要有所動作來穩住基本盤。總而言之,為了抓住可能出現的復甦期,京東方面關注的重點或將回到“低價優勢”上,併力爭保住自身的市場份額。
但值得一提的是,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與雙11、618還有所不同,其是以賣家為主力的促銷活動,而非品牌本身。直到目前為止,被拼多多用來“充當門面”的知名企業,甚至有些還會選擇與其對簿公堂。
其中以特斯拉為例,2020年拼多多曾推出特斯拉Model3的團購活動,但遭到了官方“打假”,並聲明與該活動沒有合作、拒絕向拼多多的團購車主交付車輛。然而在今年2月14日,特斯拉正式宣佈攜全線200款車品入駐京東。事實上,從這些知名品牌避拼多多之不及的做法不難發現,他們對於拼多多市場定位和調性的牴觸仍未消失。
不過反過來思考,拼多多對於蘋果、戴森、茅臺等知名品牌商品動輒提供的巨大優惠,其實更像是通過讓利來搶奪用戶,並通過百億補貼這個“廣告牌”來吸引用戶。
因此在品牌商看來,定位更高的京東所做的百億補貼頻道,或許能夠在平臺補貼與品牌讓利的合力下,進一步促進銷量的提升。
但相比單純以經銷商為主力的拼多多百億補貼,京東方面或許還需要思考如何平衡自營和POP商家。簡單來說,拼多多依靠大量補貼收穫的用戶,或許對其生態的影響還不大。但如果京東用同樣的方式來補貼經銷商,那麼就有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部分利潤,品牌方未必會從中得益,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到自身的定價體系。
畢竟京東本身就被外界視為“國內最大的經銷商集團”,自然也深諳經銷商的相關制度,必然不會容忍竄貨和擾亂定價體系的風險出現,而這也就意味著,其百億補貼可能會“束手束腳”。
然而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平臺儘管可以“自掏腰包”來補貼消費者、並幫商家和品牌迅速“圈地”,但總有一天補貼出去的成本終會轉嫁到經銷商和品牌方身上。那麼在京東與拼多多的激烈對抗下,低價策略究竟又能走多久呢?
視頻|驍龍8+新款“次旗艦”橫評:“依舊焊門”、還是“破門成功”
這一批驍龍8+新款次旗艦的具體表現究竟如何,看完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