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聽說壓瘡只會出現在久病臥床的老年人身上,而且很容易識別?
久病臥床的老年人確實是壓瘡的主要患者群,但即使短時間臥床、坐輪椅或者佩戴支具時護理不當,普通患者同樣也可以出現壓瘡。
壓瘡早期表現可能是局部硬結或者僅僅是局部紅斑,此時還沒有出現皮膚破潰,貌似還好,但深部可能已經有組織壞死了,需要認真對待。
答
壓瘡,古時稱“席瘡”,老百姓俗稱“褥瘡”,目前專業名稱為“壓力性損傷”,它是由於壓力或壓力聯合剪切力引起的皮膚和/或皮下組織的局部損傷,通常位於骨突出部位。我們之所以稱之為褥瘡,是因為其常發生於長期臥床的患者,也就是“久臥席褥而生”。壓瘡就如同揮之不散的陰影潛伏在這些患者身旁,一旦發生,就可能進一步惡化病情,甚至成為危及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但是其實際影響的人群並不限於此。
年輕人不是壓瘡“絕緣體”
曾經有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媽媽因為臀部皮膚的破潰來門診就診。她剛剛生過小寶寶,還在坐月子,但是為了哺乳方便,長期保持坐臥位,結果被診斷為坐骨結節處的3度壓瘡,需要長時間的換藥或手術治療。對於普通大眾而言,這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但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卻不少見。一些患者可能只是因為骨折、腦梗死、心功能不全等疾病短時間臥床,結果由於護理不當,很快就出現了壓瘡。還有一些因為意外創傷、車禍傷而截癱的年輕患者,他們也是壓瘡的高發人群。佩戴不合適的石膏、夾板等支具,也可能導致醫療器械相關性壓瘡。
因此,壓瘡離我們並不遙遠,每個人都應該儘可能認識它、瞭解它,學會防治方法。
壓瘡的早期識別和好發部位
壓瘡早期最常見的症狀是局部紅斑,如果出現指壓不變白的紅斑就要診斷1度壓瘡了,要儘快去專科就診。有一點需要大家注意,壓力從表層皮膚向深層肌肉傳導有一個逐漸集中、放大的過程,肌肉等深層組織承受的壓力最大,而肌肉對壓力的耐受性相對更差,因而典型的壓瘡會首先出現深部組織壞死,一旦皮膚出現潰瘍,壓瘡就已經很深,範圍也很大了。這就提醒我們要注意其他一些早期症狀,比如說局部出現硬結、紅腫、皮膚溫度增高等。如果局部觸及有波動感,像皮下有水囊一樣,就要考慮局部膿腫的可能,需要儘快就診處理,因為壓瘡的最大危害是感染,除了局部的感染,還可能向周圍或深部蔓延,導致骨髓炎、壞死性筋膜炎,甚至膿毒症(以前稱“敗血症”)等。
壓瘡一般出現在有骨頭突出,又缺乏脂肪、肌肉保護的地方。當人處在不同體位時,身體表面受壓的部位也不同,容易發生壓瘡的部位也不盡相同。在仰臥位時,壓瘡最容易發生在枕骨(後腦勺)、骶尾部(“尾巴根”上方)及足跟等處。在側臥位時,壓瘡容易發生在耳廓、髖骨(俗稱“胯部”)、膝蓋外側、腳的外踝等處。在坐位時,壓瘡容易發生在坐骨結節等處。瞭解了壓瘡的好發部位,也有利於我們有針對性地預防。
減壓、多動是壓瘡預防核心
壓瘡是由於外力引起的,這些外力包括壓力、剪切力還有摩擦力。壓瘡的預防就是想辦法減小這些外力並縮短它們的作用時間。
秘訣一
挑床墊
我們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支撐設備來分散外力,常見的設備是氣墊床、空氣流動床(懸浮床)。此外,就減少摩擦力而言,目前建議穿著或墊用絲質面料,這些面料的摩擦力更小。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目前不再建議使用橡膠墊圈等減壓設備,因為這會更明顯地壓迫墊圈下方的組織,阻斷流向創面的血流,反而不利於壓瘡預防。
秘訣二
擺姿勢
我們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體位來分散外力。比如說仰臥位時身體和床面的接觸面積最大,壓力就容易分散。一般建議坐臥位時,患者抬高床頭不超過30°,側臥位也儘量選擇30°側臥位。足跟其實是經常出現壓瘡的部位,在臥位時可以使用托起裝置來解除足跟部的壓力。
秘訣三
換體位
減少外力作用時間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翻身,這樣可以使身體受壓的部位得到暫時的休息,一般建議最少2小時翻身一次,如果是皮膚質地差、骨質突出特別明顯的患者,翻身頻率可適當增加到1小時翻身1次。對於坐輪椅的患者,一般建議每次坐輪椅1~2小時以內。
日常護理兩個重點要掌握
壓瘡一旦發生,一定要積極就醫,及早處理。很多醫院設立了創面修復專科,可以為壓瘡患者提供規範的救治。此外,患者家屬也要積極做好日常皮膚護理,主要是以下兩點。
第一是大小便的管理。
不少壓瘡患者同時存在大小便失禁,這是壓瘡發生的重要“幫兇”。大小便會直接刺激、損傷皮膚,減弱皮膚的保護能力並汙染創面。因而,患者排洩大小便後,護理人員要及時清潔,並使用清水、中性清潔劑清潔皮膚。
第二是皮膚的護理。
壓瘡患者的皮膚要保持一個相對水潤的狀態,如果過於乾燥,可能導致皮膚皴裂,但如果過於潮溼,就可能導致皮膚浸漬。乾燥者可適量使用保溼乳液,潮溼者可使用吸水的護墊、內褲保護皮膚,並使皮膚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暴露在空氣中。
在門診還經常有家屬詢問:“我幫他按摩按摩改善一下血運,是不是對壓瘡有好處?”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按摩或用力擦洗已經發生壓瘡或有壓瘡風險的皮膚,可能會形成局部的剪切力,增加壓瘡發生和加重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