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天敵”找到了,平時可勁吃,胃脹痛或不來找!

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對幽門螺桿菌比較陌生,但有胃痛、胃炎的人,就比較瞭解這種“大有來頭”的細菌。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胃黏膜就會遭到破壞,從而引發胃潰瘍或胃炎。不過只要早期發現幽門螺旋桿菌,積極配合醫生治療就能夠防止惡變。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3大表現:

1、胃痛

如果幽門螺桿菌引發了胃潰瘍,患者就會有胃痛症狀出現。胃潰瘍的疼痛十分特殊,往往是在飯後一小時疼痛逐漸加劇,可持續到下次進餐或用藥後緩解。

2、口臭

因為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進入胃部產生尿素酶的物質,分解出胺類物質,而當體內氨氣過多時,就會通過人們的嘴巴排出,出現口臭的現象。

3、反酸不適

幽門螺桿菌會對胃黏膜形成炎性刺激,導致胃黏膜過度的分泌胃酸,胃酸是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質,但當過量分泌時,也會對胃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傷。

養成4習慣,避免幽門螺桿菌感染找上你

1、吃飯要分餐

2、把筷子清洗乾淨

3、吃得乾淨一點

4、少吃刺激食物

對付幽門螺旋桿菌,平時多喝“一種水”,胃脹痛或不來找

取炒乾的黑糯米和丁香葉,桂花調配成小茶包,然後開水沖泡5分鐘。

黑糯米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高的,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胃黏膜,還能夠抑制幽門螺桿菌的滋生。丁香葉增加胃部消化吸收能力、促進胃液分泌,保護胃黏膜。

每天飯後一杯,給胃洗洗澡,一個多月後你會收到胃帶來的好消息。

如果不喜歡自己熬煮的方式,可以選擇現成的黑糯紫米茶沖泡,材料都一樣,對胃更好也更省時,殺菌消除炎症。

溫馨提示:幽門螺桿菌是非常侵害人身體健康的,如果不幸“招惹”上幽門螺桿菌,一定要積極治療,這樣才能夠預防胃病找上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