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箭頭處“人衛中醫”,關注我們哦!!
作者簡介
王慶其,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教學名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上海市名中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導師,國醫大師裘沛然學術傳承人,上海中醫藥大學《黃帝內經》國際研究院院長。
主要研究方向:《黃帝內經》文化及臨床應用研究;中醫藥治療脾胃病臨床研究。
從事中醫內科(脾胃病等)臨床工作50餘年,從事黃帝內經教學研究40年,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上海中醫藥科技獎一等獎,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科技著作獎。發表學術論文250餘篇,主編(副主編)學術著作50餘部。
【原文】
益胃湯
治頭悶,勞動則微痛,不喜飲食,四肢怠惰,躁熱短氣,口不知味,腸鳴,大便微溏黃色,身體昏悶,口乾不喜食冷。
黃芪 甘草 半夏已上各二分 黃芩 柴胡 人參 益智仁 白朮已上各三分 當歸梢 陳皮 升麻已上各五分 蒼朮一錢五分
上件㕮咀。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食前。忌飲食失節,生冷、硬物、酒、溼面。
生薑和中湯
治食不下,口乾虛渴[1],四肢睏倦。
生甘草 炙甘草已上各一分 酒黃芩 柴胡 橘皮已上各二分 升麻三分 人參 葛根 藁本 白朮已上各五分 羌活七分 蒼朮一錢 生黃芩二錢
上件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五片,棗二枚劈開,同煎至一盞,去渣,稍熱服之,食前。
強胃湯
治因飲食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口淡無味,遇夏雖熱而惡寒,常如飽,不喜食冷物。
黃柏 甘草已上各五分 升麻 柴胡 當歸身 陳皮已上各一錢 生薑 曲已上各一錢五分 草豆蔻二錢 半夏 人參已上各三錢 黃芪一兩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
溫胃湯
專治服寒藥多,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人參 甘草 益智仁 縮砂仁 厚朴已上各二分 白豆蔻 幹生薑 澤瀉 薑黃已上各三分 黃芪 陳皮已上各七分
上件為極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溫服,食前。
和中丸
人參 幹生薑 橘紅已上各一錢 幹木瓜二錢 炙甘草三錢
上為細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食前服。
藿香安胃散
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參已上各二錢五分 橘紅五錢
上件四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大盞,生薑一片,同煎至七分,和渣冷服,食前。
異功散
治脾胃虛冷,腹鳴、腹痛、自利,不思飲食。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 橘皮已上各五分
上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二大盞,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渣溫服,食前。先用數服,以正其氣。
【註解】
[1]虛渴:指口乾,但喝水後又感到胃中不適,不能消水。
【評註】
以上七方均是李東垣調理脾胃的經驗之方,症狀不盡相同,組方亦有差異。
前三方(益胃湯、生薑和中湯、強胃湯)都有補中益氣湯的影子,用藥以其為基本方化裁,所治皆為飲食勞役傷及脾胃,多表現為不欲飲食,四肢睏倦,口不知味,或口乾口渴,或痞悶短氣等。
後四方均與脾胃虛弱,寒氣凝滯有關。溫胃湯治療因過服寒涼藥損傷脾胃陽氣而致的胃脘作痛,藥用乾薑、益智仁、砂仁、白豆蔻、片薑黃溫胃散寒止痛;和中丸未言主證,以方測證,當為溫脾益氣養胃所設;藿香安胃散治療脾胃虛弱、寒氣凝滯引起的嘔吐,藥用丁香、生薑溫中降逆止嘔;異功散是宋代錢乙用於調理小兒脾胃的著名方劑,李東垣用其治療脾胃虛冷所致的腸鳴、腹痛、洩瀉等症,繼承之中有所發揮。
特別提示:
由於公眾號平臺更改了文章分發機制,不按時間推送,而是按權重隨機推送,為了保證您能看到我們的推送,不錯過每一篇好文章和每一次福利活動,請將我們的公眾號設為星標,讓我們每天與好文章相遇,在文章中與國醫大師攀談!
END
【本文選自《〈脾胃論〉評註》,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王慶其。人衛中醫編輯整理。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掃描下圖二維碼可查看本書詳情。】
長按上方二維碼
【掃描二維碼】
進入購買
我為您點亮健康,您為我點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