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超強控制感的背後,是一種“災難化想法”的認知偏差。
曾目睹父親出軌的張女士,找老公時可謂千挑萬選,最終相中了看上去老實本分的丈夫。
婚後,張女士老公也是體貼有加,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張女士說了算。
本以為生活可以一直這樣順風順水過下去,結果有一天,張女士偶然發現老公手機中和其他女性曖昧的聊天記錄。
她追問下去,證實了丈夫出軌的事實。
張女士提到她和丈夫的相處模式:“我是一個控制慾很強的人,經常會要求老公在上班期間、應酬期間,甚至下班路上發小視頻,證明他沒有說謊。我會查看老公的手機聊天記錄,會要求老公上交工資,會讓老公週末的時候只陪著自己……沒想到最後還是徹底失控了。”
在感情中,很多人為了驗證另一半愛自己,經常會加強對另一半的控制。這類人也喜歡在生活的其他關係中,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慾:控制家人的職業規劃,控制親友的興趣愛好,控制孩子的學習成績……嘗試各種方法去控制周圍的一切後,他們往往會事與願違,備受打擊,生活、家庭、感情各個方面越來越失控。
為什麼會失控
首先,在個人超強控制感的背後,是一種“災難化想法”的認知偏差,即他們習慣性地凡事都往最糟的方面想:今天工作任務沒有做好,明天可能會被老闆開除;孩子的作業沒有完成,以後很可能會一事無成;伴侶沒有及時回覆消息,他估計是出軌了……誠然,這些最糟的結果會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當它們被無限放大的時候,人就會變得越來越焦慮。為了避免災難化後果的產生,他們就想要控制更多。然而,身邊的人會因為這種控制而越來越疏遠他們。
其次,當個人想要控制關係的時候,總渴望對方能夠滿足自己更多的期待,而忽視了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獨立的思想。當一方迫切想要控制關係——你需要完全按照我的心意來做事情,一旦沒有做到,就是不在乎我,另一方必然無法始終達到這樣高的期待,最終只能換來把控一方更多的抱怨和失控感。
最後,控制的過程只關注了不好的結果,忽視了它們的成因。有些人簡單地認為,把不想要的事物控制住就可以萬事大吉,其實卻忽略了不想要的衝突僅僅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就像重感冒引起流鼻涕,雖然可以直接堵住鼻子,暫時不讓鼻涕流下來,但體內的病毒依然存在,結果是治標不治本。要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必然要找出問題,對症下藥。
如何減少失控
請思考在關係中,你那麼需要控制的原因是什麼。
控制往往是因為在意對方:你肯定很愛自己的伴侶,很關注家人的健康,很希望孩子進步……所以你才會忍不住想要更多地控制他們。
試著想想看,這種在意和關心是否可以換一種表達方式,比如用心去體會伴侶已經很用心在經營你們的感情,體會孩子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作業,體會親友已經在力所能及地改變。
在互動中增加一些尊重和獨立的空間。
尊重是維繫好一段關係的基石,能夠更好地建立信任和穩定的關係。當產生分歧的時候,先別要求對方必須聽你的,而是坐下來,大家心平氣和地聊一聊——“此刻我有點不舒服,我們似乎遇到了一些分歧,我也很想聽聽你的想法,也願意嘗試和你一起去找到一些平衡”。
在這個過程中,兩個人都可以選擇一部分獨立的空間,來維繫更持久、穩定的關係。
敢於在關係中尋求具體的幫助。
尋求幫助不是“示弱”,而是真正的強者的表現。
當你失控、抓狂的時候,內心是不安和無助的。這時,你可以清楚地告訴對方,你希望他做什麼。
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語言,而要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比如“我希望我可以平均分配家務”,而不是抽象地說“我希望得到公平的對待”。“我希望你每週至少有兩晚在家陪孩子”,而不是“我不希望你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
如果我們請求他人不做什麼,對方也許會感到困惑,不知道我們到底想要什麼。而且,這樣的請求還容易引起反感。
當你把這些方法應用於日常相處時,相信你也會感覺到情感的流動,個人也會變得溫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