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難!藝術家需要考研嗎?

Flora Yukhnovich(1990-)《Warm, Wet ‘N’ Wild》,布面油畫,210×179.8cm,2020年,成交價:269.7萬英鎊,是藝術家最貴作品。


二月下旬,國內各大高校將陸續公佈考研初試成績。“上岸”成為數百萬考生翹首以盼的事。在藝術界,考取藝術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 MFA)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當藝術家有必要考MFA嗎?對職業生涯有何幫助?藝術界的學歷是否也在貶值?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一探究竟。

 

在《1000萬買95後藝術家,你敢嗎?》一文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10位在藝術市場初試鋒芒、拍賣紀錄超百萬港元的95後新星。他們當中有人名校畢業,有人自學成才,讓人不由好奇:在今天,當職業藝術家的教育門檻有何變化?

Anna Weyant(1995-)《Falling Woman》,布面油畫,121.9×91.4cm,2020年,成交價:約1274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為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收集了全球最具活力的80、90藝術家各55位,總共110個藝術家的教育背景,以對比過去20年來、兩代藝術家在擇校選擇上的異同。收集依據主要從市場與學術兩個維度出發:


1、藝術市場活躍,作品拍賣紀錄在100萬人民幣以上(90後藝術家40萬以上);

2、影響力與學術價值突出,比如獲得透納獎或杜尚獎提名、入選“福布斯 30 Under 30”,以及作品被頂級藝術機構永久收藏等。


新一代藝術家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如何?留學是否已成為90後藝術家的必備?一起來看看結果如何吧!

Anna Park(1996-)《這值得麼?》,炭筆紙本,132×107cm,2020年,成交價:378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01

讀研必要嗎?

統計顯示,在55位90後藝術家中,共有18位未獲得藝術碩士學位,佔比約32.7%。換句話說,超過2/3的90後藝術家都擁有研究生學歷。而對於80後,讀研的比例則稍低一點,為60%。可見,對於新一代藝術家而言,選擇“讀研”的比例更高,儘管這不等同於“成功”。

Lucy Bull(1990-)《8:50》,布面油畫,93×296.5cm,2020年,成交價:1138.2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Avery Singer(1987-)《Happening》,亞克力畫布,254×304.8cm,2014年,成交價:525.3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比如從藝術市場來看,90後藝術家Lucy Bull、Anna Weyant目前的最高作品拍賣紀錄都已超過千萬港元,但兩人都沒有選擇深造。而炙手可熱的80後藝術家Avery Singer、Tauba Auerbach亦是如此。

當然,讀研帶來的機遇與資源也有目共睹。許多人在碩士畢業當年即獲得了舉辦個展的機會,如Flora Yukhnovich、Lauren Quin、Jade Fadojutimi、Tschabalala Self和Vaughn Spann等90後藝術家。這無疑有助於藝術生涯的迅速起步。


Jade Fadojutimi(1993-)《Myths of Pleasure》,亞克力畫布,140.5×140.5cm,2017年,成交價:117.2萬英鎊,是其最貴作品。

Lauren Quin(1992-)《Airsickness》,布面畫布,127×229cm,2021年,成交價:44.1萬英鎊,是其最貴作品。


從80後藝術家身上,讀研的好處或許更為明顯,其中較為典型的是Christina Quarles。她在2007年就從美國漢普郡學院(Hampshire College)獲得學士學位,但直到2016年獲得耶魯大學藝術學院的碩士學位後一年,才有了舉辦個展的機會。

Christina Quarles(1985-)《Night Fell Upon Us Up On Us》,亞克力畫布,213.4×182.9cm,2019年,成交價:452.7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當然,才華仍是“硬通貨”,讀研只是增加才華被看到的概率。畢竟每年的畢業生裡,最終“成功”的或許就一兩個。而這些藝術家們的同學,即大多數人,依然是無名者。

80、90後藝術家的另一個差異是:前者中,許多人是在本科畢業後隔了幾年才去讀研;而後者一般是本科、研究生連續讀完,中間沒有間隔。這表明,對於大部分90後來說,讀研是其提前規劃好的必經之路。

Issy Wood(1993-)《木屋》,布面油畫,160.7×130.4cm,2019年,成交價:44.1萬英鎊,是其最貴作品。

另外,近四年來,獲透納獎或杜尚獎提名的80、90後藝術家(不含組合/團體)共6人,其中只有一位沒有獲得碩士學位,有一位則擁有博士學位。即使學歷並非提名的首要條件,這一結果也暗示了業內頂尖獎項的體制化。

Victoria Sin,1991年出生,2022年透納獎提名者,碩士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02

最受歡迎的學校?

🤔

以下哪所學校最受90後藝術家歡迎?

A、中央美術學院

B、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C、耶魯大學

D、斯萊德藝術學院

(點擊選項查看答案)

Vaughn Spann(1992-)《Night Sweat (Marked Man)》,木頭、綜合媒材、聚合物、畫布,213.4×213.4cm,2022年,成交價:32.7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你回答正確了嗎?答案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從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來看,在55位90後藝術家中,9人畢業於耶魯。其次最受歡迎的四所學校則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7人)、斯萊德藝術學院(5人)、羅德島設計學院(5人)、芝加哥藝術學院(4人)。

而在80後藝術家中,耶魯大學再次取勝:7人。其次五所分別為:帕森斯設計學院(3人)、紐約庫珀聯盟學院(3人)、中央美術學院(3人)、四川美術學院(3人)、中國美術學院(3人)。


Tschabalala Self(1990-)《Princess》,亞克力、油彩、畫布、布料,213×183cm,2017年,成交價:43.5萬英鎊,是其最貴作品。

Shara Hughes(1981-)《Spins From Swiss》,油彩、染料、畫布,198.1×177.8cm,2017年,成交價:294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耶魯大學為何最受歡迎?實際上,作為美國第一所建立專業美術學院的大學,耶魯大學的MFA項目常年在美國位列第一,知名校友滿地走——Richard Serra、Brice Marden、John Currin等等。而競爭也是格外激烈:2007年,1215名申請者中僅錄取55人,報錄比為4.5%……

Njideka Akunyili Crosby(1983-)《The Beautyful Ones》,鉛筆、亞克力、粉彩、紙本,243×170cm,2012年,成交價:474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另外可以看到,英美院校仍佔絕對主流。許多生於第三世界的藝術家都是在英美求學之後才嶄露頭角,比如來自巴基斯坦的Salman Toor畢業於紐約普拉特學院(Pratt Institute)、尼日利亞裔藝術家Njideka Akunyili Crosby獲耶魯大學碩士學位、印度藝術家Raghav Babbar則是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碩士畢業生。

Salman Toor(1983-)《Four Friends》,油彩、畫板,101.6×101.6cm,2019年,成交價:156.2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Raghav Babbar《下班了》,布面油畫,152.5×101.7cm,2020年,成交價:504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當下作為少數族裔,要想在藝術界出頭,先要進入西方教育體系,主動或被動地成為“外來者”“邊緣人”。留學或許並非唯一路徑,卻是相對容易的。尤其對中國90後藝術家而言,留學似乎成為一種必須。

張子飄(1993-)《櫥窗購物》,布面油畫,200×240cm,2018年,成交價:69.3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03

留學潮與學歷貶值?

據《2022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疫情並未澆滅人們的留學熱情——在有留學意願的學生中,九成以上堅持出國留學計劃。其中,人文、藝術等領域的留學生越來越多,且呈現低齡化趨勢。

這也與本次統計結果相呼應:在110位藝術家中,80後中國藝術家共17位,90後共15位。前者讀研的人數為8人(約47%),出國留學共3人(約17.6%)。而90後藝術家中,讀研的人數為11人(約73%),其中留學人數為10人(約67%)。本科在國外完成的人數亦高達10人。同時值得注意的是,90後中女性藝術家湧現、表現亮眼,如孫一鈿、張月薇、張子飄和王茜瑤等,這相較於80後一代大有不同。

孫一鈿(1991-)一雙眼睛看兩個世界(雙聯畫)》,亞克力畫布,100×81cm×2,2017年,成交價:103.5萬人民幣,是其最貴作品,藝術家本科與研究生均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

張月薇(1990-)製圖者的夢》,亞克力、油畫、畫布,210×180cm,2018年,成交價:92萬人民幣,是藝術家最貴作品


留學這一選擇當然並無對錯,只是這一趨勢展現了一種“內卷”的結果:今天,人們需要投入更多金錢與時間成本——讀研、留學,才有可能獲得與上一代藝術家相同的成就。畢竟,集訓和留學費用高昂,普通家庭如今想要培養出一位職業藝術家變得更難。

閆冰(1980-)五頭牛之五》,油畫、畫布,160×280cm,2011年,成交價:312.8人民幣,是藝術家最貴作品

階級固化的情況當然不止有藝術界。學歷貶值,寒門再難出貴子,“小鎮做題家”的自嘲心酸,人們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難度加大。此前引發爭議的“萬柳少年”也不過是跨越階級無門之下的慕富狂歡。不過,在藝術界,總有一些例外存在。


Szabolcs Bozo(1992-)《無題》,亞克力、粉彩、油畫棒、畫布,160×130cm,2020年,成交價:138.6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04

自學,難出頭?

從全球來看,無論80後還是90後,都有全靠自學而在藝術市場上一鳴驚人的藝術家。暫且不看其作品好壞、是否能留名青史,這些遊離在傳統藝術教育體系之外的創作者讓人看到了更多上升路徑的可能性。


不僅如此,從80後到90後,自學藝術家的成名速度顯然加快了。比如,出生於80年代初的藝術家Rafa Macarron、Jordy Kerwick和六角彩子都是近兩年開始走紅。而比他們晚出生近十年的自學藝術家Roby Dwi Antono、Szabolcs Bozo和Milo Matthieu等目前都已躋身百萬港元俱樂部。


Jordy Kerwick(1982-)《Le Tigre》,亞克力,油彩,噴漆,畫布,180×160cm×2,2019年,成交價:27.7萬美元,是其最貴作品

Roby Dwi Antono(1990-)《Asih》,油彩、畫布,200×180cm,2019年,成交價:252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這些藝術家的快速成名離不開互聯網、社交媒體和畫廊的推廣。同時,新技術帶來了新契機。2003年出生的美國藝術家FEWOCiOUS已憑藉其NFT作品拍賣出超200萬英鎊的高價。從其經歷來看,他出生移民家庭,由祖母養大,是位跨性別者,從未系統學過藝術,並無“背景”可言。因此,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成名的關鍵或許不再只有才華和努力,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時機。

FEWOCiOUS(2003-)《Nice To Meet You, I'm Mr. Misunderstood》(NFT),亞克力、石膏、木頭、綜合媒材、盒子、布料,182.8×91.4×76.2cm,2021年,成交價:207.2萬英鎊,是其最貴作品


遺憾的是,在本次統計中,中國還沒有自學成才的80、90後藝術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的,比如美育教育的缺位,人們對藝術生存有的偏見,甚至“文科無用論”還時而引發討論等。預設結果、以利益為導向,藝術的種子難以萌芽也在情理之中。不知未來00後藝術家能否帶來別樣的圖景?


Rafa Macarron(1981-)《Rutina Fluor (diptych)》,綜合媒材、畫布,226.2×145.9cm×2,2019年,成交價:428.4萬港元,是其最貴作品

整體而言,一方面,歐美傳統藝術教育模式仍佔據主流,是大部分年輕藝術家的選擇;另一方面,新技術、互聯網也讓這一模式有所瓦解,讓人看到去中心化的趨勢。同時,藝術留學潮背後的學歷貶值與階層固化也值得人深思。你成功“上岸”了嗎?如何看待藝術家考研?歡迎分享看法。

精彩回顧:
重磅!維米爾有史以來最大個展,你不能錯過!
不操縱相機,能做攝影嗎?
誰是藝術圈的孤勇者?









編輯、文  張劍蕾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