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聚焦亞裔的炫富真人秀我以前給大家講過👉璀璨帝國 第一季,不過這次節目組把地點從LA移到了New York。
首先我要隆重介紹的是來自香港的Stephen Hung(洪永世)和他的墨西哥嬌妻Deborah。
Stephen的父母是香港知名地產大亨,他自己曾是美林證券亞洲投資銀行聯席主管,還在澳門有大量投資。
雖然據說進軍澳門讓他賠慘了,但靠著家族的基業和自己多年在其他版圖的投資,目前坐擁20億美元的財富。
正如他不羈的紅色挑染髮型和閃耀的穿搭,Stephen在炫富這件事上,從來只求高調。
他最出名的事情是一口氣買下30臺勞斯萊斯幻影,創下了勞斯萊斯訂單記錄,也刷新了大家對中國土豪的想象。
把蒙著眼的她牽進Graff珠寶店,25克拉的祖母綠項鍊、90克拉的彩鑽、“比頭大”的藍色鴿子蛋隨便選▼
又或是直接把高定設計師請到在私人飛機上給她做高定▼
對此Deborah嘴上說著很煩惱實際上每次臉都要笑爛了。(轉頭不忘對老公一通大誇特誇)
雖然Debora自覺人生太完美了,但有一個人卻讓她一見就煩,王姐Dorothy。
經常看富豪系列的姐妹應該對王姐不陌生,在璀璨帝國系列之前,她就已經在《比佛利山莊富二代》中一戰成名。
原名王宣琳的她,是金鷹集團老闆王恆的千金,去年王恆躋身福布斯美國400富豪榜,身價達40億美元。王姐也是本季最有錢的富婆!
從小她就養尊處優,名媛標配愛馬仕成堆地買、坐遊艇不能小於150英寸…
或許恰恰是因為父母的富養,她性格十分爽朗有梗,是那種可以獨自美麗,與真朋友處一塊又能玩很好的女王類型。
記得有次她帶朋友來中國玩,就為大夥呈現了一出咱只能在偶像劇上看到的名場面。
因為朋友忘帶痘痘膏,於是她大半夜一通電話就讓自家商場重開,讓人想要什麼就拿什麼。
本季開篇主人公們齊聚於Debora舉辦的一場party,而剛從LA搬來New York的王姐卻遲到了2個小時,這讓作為女主人的Debora超級不爽:
然而沉浸頂級富豪圈多年,什麼奢侈生活沒有享受過、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王姐本人是不太待見某些new money的擺譜做作的。
在王姐看來,只顧炫耀卻不顧待客之道的洪氏夫婦並不像是真正的有錢人:
後邊Debora請王姐吃飯故意爽約報復更是讓王姐對她的小家子氣感到無語,有錢人真的會這樣沒禮貌嗎?
下面王姐這番“逃稅”的毒舌,許多網友都覺得看似在開玩笑,實則是姐早就識破了洪氏夫婦財富的門路,對他們根本不屑一顧哈哈。
好了,看到這裡,本季的有錢人已經全部介紹完了,是的,你沒聽錯。
相比於前幾季,紐約篇其餘主角都給人一種很窮的感覺,或許他們依舊比在坐的你我有錢,但距離真人秀想要呈現的那種瘋狂亞洲富豪還差很遠。
有家道中落勵志當網紅的時尚博主,費盡心機攀龍附鳳的按摩店“主管”,還有隻花了1萬美元就被爹地停卡的泰國小公主。
也正是這種在富豪圈裡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定位,讓上述幾位為本季貢獻了不少“不夠格還愛裝”的笑料。
泰國小公主Nam是全季被質疑最多是否真的是有錢人的一位,因為僅僅只花了1萬美元就被爹地限制消費了,機靈的網友給她取了個名字叫“一萬姐”。
雖然她無數次表示自己多麼喜歡時尚喜歡買買買,但她全身的行頭真的看不出有多奢侈。就靠著Chanel耳環箍撐了好幾次場面。
別人的幕後採訪經常有新衣服穿,而她,卻幾乎只有這一套皮膚▼
屬於是年紀輕輕還沒有經濟獨立就虛榮心爆炸的小女孩。
不過除了這點,Nam倒也沒有什麼嘲點了。我更想聊聊下面這兩位。
先來說Tina Leung,她算是香港比較早期的一批KOL之一,按她所說進入時尚圈就是為了經濟獨立。


嗯,當富二代真的好爽,落魄也可以去做天天大牌加身的時尚博主。
然而嘴上說著對自己的事業感到焦慮,深耕時尚圈多年她的粉絲量依舊不是很理想,ins僅坐擁49.8萬粉絲,完全不及國內的頭部網紅。
好不容易拿到香奈兒的看秀入場券,她竟然一心想著壓軸。
結果,去晚了品牌方直接不讓進,白白錯失了一次咖位抬升的機會。

看到這裡,彈幕裡的姐妹都忍不住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換個普通的打工人誰敢啊?


再來說一心想擠入上流社會的男主管,Richard。
如果說Tina是消費降級的Jamie Xie,那麼Richard就是撈仔升級的Kevin。
Richard的主要劇情是說他想讓身邊的有錢朋友為自己的按摩院站臺。
有事業心想利用身邊的資源並沒有錯,但Richard在拉攏富婆們的時候,可以說是非常沒有分寸感了。
道德綁架別人在社交媒體上幫忙宣傳▼
強制讓人來店裡體驗(實際上人家根本就沒有說要來)▼
最離譜的是,自己搞的慈善活動,竟然沒有經過朋友的同意就在網上拍賣人家的“約會”▼
每一次鑽營都精準踩在富人交友的雷區上,對於這種“我,窮人,打錢”的行為,王姐只能說:
而且Richard厚臉皮又要面子,做錯事了還放不下架子,只敢把怨氣發在軟柿子身上。
回頭明明想跟人和解仍舊自命清高,“對不起,我可是高管。”

總的來說,紐約篇亞裔富豪跟前幾季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一些drama劇本也很俗套。
當然下飯還是下飯的,當中攀龍附鳳的學問也值得反覆細品——
人啥時候都得認清自己的定位,想要力爭上游就請提供你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