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食療有原則,遠離肺結節有方法

     中醫沒有肺結節的病名,其論述多類似於“肺積”“胸痺”“胸閉”等。《景嶽全書》指出,痺者為閉也,以血氣為邪所閉,血停為瘀,溼凝為痰,壅阻血脈經絡使邪留胸肺。

     中醫認為,肺為嬌髒,寒熱不耐。身體正氣不足,衛氣虛弱,受外邪侵襲,或勞傷,或飲食肥甘厚味致肺、脾正氣虛損,津液失布,痰濁內生,血瘀內停,痰瘀互結,或氣鬱不舒、氣滯不暢等致肺絡閉阻而發肺結節。其病證當屬本虛標實。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本虛指肺、脾、腎臟器功能虧虛。虛則邪戀,虛處有實,標實指痰氣凝結,瘀阻肺絡。因此,在治療肺結節上以扶正補虛治本,以祛邪散結治標。治本之法,重在補脾益肺,兼顧補腎疏肝;治標之法,在於化痰散結,兼顧祛瘀通絡。

組方重視配伍,兼顧口味,具體有以下原則:

     首先,正虛為本,重在健脾養肺。

     《諸病源候論》強調:凡患有積聚者,多因風邪侵襲、臟腑虛弱、陰陽不和所致。李東垣指出:諸積皆本於喜怒傷髒而陰虛,陰既虛矣,則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生積,清溼襲陰之虛,病起於下而成積。金代張元素《機活要法》則說到: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

     中醫以正為本,正虛則邪實。健康之人,正氣健旺,氣血流暢,自無寒凝痰積之患;而虛弱之人,正氣不足,若氣血兩衰,或脾胃怯弱,則易見氣滯、痰結、血瘀等症。

     肺結節屬實,屬邪滯,其本源於正虛。一方面,脾虛生痰;另一方面,肺虛而宣降失司。

     其一,脾失健運,水谷不能化精微,上輸養肺,反而積溼成痰,上貯於肺,肺失宣降,久則痰凝,漸而成塊。可酌情選用健脾、益氣、祛溼中藥,如黃芪、黨參、白朮、茯苓、靈芝、山藥、薏苡仁、白扁豆等,配合食材,進行組方食療,其中山藥、薏苡仁可藥食同源,同小米共熬粥以達健脾之功。

     其二,肺為嬌髒,不耐寒熱。若外感邪氣直中肺臟,損傷絡脈,肺失濡養,導致津液虧虛,氣陰兩傷,更兼痰濁內生,阻滯肺絡,久則成結塊。此時可選用養肺、潤肺、宣肺的中藥,如太子參、黃芪、黨參、沙參、西洋參、麥冬、百合、蜂蜜、貝母、玉竹、生地黃、羅漢果、無花果、佛手、陳皮等,配合食材,進行組方食療。麥冬、百合、沙參可同冰糖共煮水,以達益氣、滋陰、潤肺之功。容易感冒、咳嗽,自覺有痰難咳的人,可以用黃芪5克、北杏仁5克、貝母5克、陳皮5克、雪耳(或黃耳)50克燉煮後,加入10克的蜂蜜服用。

     第二,痰凝為標,化痰散結。

     中醫認為,自古百病多為痰作祟。不管是上焦,或是中焦,還是下焦,有結塊者,多屬於痰凝。若外邪侵襲,鬱結在胸中,會對氣道形成阻塞,氣行不暢,痰氣易滯,長久不治,最終形成結節。

     在肺結節的病機中,痰凝是肺脾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痰所生之病,往往起病比較隱秘,在早期症狀多不明顯,至後期則症狀多端,不可名狀。正虛導致痰凝,痰凝亦會加重正氣虧虛。肺結節在早期往往病人無不適,生活工作一切正常,這與痰凝有極大的相關性。

     食療方面,可以酌情選用化痰、祛痰、散結的中藥,如陳皮、橘紅、佛手、香櫞、貝母、夏枯草、牡蠣、蒲公英、瓜蔞皮等藥物,配合食材,進行組方。可選用陳皮、連翹、蒲公英代茶飲理氣化痰散結。

     第三,氣滯導致痰凝,解鬱疏肝不可少。

     氣機不暢是導致臟腑功能失常最常見的因素。肝主疏洩,喜條達;氣機不暢多源於肝鬱,肝鬱則氣滯。

     臨床上,肺結節的患者增多,往往見於工作壓力較大、情志不舒,長期在狹小、密閉環境工作的。如此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肝鬱氣滯,氣滯則肝失疏洩,同時若伴有肺脾虧虛,則容易痰邪留癖作怪,由此而氣滯痰凝,產生肺結節。

     食療方面,可酌情選用柴胡、香附、玫瑰花、合歡花、百合、桂花、三七、薑黃、八月扎等,配合食材,以組方食療調暢氣機,其中玫瑰花、合歡花、百合等可與綠茶同煮,取其芳香之氣以舒達氣機。

食療方推薦:


1.黨參玉竹牛大力豬肉湯:豬瘦肉100~150克切片,黨參、玉竹、牛大力15~30克洗淨切片共煮湯,加食鹽調味食用。有健脾益氣、潤肺止咳作用。適用於肺結節,伴有咽乾易嗽、心煩口渴、肺燥乾咳、虛咳或長期用嗓者。

2.沙參玉竹銀耳羹:北沙參、玉竹、百合各10克,洗淨裝入煲湯袋,紅棗2個,枸杞1克,雪耳6克充分水發,去雜質,以上各物加入適量水,煮至雪耳熟透。本方有養肺、潤燥、止咳之功。可用於治療陰虛肺燥引起的乾咳痰少,痰中帶血,咯血。

3.貓爪草煲豬肺湯:貓爪草30克,豬肺1只約100克。將貓爪草洗淨備用,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手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放入細鹽約半茶匙,搓勻,淘洗乾淨,切小塊,上二物加入適量清水煮熟,和油鹽調味,飲湯食肉。本方消腫散結,滋腎補虛,可用於肺結節無症狀者。

4.魚腥草母雞湯:鮮魚腥草200克,小母雞1只。將魚腥草洗淨切成小段。小母雞去淨毛和腸臟後切成塊狀,與魚腥草一起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燉至爛熟,和鹽調味,飲湯食肉。本方清熱解毒、消腫除痰,可用於肺結節容易燥熱上火者。

5.百合田七豬肺湯:鮮百合50克,田七6克,豬肺300~400克。將田七打碎,百合洗淨,豬肺如上法處理,然後與百合、田七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至各物熟爛,飲湯或佐膳。本方能養肺清熱、去瘀補虛,適合肺結節容易失眠、氣血不通,隱痛不適者。

6.仙參湯:仙鶴草30克,黨參20克,無花果30克(幹品),麥冬15克,豬肺300~400克。仙鶴草洗乾淨切成段,黨參、無花果、麥冬洗乾淨,一起用煲湯袋裝好放進鍋裡;豬肺如上法處理,放進鍋中,加適量清水,慢火煮1小時,取出煲湯袋,飲湯或佐膳。本方能清熱解毒、益氣化痰。適用於肺結節伴有乾咳無痰,甚至咳嗽伴有胸痛、咳血、形體虛弱者。

     總之,體檢發現肺結節時,不要過度緊張與擔心,按時作息,加強鍛鍊運動,多呼吸新鮮空氣,遵醫囑規律複查胸部CT,若惡性風險增高者,及時手術治療;若病情穩定,則可中醫調治,加強隨訪。

     中醫認為肺部結節的形成,多是由於體內氣虛或氣滯,正氣不夠,肺脾功能失調,痰濁內生,經絡氣血的運行受阻,局部出現瘀積,同時這種“痰”和“瘀”的狀態,又加重了我們經絡的阻塞,從而形成了一個對身體有“毒”的結節。痰凝和氣滯二者是互相影響的,氣滯會加重痰凝,痰凝亦會加重氣滯,如此惡性循環,導致病性不斷惡化,由聚至積,甚至成巖變癌。

     因此,在干預肺結節的過程中,無論是藥物干預,還是飲食上,首先重在扶正固本,以健脾養肺為主,強化肺脾內臟功能,改善人體內環境,防止結節進一步增大、增多;另一方面要針對肺結節,可以通過藥物、食物來解鬱、軟堅、散結,促使肺結節變小,甚至消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