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肉是一種有益健康的肉類,具有低脂肪、高蛋白、易吸收的特點,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有益。
此前,一項由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廣州市第十二醫院等機構聯合進行的、長達11年多的隨訪研究發現:相比於每週食用魚類0~150g的人,每週食用魚類200~300g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23%。
而這主要是因為,魚類中含有多種心血管保護性營養,包括多不飽和脂肪酸(ω-3脂肪酸、α-亞麻酸),維生素D和硒等。
此外,常吃魚還能保護視力、提升腦力、降低痴呆的發生風險、預防類風溼性關節炎、提高精子數量、預防結腸癌……好處多多!
春回大地,告別寒冬、潛伏在水中的魚兒也紛紛外出覓食。
此刻的魚兒不僅肥嫩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高,是食用的最佳時機。
尤其是以下幾種淡水魚,不要錯過哦~
草魚,性溫味甘,入肝、胃經。
其肉質嫩而不膩,可滋補開胃,對身體瘦弱、食慾不振者為滋養佳品。
鯉魚性平味甘,入肺、腎經。
鯉魚的蛋白質含量高、質佳,特別是穀氨酸、甘氨酸和組氨酸含量豐富。
鯉魚的藥用價值高,與冬瓜煮湯服食,可治腎炎水腫。
桂魚也叫鱖魚,性平味甘,入脾、胃經。
春季的桂魚肉質細嫩,極易消化,含有蛋白質、脂肪、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適宜兒童、年老體弱、脾胃不佳者食用。
泥鰍性平味甘,入肝、脾經。
泥鰍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為高蛋白低脂肪食品。
其中含有的一種特殊蛋白質,可促進精子形成,成年男子食後可強身健體。
清蒸可以最大限度保留魚中的營養物質,同時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油脂的攝入、做出魚肉的鮮味兒是最健康的吃法。
吃了未經煮熟的魚,可能會導致寄生蟲感染。
除了要煮熟外,還要記得不要把未煮熟的魚和其它食物放在一起,避免交叉汙染。
高溫煎炸會使魚肉的脂肪氧化,產生自由基、苯並芘等有害物質,還會影響營養物質的吸收。
在醃製過程中,亞硝酸鹽能與醃製品中蛋白質分解產物胺類反應形成亞硝胺,而亞硝胺是一種強致癌物,不利於健康。
一般來講,大型且壽命比較長的魚類,含汞量更高,如長壽魚、旗魚、大眼金槍魚、馬林魚、大鯖魚、馬頭魚等,不建議經常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