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美女查出高血壓!醫生:10個高血壓患者,3個是瘦子

30歲美女查出高血壓!醫生:10個高血壓患者,3個是瘦子

降三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得高血壓的多是胖人,而且年紀比較大。

但去年體檢,30歲出頭的小南(化名)竟也查出血壓高。這讓她很吃驚,自己這麼年輕,竟然就得高血壓了。

要知道,小南的身高接近1.65米,體重常年保持在90斤左右,身上看不出一絲贅肉,大長腿、瓜子臉,好身材常惹得旁人羨慕。

明明這麼瘦,怎麼會得高血壓?

受訪專家:曾慶春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  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 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導師
其實,小南的情況並不少見。據曾慶春醫生觀察,在高血壓患者中,瘦人的比例約為三分之一。

為何瘦人也得高血壓?原來,除了肥胖,還有很多原因會導致高血壓——

如遺傳,即有高血壓家族史;

年齡越大,患高血壓的概率就越大;

高鹽飲食,長期都如此,會增加患高血壓風險;

不良生活習慣,如抽菸、過量飲酒等。

此外,長期精神緊張,如工作壓力太大、神經緊繃,也會讓人更容易患高血壓。

如此說來,小南得高血壓,應該跟遺傳的關係比較大。因為她媽媽也是高血壓患者。

一時的高血壓,未必真得病

體檢時發現血壓偏高,不一定就是高血壓。
有的人可能是因為看到醫護人員就緊張,導致血壓升高;有的人可能是因為運動、飲酒、工作後情緒激動,引起突然性的血壓升高。
曾慶春醫生建議,體檢查出高血壓後,最好去醫院做動態血壓監測,以明確診斷是否真的高血壓。

曾慶春醫生表示,很多得高血壓的瘦子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往往四肢纖細,看著挺瘦,但體脂率卻很,也就是俗稱的“瘦胖子”。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的脂肪多堆積在腹部和內臟。這跟基因或缺乏運動、代謝比較慢,因此血脂較高有較大關係。

曾慶春醫生介紹,高血脂人群的血液中,往往含有更多膽固醇與甘油三酯,這些物質會損傷血管。時間長了,血管的彈性就會降低,從而導致血壓升高。

此外,高血脂人群的血液更加黏稠,也會使血壓升高。

“除了高血壓,高血脂人群也更容易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曾慶春醫生提醒。


你是“瘦胖子”嗎

如果有以下特徵,很可能就是“瘦胖子”——

◎四肢纖細,看著挺瘦的,腹部卻能掐出小肚子

◎體質差,稍微運動一會兒,就會頭暈眼花;

常吃甜食與精加工食品,很少食用牛奶、雞蛋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

◎總是覺得累,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不好,愛忘事。

網上說,瘦人得了高血壓更難治,是真的嗎?
“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曾慶春醫生說,相對來說,瘦人的高血壓更難控制。
因為,減重是降低血壓的有效方法,但瘦子本來體重就輕,即使同樣去調整飲食、運動,減重的空間也比胖子小很多。

加之,瘦人往往脾氣比較急躁,容易發怒,更容易誘發突然性的血壓升高。

這也是為什麼,瘦人得高血壓後,往往會更依賴降壓藥。

瘦人要想降壓效果好,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低鹽飲食,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最好別超過5克,大概是家裡調味料一小勺的量。
√多吃青菜水果,少吃油膩的食物、醃製品還有動物內臟,戒菸限酒。
√脾氣不要太急躁,放鬆心情
√每天做30~6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相結合,每週堅持5天以上。若正常安靜狀態下,測得的血壓超過160/90毫米汞柱,就不要劇烈運動。


有些瘦人覺得自己不會得高血壓,從不測血壓。

曾慶春醫生提醒:健康人群每年都要測1~2次血壓。

高血壓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會不知不覺地損害人體器官。患者早期沒有什麼症狀,但一有不適上醫院時,可能就是腦出血、心梗等大問題。“大家平時一定注意監測血壓。”


 記者 | 曹語桐  編輯 | 王若蘭  

視覺 | 烏魚子
《中國家庭醫生》新媒體中心原創出品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