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只讀一本書 · 與世俗為伍的背景殺死了嚮往自由的靈魂

每週只讀一本書 · 與世俗為伍的背景殺死了嚮往自由的靈魂

理想主義者總以失敗告終,投機者方能全身而退,底層人只有在盲目中苟且度日。

如果你想通過一部書縱覽拉美文學或者結構主義文學,那略薩的《酒吧長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部作品縱覽式地展現了秘魯奧德利亞軍人政府獨裁前後大小人物的生存鉤沉。以兩個落魄小人物偶遇式的酒吧談話為勾連和貫穿,把那幾年來的詭譎多變與彼此交往串通,濃縮在五十餘萬字的篇幅裡。

這部作品完成於1969年,一經發表即成為當時的暢銷之作,可以把這部作品看做是略薩本人創作生涯的一道分水嶺,在此之後,在小說的結構及創作技巧方面,略薩再無作品能出其右。《酒吧長談》這部結構現實主義佳作格局浩瀚,氣度絢爛,堪稱是技法的盛宴。其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場景轉換迅速,故事情節環環相扣,難怪有人笑稱此作為小說創作技巧大全秘魯這個國度在略薩的筆下緩緩舒展開來,猙獰的獨裁者、熱血的革命青年、同性戀資本家……一幅幅面孔在黑暗中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小說內容以記者聖地亞哥、流浪漢安布羅修一次偶遇,而後在一家酒吧的聊天為線索,在兩人交織的回憶中拉開了一個時代的波瀾壯闊的序幕。聖地亞哥出身富貴之家,卻具有強烈的反抗和懷疑精神,與父母的資產階級觀念不合,後來離家出走。寧可過著拮据、借債度日也不願意接受家裡人的幫助。聖地亞哥有理想、有抱負,可是當時秘魯處於獨裁的集權統治下,容不得他的理想與抱負。而他在面臨的困難面前也沒有足夠勇氣去抗爭,選擇了逃避和放棄,既無法反抗暴政又不能接受像父親一樣作為一名資本家與政府同流合汙。最終淪為一事無成,默默地度過一生。

安布羅修是個出生窮苦的黑人,因為給上層人士當司機、打手,見識和做了不少醜惡之事,收保護費、鎮壓民眾集會、甚至甘願忍受老闆的同性戀癖好。他一輩子都在被別人驅使,受人擺佈,逆來順受。書中最後描繪的安布羅修變成在利馬街頭的流浪漢,靠零散的打工來維持溫飽。通過這個人物的回憶,牽出了大量社會上層的黑暗面,被毆打逼供致死的平民、監控民眾的特務、對學生、工人的鎮壓、警察既是特務、打手又是流氓。整個秘魯在奧利維亞統治時期“一按下去,到處都在流膿”。

略薩於2010年獲取諾貝爾文學獎,其授獎辭為“他對權力結構的解析和對個體反抗、反叛和失敗的犀利描寫”,這段話用來形容《酒吧長談》這部作品非常恰當,略薩曾經說過,反獨裁是他一生的主題。政策高壓的鐵牆折射出慾望和人性的光影,長夜尚未告別,前路漫漫且無知己,所謂唾手可得的新生活,也許不過是另一場劫難而已。

從《綠房子》到《酒吧長談》,略薩總是能將廣袤複雜的人間故事講得緊湊精彩而且並不脫離秘魯的現實背景,敘事功力實在非凡。一部小說讀完感覺像是讀了好幾部小說,但是這些故事之間又有著微妙的連接,他的情節是一張大網,一張拼圖,往往呈現出的破碎的部分,但是一個宏大精緻的整體情節,就在這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的揭露中,像藏寶圖一樣在你面前緩緩展開,這種閱讀體驗和興奮感是其他現實主義作品中少有的。世界已經厭倦了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傳統現實主義作品說塑造的伏筆,高潮,結尾和空間時間順序,略薩則是拯救日趨衰亡的偉大現實主義傳統的救星,和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一起,結構現實主義代表了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延續著現實主義傳統的光輝血脈。

酒吧長談
作者: [秘魯] 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譯者: 孫家孟
出版年: 2021-3
叢書: 巴爾加斯•略薩作品(精裝珍藏版)
ISBN: 9787020159475


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出品人│王波   主編│劉愛萍

首席執行│王慕道   首席記者│樂水

編輯│方化  曹欣宇  王一竹

視覺總監│杜放   視頻監製│李小姣   設計│劉垚  李心彧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正午文化原創  轉載請聯繫  圖片來自網絡  如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