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獲論證,將建國內首個卒中家庭關愛科普平臺

“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獲論證,將建國內首個卒中家庭關愛科普平臺

卒中(俗稱“中風”)具有發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複發率高和疾病負擔重等特點。《中國卒中報告2020》顯示,僅2019年中國新發卒中人數為394萬,卒中死亡人數為219萬。

普通民眾缺乏卒中疾病知識,無法正確識別並及時送醫,是卒中救治不足的重要原因。一旦錯過“黃金時間窗”治療時間,接近半數的患者可能會因就診不及時而殘疾甚至死亡。由此可見,加大卒中疾病知識的科普宣傳力度,提高民眾卒中防控認知率,是卒中防控的關鍵之舉。


此外,《中國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響因素跟蹤調查(2021年)》結果顯示,我國65~69歲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佔比超過五成,70~79歲的老年人中使用智能手機的人數超三成。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卒中等急慢性老年疾病的健康教育急需有效的健康傳播方式和健康管理工具。


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有關文件要求,適應健康科普傳播發展趨勢,健康報社攜手各方,重磅推出“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項目。項目由健康報社主辦,中國卒中學會提供學術支持,將通過信息化、智能化傳播模式,進一步提高公眾卒中防控知曉率,降低卒中發病率及致殘致死率,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4月1日上午,健康報社與勃林格殷格翰在京舉行了項目資助簽約儀式。勃林格殷格翰成為該項目2023年度的唯一公益支持方。健康報社社長、黨委書記鄧海華與勃林格殷格翰健康創新事業部負責人費子芙出席了簽約儀式。


項目資助簽約儀式現場

4月1日下午,“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項目專家論證會順利舉辦。


論證會上,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毛群安司長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群眾健康,黨的二十大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賦予新的使命任務,加大健康知識普及力度,構建健康科普新風尚不僅需要多方協同發力,共建共享,還需要探索新途徑、新手段,發揮家庭這一社會基本單元的傳播優勢,讓科普知識貼近人民群眾日常生活,走進千家萬戶。


鄧海華社長表示,“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是構建數字化健康科普傳播新格局、打造健康教育新標杆的公益項目,也是健康報社積極發揮主流媒體使命擔當,協同各方,全面推進公眾健康教育、科普傳播和健康促進工作的重要佈局。項目還將組建專家顧問團隊,聚合一批在卒中領域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高度的疾病管理視野、豐富的診療和康復實踐經驗的“超級大腦”,讓專家的“金點子”變成健康傳播的“金鑰匙”,推動卒中科普內容產出更精準、更規範。


會上,多位臨床、康復及傳播學專家還就項目工作方案展開了深入討論。


中國卒中學會副會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董強教授認為,從臨床上看,目前能夠在“黃金時間窗”到達醫院接受有效治療的卒中患者僅佔全部卒中患者的30%。如何提高民眾卒中防控知曉率,切實提高卒中早期治療率,是各方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難題。項目立足當前卒中健康傳播痛點和難點,給出解決方案,意義重大。同時,建議項目可分階段推進,突出各個階段的側重點,覆蓋與卒中防控相關的民眾、患者、患者家屬、臨床醫生(尤其是基層醫生)、治療師、護理人員等人群。


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張通教授表示,卒中健康傳播難在如何讓大眾願意看、願意記、願意行動。優秀的科普傳播應符合大眾的喜好,通俗易懂、便於記憶。“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項目將通過一系列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科普知識,關愛卒中家庭,並覆蓋卒中預防、急救、治療、康復等各個環節,非常有意義。


傳播學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張迪教授表示,從傳播學角度看,健康科普傳播同樣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傳播佈局。作為一項重要舉措,項目將推出《卒中科普宣傳大綱》,引領和指導卒中健康科普內容的設計與打造。在大綱後續修訂的過程中,建議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受眾,進一步細分出卒中防控具體環節,達到精準傳播的效果。


據瞭解,“健康中國 卒中防控家庭關愛行動”項目將探索以家庭為卒中防控單元,打造國內首個卒中家庭關愛科普教育平臺,並上線國內首個卒中科普虛擬人物形象,通過短視頻、直播、線上社交等多元化的場景進行卒中健康科普,進一步提高卒中防控知識傳播效力。同時,該項目還將發佈《卒中科普宣傳大綱》和數字化健康科普傳播相關洞察報告。

Scroll to Top